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本日记本全班46位学生接力写,每周五下午最后一节在班上公开交流.这是湖北省丹江口市实验中学七年级一班的“成长日记”,这样的“成长日记本”已经写了10本,同学们在“成长日记”里交流心声,使得班级变得更和谐了。  相似文献   

2.
在心际交流中寻找童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案例:教室里静悄悄的,我坐在讲台前批改作业,当我读到小宇的日记时,日记中“恨你”、“报复你”的字眼让我惊呆了。望着可怕的字句,再看看可爱的学生,我提笔给他写了一封信:  相似文献   

3.
时下,农村的基层领导干部掀起了一股写“民情日记”的熟潮。他们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写下了一篇篇“民情日记”,记下了一个个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扬。  相似文献   

4.
《死亡日记》牵出“最美网警”“我把我的生命结束日选择在2010年5月14日这天,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喜欢这个数字……”2010年5月10日13时49分,“天涯社区”重庆版,一篇题为《临行临别,我的死亡日记!》的帖子引起了网民的关注,十分钟之内跟帖者达到数百人,善良的网民纷纷留言劝说。  相似文献   

5.
夏征难 《党的文献》2006,2(2):39-45
毛泽东不仅对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做过专门的研究,而且“其熟悉的程度令人惊讶”。早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为总结中国革命战争的经验,就读了克劳塞维茨的书;1938年初他在延安写过读《战争论》的读书日记;在写《论持久战》时,他对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目的论及战争“盖然性”理论等作了批判改造和发展。他还专门组织过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研究会。新中国成立后,他曾多次谈到他读过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并称克劳塞维茨讲过“战争是政治的另一种形式的继续”等“很有道理的话”。  相似文献   

6.
吴若乙 《新湘评论》2004,(10):64-64
报载:某市一个山区小乡的干部记《民情日记》,转变干部作风,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从县里到市里,一次次被推上当地传媒的头条,其经验被学习推广。但是,一些地方虽然在写《民情日记》,却只是疲于应付,走形变味,有的甚至成了少数干部自我表扬的“功劳簿”、应付考核的“作秀簿”。  相似文献   

7.
今年第7期《支部建设》杂志登载了一篇《种菜写日记,成为“菜状元”》的文章。读过此文,既欣慰又感动。欣慰的是,吉县吉昌镇祖师村葛俊忠,种植0.8亩日光温室蔬菜,每年纯收入2.2万元以上,成为全县种菜创收的“冠军”。学会科学种田,农民收入增加,生活得到改善,怎不令人欣慰呢?感动的是,葛俊忠建成大棚后,因技术不过关,投资不少,却赚不下多少钱。他在苦闷中,没有丧失信心,而是立志改变局面。从1993年起写种菜日记,至今已写下6大本,一天也没误。他把每天在日光温室中观察到的、测量到的、想到的以及干过的事情如…  相似文献   

8.
枕边多吹廉政风甲乙六年前写过篇文章,说的是“恩爱夫妻”的辩证关系。在当时,我对做丈夫的走向犯罪,从而酿成家庭悲剧的因果关系,还仅仅停留在妻子未能帮助丈夫过金钱关的简单分析上,对到底做“贤内助”还是“钱内助”没有涉及。孰料,时间过去若干年,社会的现实却...  相似文献   

9.
今年57岁的潘士年,2007年11月通过村两委换届选举担任了梁山县韩岗镇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从上任那天起,他白天了解群众的酸甜苦辣,积极推动工作,把党的主张和政策讲给大伙儿听;晚上读书学习,坚持写工作日记,记录每天的工作和村里的大小事务。2008年,宋庄村被县委表彰为“五个好”党支部。下面让我们细读一下他的部分工作日记吧。  相似文献   

10.
新湘评论:从来没有给“你”写过东西,但自从与“你”邂逅,我就默默地关注着“你”,130期了,真的有好多心里话想跟“你”讲。  相似文献   

11.
梁上燕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不爱按常理出牌的她。不断地从一个事业的顶峰。突围到一个新的高点。职业生涯的不断改变,成就了她丰富多彩的人生。她打开自己的日记本,扉页上醒目地写着“只有疲软的思想。没有疲软的市场”几个大字。  相似文献   

12.
记好“民情日记”能真实地反映民情民意,表达群众的心声,更好地推动工作。然而时下一些领导干部的“民情日记”本上记录百姓疾苦的内容却少之又少,连篇累牍记载的倒是他们所谓为群众办的“好事”、“实事”,“民情日记”本成了他们歌功颂德的“功劳簿”。 不可否认,真正写好“民情日记”有助于促进领导干部转变作风,为此一些地方甚至建立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和斯大林作为中苏两个大团、两个大党的领导人,曾经有过不寻常的交往,结下了不平常的关系。透过这些关系,折射出中苏两党、两日之间的许多恩恩怨怨、去非曲直。“一生写过三批歌颂斯大林的文章”,但“老实说,我都不愿意写”。毛泽东曾经坦言“一生写过三篇歌颂斯大林的文章”,但“老实说,我都不愿意写。”毛泽东解释三篇文章写作的深层背景说:“第一篇在延安,1939年斯大林60寿辰时写的”,当时欧战爆发,苏联需要我们的支持,我“抛弃个人感情,向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祝寿”。“第二篇在莫斯科,是1949年他70寿辰…  相似文献   

14.
2003年春天,我们意外发现了一本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日记,日记的主人是全程参与审判的中国法官梅汝(王敖). 这是一本从来没有公开过的日记.日记描述了发生在57年前的那场审判,那些鲜为人知的法庭故事和那些台前幕后错综复杂的激烈争斗……  相似文献   

15.
2002年11月,本刊第11期以《民情日记:架起党群干群关系“连心桥”》为题.报道了陶乐县实行“民情日记”制度的情况。时光又过去了一年.陶乐县“民情日记”制度又有了什么新的变化?本刊记者就此进行了追踪采访。  相似文献   

16.
经过3年多的整理、编辑、校对工作,《人间世—陈嘉(杜襟南)日记初页》终于出版了。全书分上、中、下3册,共80多万字。这是陈嘉(杜襟南)同志1933年至1950年的日记选编,是他革命生涯的真实记录,也是研究中共广东地方史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杜襟南同志长期在广东从事革命活动。1933年在广州参与组织“力社”,曾参加中大抗日剧社的活动,后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关押在南石头监狱。1935年出狱后,经历过”一二·九”运动,并继续参与左翼文化活动,与当时一大批左翼文化人有过接触和工作上的联系。抗战爆发前参…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或环境中,都要先做人,再做官,且做官必须做事,做到思想与行动一样、说的和做的一样、人前和人后一样、有监督和没监督一样。”这是一本民情日记中的一段话。翻开这本厚厚的日记,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每天的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8.
2003年春天,我们意外发现了一本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日记,日记的主人是全程参与审判的中国法官梅汝(王敖). 这是一本从来没有公开过的日记.日记描述了发生在57年前的那场审判,那些鲜为人知的法庭故事和那些台前幕后错综复杂的激烈争斗……  相似文献   

19.
1958年2月27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下“无根之萍,无源之水”8个字,这或许是其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每到农历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蒋介石便会在当天或稍后,邀集在台亲属和部下团聚,排解思乡之苦。1953年2月13日,在高雄过除夕的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团饮酴酥,比之在故乡过年,则何如。甚念乡间亲友,不知作如何情...  相似文献   

20.
在学习郑培民同志先进事迹的过程中,郑培民同志的日记中所记录下的往事与感想,真实地反映出他情系百姓,廉洁自律,以“吾日三省吾身”的态度,不断总结、思考,自觉加强党性锻炼的可贵精神。通过郑培民同志的日记,我认识了郑培民,认识了这个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的领导干部。郑培民记日记的习惯是在大学时养成的。走上领导岗位后,这个一日三省其身的习惯细分为备忘录、工作笔记和日记,他遗留下来的几十本工作日记、生活日记,客观记录了他参加工作以来的每一个足迹,也真实地反映出郑培民同志的内心世界。尤其是生活日记,没有刻意的雕痕,写得那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