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我们应用武汉医药工业研究所试制的“拜耳9015”,于1971~1972年先后对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的44只绵羊和164头黄牛进行了疗效(扩大)试验与毒性观察。试验结果表明,国产“拜耳9015”对绵羊4毫克/公斤,一次经口投服,对成虫的驱虫效果可高达100%,而在临床上不表现任何症状;毒性试验时投给12毫克/公斤,即3倍的治疗剂量,亦无明显的临床反应(1)。对黄牛3毫克/公斤,一次经口投服,对成虫的驱虫效果为97.02~98.74%,  相似文献   

2.
“拜耳9015”是一种比较新的驱杀肝片吸虫的药物,近年来,国外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应用此药物对牛、羊肝片吸虫病做了不少的工作。从我们看到的部分文献资料中,给牛投予3~4毫克/公斤体重,对驱除肝片吸虫成虫具有很高的效力,而7.7~8.0毫克/公斤体重时效果更好。驱除童虫则需较大剂量。目前应用的剂型,有粉剂、片剂和注射剂等。给药方法为做成悬浮液灌服、整个片剂口服或行皮下注射等。给药后一般无反应,大规模应用时,有发生乳量降低、食欲减退或稀便等情况,可自行恢复。  相似文献   

3.
硝氯酚具有毒性小、用量少、费用低、疗效高的特点,不仅对肝片吸虫成虫有效,而且增加剂量时对其童虫也有较好的活性,是目前防治牛羊肝片吸虫病的一种较为理想的药物。羊用4毫克/公斤剂量的驱虫率为100%,安全范围在12毫克/公斤以内;牛用3毫克/公斤剂量的驱虫率也在95%以上。7毫克/公斤剂量可达100%,安全范围在14毫克/公斤以内  相似文献   

4.
联氨酚噻药给绵羊口服100毫克/公斤,对感染六周大的各期肝片吸虫的驱除作用确有100%的效果; 而且对年老的肝片吸虫也有很高的驱除作用。同时对绵羊自然发生和人工感染所引起的急性肝片吸虫病的治疗效果也高达94~100%。 此种治疗制量,对羊没有任何毒性表现。  相似文献   

5.
强力霉素给绵羊单剂量静脉注射4mg/kg体重,药物转运符合三室开放模型,消除半衰期(t_(1/2β))为153.9±39.1分钟,中央室分布容积(Vc)为0.15±0.04L/kg,表观分布容积(VB)为2.36±0.59L/kg。  相似文献   

6.
1983年以来,我们先后在实验室和疫区现场以人工感染羊和自然病例,用磷酸氯喹、磷酸伯氨喹啉和贝尼尔等进行了治疗试验,取得了满意结果。 (一)材料与方法 1.药品:磷酸氯喹,西南制药二厂产品,配成注射剂,按15毫克/公斤体重肌肉注射。磷酸伯氨喹啉,西南制药二厂产品,配成注射剂,按1.5毫克/公斤体重肌肉注射;口服用片剂,用量为2.64毫克/公斤体重。贝尼尔,兰州兽医生物药品厂产品,系1克瓶装,加灭菌蒸馏水10毫升,按5毫克/公斤体重肌肉注射。磷酸咯萘啶,杭州第一制药厂产品,每安瓿2  相似文献   

7.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动物:双峰驼21峰,其中母驼8峰,骟驼13峰,年龄12~20岁,膘份中上等,体重386~650公斤。全部试验驼意识清楚,反应正常,肌肉紧张有力,健康无病。 2.药品:2%的2.4~二甲苯胺噻唑,丹东兽药厂试产。 3.试验方法: (1)给药途径:肌肉注射。  相似文献   

8.
用四氯化碳(CCl4)制备鸡急性肝损伤病理模型 ,检测了试验鸡血清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 活性,并观察了光镜下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 结果,肝损伤模型组血清GPT和 GOT活性分别为 21.66±0.21 和 291.54±15.13 U/L,而三征肝泰预防组则为 17.92±0.30 和 196.77±27.42 U/L,三征肝泰治疗组为 16.90±0.27 和 197.63±23.58 U/L. 2 组的肝病理学损伤比模型组也明显减轻. 提示,中药制剂三征肝泰对CCl4引起的鸡肝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过去防治家畜肝片吸虫病主要使用硫双二氯酚、硫双三氯酚、硝氯酚、肝三号和肝九号等药物,这些药物主要用于驱杀肝片吸虫成虫,对童虫无效或效果不理想,最近国内出现的驱杀肝片吸虫新药双酰胺氧醚,因剂量太大而推广困难。肝15号是内蒙古兽医药品监察所研制成功的一种磺酰胺的卤化衍生物,是目前可用于临床的高效低毒兼具驱杀肝片吸虫成虫和童虫的特效药。羊按2~6毫克/公斤,牛按12毫克/公斤的剂量一次口服对4周龄肝片吸虫童虫具有100%的驱杀效果,所有受试动物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一)方法 将病羔和母羊隔离于阴暗保暖的厩舍,加强护理。 1.除去创伤的痂皮及坏死化脓组织,用3%双氧水冲洗,涂擦5%碘酊,再撒布高锰酸钾粉末。每日1次,连用3天 2.2%盐酸普鲁卡因4毫升、0.1%肾上腺素0.1毫升,混合注射于咬肌内,一侧1次,每日2次。 3.盐酸氯丙嗪100~250毫克(14~18毫克/公斤体重),肌肉注射,每日2~4次,至破伤风症状明显减轻时停药。  相似文献   

11.
(一)材料与方法 1.药物:保定宁,解放军兽医大学军马卫生研究所制,每支5毫升,含静松灵500毫克、EDTA500毫克,批号: 81011-2。 2.病例:均为门诊患畜,其中有的是在检查或治疗中需要给予保定或镇痛,有的是在施行外科手术中需要进行麻醉。 3.麻醉方法:用保定宁麻醉,肌肉注射,其剂量马骡为0.8~1.2毫克/公斤体重。如行静脉注射,剂量减半。  相似文献   

12.
建立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猪组织器官中喹烯酮含量的方法 ,用于监测猪食用组织中喹烯酮的残留。肝、肾、肌肉、脂肪组织样品经乙酸乙酯、乙腈、正己烷、氯仿等试剂提取、纯化后 ,采用Waters 5 10高效液相色谱仪在 312nm波长处检测 ,流速为 1.0mL/min。检测结果 ,脂肪、肝、肾、肌肉的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分别为Y =4× 10 - 5X - 0 .0 2 4 3、0 .0 0 5~ 0 .0 80 μg/g ;Y =7× 10 - 5X - 0 .0 2 32、0 .0 0 5~ 0 .80 0 μg/g ;Y =2× 10 - 4X - 0 .14 2 4、0 .0 0 8~ 0 .0 80 μg/g ;Y =8×10 - 5X - 0 .0 5 2 4、0 .0 0 8~ 0 .0 80 μg/g。在本试验条件下 ,脂肪、肝的最低检出浓度为 0 .0 0 4 μg/g ;肾、肌肉为 0 .0 75 μg/g。平均回收率 :肌肉 99.85 %± 4 .95 % ,脂肪 10 3.15 %± 8.2 5 % ,肝 96 .5 5 %± 9.16 % ,肾 10 2 .10 %± 6 .87%。精密度测试喹烯酮的日内各组织不同浓度的RSD(相对标准差 )均小于 12 .0 % ,日间均小于 18.5 %。本方法灵敏度高 ,重复性好 ,符合兽药残留试验技术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松本英人曾对山羊胃电进行了研究。Тарнуев运用胃电图机记录了病理状态下犊牛真胃体表胃电图。Ruckebusch观察了绵羊胃肠的生物电活动。但有关奶牛胃电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试验探索了奶牛的生理胃电活动规律,为深入研究奶牛病理胃电特征和临床诊断奶牛胃病提供了客观指标。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动物:系兰州铁路局奶牛场饲喂的黑白花奶牛,经临床检查,其体温38.5±0.3℃;呼吸23±2.9C/M,心率66±6C/M;瘤胃蠕动1.8±0.6C/M,持续时间18.9±3.2S,网胃蠕动1.4±0.4C/M。全部实验动物均须于试验前禁食12小时以上。  相似文献   

14.
1983年6月在克山县郊区和城内养牛户对7头不孕干奶牛进行激素和中药诱发泌乳试验,效果明显,已100%泌乳,多数已受孕。进而在巴彦等县32头不孕病牛试用,也已泌乳。 使用药物 第1~10天每日各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09毫克/公斤体重和助孕素0.1毫克/公斤体重。第11、13、15天各肌肉注射缩宫素50单位和中药一服(中药:王不留行、穿山甲各一两,双花、连壳、公英、地丁各二两,红糖一斤,鸡蛋10个,混合一次口服)。第17、19、21天各每日注射利血平0.009毫克/公斤体重。 按摩和热敷乳房 从第3天起每日早晚用50℃温水按摩、热敷乳房10分钟左右,至正常产乳为止。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兽医科技》1987年第12期刊登了阎家麒同志的《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素的探讨》一文(以下简称《探讨》),读后有几点不同看法,深感有与作者讨论商榷的必要,敬请作者和同道指正。 (一)《探讨》文中结果2的切口感染率计算错误。仅以人医组为例,文中指出:“人医2100例中,术前开始给抗菌素,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6例,切口感染率为0.76%;术后给药发生切口感染39例,切口感染率为1.8%”。不难看出其计算方法是:术前给药的切口感染率=16/2100×100%≈0.76%;术后给药的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采用中西合成药物白痢灵,首先对雏白痢沙门氏杆菌冻干菌株C79-1(中监所供)作了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比土霉素、痢特灵等对照药物效果显著。7日龄288白色来航鸡,腹腔注射白痢灵,LD_50为582.44±128.3毫克/公斤体重。500只实验雏鸡和20000余只田间防治雏鸡试验表明,预防保护率可达97.9%,治愈率为95.1%;与目前常用药物土霉素、痢特灵相比较,防治效果非常显著。其远期效果观察,比对照组体重平均增重高27.7%;具有促进雏鸡生长发育、效果确实和无副作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国产丁胺十那霉素在奶山羊体内的动力学及给药方案。通过对16头3~6岁泌乳萨能奶山羊单剂量(D=7mg/kg)肌注丁胺卡那霉素的药代动力学研完,其结果表明:血药浓度与时间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吸收半衰期(T_1/2K_a),消除半衰期(T1/2K),峰时间(T_(max)),峰浓度(C_(max))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16±0.08,1.47±0.26,0.57±0.20(hr),19.99±3.99(μg/ml)和51.46±9.07(μg/ml.hr);生物利用度为89.29±6.40%;根据单剂量给药参数和不同致病菌对丁胺卡那霉素的敏感性推算出多剂量给药参数,提出了治疗方案。以同样剂量对其中10头羊作静脉注射,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血药时间数据符合二室开放模型,生物半衰期(T1/2β),AUC和C_0(零时药物浓度)分别为:1.40±0.51(hr),59.03±11.58(μg/ml.hr)和67.23±17.48μg/ml),对静注给药方案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67头卵巢囊肿病(COD)乳牛。34头以20毫克β-米松或10毫克地塞米松(CC)肌肉注射,33头以3000国际单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125毫克孕酮(HCG.P)合并静脉注射。以CC治疗的乳牛妊娠率和治疗及妊娠间的间隔分别为32.4%和32.1±30.5天,以HCG.P治疗的乳牛为30.3%和51.6±29.5天。对促性腺激素治疗无反应的乳牛比以前未接受治理的乳牛,在以CC治疗时显出明显高的妊娠率,而在使用HCG治疗时显出较低的妊娠率。 有一种倾向是对乳牛治疗越早痊愈越快。以CC注射甚至在产犊后长久进行时,可得到满意结果。不仅CC治疗的而且HCG.P治疗的乳牛,表现不发情的牛妊娠率最高,而表现不规则发情的牛妊娠率最低。  相似文献   

19.
(一)材料与方法1.试治对象:为我园饲养发生摇背病的3只扭角羚,其中2只(雌、雄各1只)具典型临床症状,1只(雌)处于亚临床期。2.药品:硫酸铜(含量97%~98%),维生素B族,维生素C,抗生素,抗风湿类药,当归注射液,硫酸镁;针灸器具一套。3.治疗方法:(1)将2只具有临床症状的病扭角羚每天补给硫酸铜20mg/kg,并进行针灸治疗。同时给雄扭角羚每天肌注VB_(12)、复合维生素B、当归注射液、维生素C和抗生素。给雌扭角羚输液,静注抗风湿类药(乙酰水杨酸钠等)、硫酸镁、抗生素、维生素C等药物。(2)对亚临床期的病扭角羚只补硫酸铜,剂  相似文献   

20.
硫溴吩,系二苯硫醚类化合物,化学结构与硫双二氯酚相似,但毒性较低。小白鼠LD50硫溴吩为960毫克/公斤,硫双二氯酚为760毫克/公斤,误差近21%。本试验通过35例耕牛(黄牛)的临床观察、剖杀检查疗效以及与硫双二氯酚进行毒性对比结果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