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奋斗》2013,(12):43-44
当前,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逐渐凸显,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热情日益高涨,对新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双鸭山市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把握大势、应时而上.从文化资源、文化人才、文化阵地、文化活动四个方面人手,打造村屯集结、县区联动、辐射全市的特色群众“文化圈”,促进全市文艺文化发展轨迹产生质的飞跃。带动全民文化创造力和群众向心力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2.
雷云玲 《新湘评论》2013,(23):50-50
永兴现在有一个新的去处,叫“读书吧”。机关,学校,街道,乡村,如今都建有或简陋或雅致,一般是几间房屋、几排书柜、几张书桌的读书吧。这个新的事物一出现,就得到群众的真心喜欢,茶余饭后,休闲时光,这里就三三两两,络绎不绝。  相似文献   

3.
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政府512作报告中提出:“努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目前,文化惠民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近年来,我们漯河市源汇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探索把文化建设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结合,与改善民生质量相结合,让老百姓切实享受到了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成果。我们在实践中凝聚群众文化、绿色生态文化、餐饮文化、休闲娱乐文化的精华,打造了惠民文化品牌,使文化建设不是束之高阁而不可攀,  相似文献   

4.
胡光泉 《党课》2010,(13):69-69
湖北省丹江口市大力实施“五项工程”,有力地推进了基层党建的“五个基本”建设。一是实施阵地建设工程,破解农村党员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难以满足的难题,使全市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有率达到了100%。  相似文献   

5.
郝国昆 《新长征》2009,(6):54-55
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加快通化经济振兴的必然选择,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客观需要,是促进和谐通化建设的内在要求。近年来,通化市委、市政府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发展要求,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全市衬:会文明程度逐步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日益加强,群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  相似文献   

6.
晓司 《支部生活》2008,(3):44-45
党的十七大报告,用“大发展大繁荣”、“新高潮”这些醒目、不寻常的词汇来号召文化建设,表达了党对发展文化的迫切愿望。农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是多样化、多层次的,但作为全局来说,始终应把关注的目光投向绝大多数人的基本的文化权益和基本的文化需求,要满足这两个“基本”,就要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成都市在创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过程中,着力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现了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全域覆盖;着力打造文化活动品牌,引领群众文化活动向前发展;"由点到面",系统化运作推动全市公共文化活动联动发展。成都市群众文化活动要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就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正视群众文化需求,与时俱进,提供群众真正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改善,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呈井喷式增长。为了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群众文艺事业繁荣发展,2013年2月以来,湖南连续2年举办了全省“欢乐潇湘”大型群众文化活动。这是湖南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时间跨度最长、发动最广泛、群众参与面最广的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堪称文化惠民的生动实践。第一个关键词:作为  相似文献   

9.
丁绍纯 《党建》2014,(12):48-48
正今年来,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全面铺开"免费休闲读书吧"建设,目前全区建有"免费休闲读书吧"190余家,形成了城区"10分钟读书圈",群众随时随地可就近阅读。在读书吧建设布局上坚持贴近群众原则,有针对性地在人口集中区设立读书吧。在整合原有图书馆、图书室、阅览室以及农家书屋的基础上,查漏补缺建设一批新的读书吧,进一步充实读书吧的图书内容,选购一批与社会主义核心  相似文献   

10.
李彦国  杨宪坤 《奋斗》2011,(1):36-37
编者按:“富了脑袋”才能“富钱袋”,才能“富生活”。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加快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让人民群众得到文化方面的“实惠”。在文化兴省的大旗下,黑龙江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大餐正在惠及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的强盛和和谐社会的建设,为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让广大农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国家从2007年开始,从各级财政划拔经费,实施“农家书屋”公益性文化工程,“农家书屋”工程旨在通过建立农民自助读书组织,促进农民读书用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活跃和丰富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2.
刘进能 《新湘评论》2013,(22):31-32
一,2012年以来,常德市深入挖掘本地特色文化资源,组织全市民间演艺团体举办了规模空前、声势浩大的群众文艺演出“百团大赛”。这一年,全市共有970个群众文艺团体报名参赛,100个文艺团体参加市级决赛,历时半年,累计演出600多场,参演群众达4万多人,现场观众160多万。2013年,结合全省“欢乐潇湘”群众文艺汇演活动,常德市继续开展群众文艺演出百团大赛,创新打造“百团大赛大舞台”。今年,共有1065个团队报名参加“百团大赛”,举办625场。“百团大赛大舞台”全年共安排了143场文艺演出,每场都座无虚席。  相似文献   

13.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公民文化权益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但是,当前我国公益文化事业的发展面临很多挑战,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经费仍然是“捉襟见肘”,文化设施和设备仍然很难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为此,我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的文化宣传阵地和休闲娱乐场所,进一步提高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4.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越来越成为农民群众期盼的“梦”。为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滨海新区大田镇党委将农村文化建设和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作为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推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抓手,以贴近农民生活、利于广泛参与为原则,大力培育植根农民、服务农民的文化载体,让文化服务变“一阵风”、走过场为生活化、长期化,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实现了满足农民需求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2月2日,四川省“农民读书节”活动启动仪式在泸县兆雅镇举行。本次活动以“读书·明理·和谐·进步”为主题,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进一步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人人读书、终身读书、读书受益的良好风尚。  相似文献   

16.
基层动态     
沂南县积极探索开展“组团式”服务全县在摸清群众个性化需求诉求基础上在县级层面成立了农业科技、医疗卫生和文化宣传等4支专业服务团;乡镇层面,整合相关站所成立了“科技咨询”等64支专业服务队;村级层面,成立了“计生便民”等1184个专业服务小组。通过分层点对点、面对面、线对线主动服务,群众根据需求“点菜”,团队组根据群众需求“下菜”,并主动入村上门“送菜”,集中解决了群众的个性化需求诉求。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血脉,是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准确把握基层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组通过对沧州市献县、河间市、东光县及泊头市等农村地区,以发放问卷、访谈等多种方式农村地区深入调查,在充分了解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特点以及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看法、需求和期望的基础上,分析全市基层文化建设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探究完善公共文化的路径与举措。  相似文献   

18.
南平市自1997年全市农村提前实现小康目标后,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加,而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1999年,我们对全市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建设状况进行调研。调查的20个乡镇中有16个乡镇文化站设施简陋,图书不足5000册,没有活动项目,常年"铁将军"把门,大部份乡镇每年文化事业经费不足5000元,80%的村没有村俱乐部。农村文化活动少,大部分乡村除春节期间舞舞龙、游游花灯外,没有其它活动,不少农民把喝酒、打麻将当作休闲娱乐,一些地方焚香拜佛、求签许愿等封建迷信活动重新抬头。  相似文献   

19.
所谓“一刻钟读书点”。就是社区居民出门一刻钟就能够找到一个读书的地方。如今,“一刻钟读书点”辐射普及到了宁夏银川市西夏区48个社区,带动了本地区社区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大力营造人人读书、终生读书、读书受益的良好风气。2012年12月18日,由省委宣传部、省农工委、省新闻出版局等八部门主办的四川省2012年“农民渎书节”在遂宁市安居区兴贸路阳光文化广场举行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