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政府的性质、职能和国情等方面,论述政府管理与服务的辩证关系,二者融为一体,不可排斥。对目前流行的要把我国“管理型政府”转变到“服务型政府”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的观点提出异议,并阐明通过行政体制改革,构建“管理、服务规范的廉能政府”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服务型政府所要营造的行政文化应该是一种平等的民本文化和服务本位的民主文化,在这一文化背景下,法律的授权、人民的认可和支持成为政府合法性的来源。  相似文献   

3.
政治文明与服务型政府的"范式"链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祖云 《理论探讨》2006,4(3):26-29
当今,“政治文明”与“服务型政府”都是非常重要的政治语汇与学术语汇,但是两者没能实现理论“对话”与“链接”。基于库恩的“范式”理论,可以从观念层面的价值同构、规则层面的制度互动、操作层面的机制共建三个学术视角,对政治文明与服务型政府两个热点问题实现理论对接,以寻求学术增值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妨在恰当地尊重概念确定性的基础上,以概念缘起直接的现实背景和动因为界定依据,来促成对"服务型政府"概念内涵定位的共识。"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定位可简单地表述为具有为了公民或社会的利益而工作的价值理念,并将这种价值理念贯彻和渗透于政府制度安排和政府职能定位及其工作方式等公共权力运作的全部过程和环节之中,并最终能够维护和实现公民或社会的公共意志和公共利益的政府。  相似文献   

5.
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农村基层政府"再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国家"构建的视阈中,农村基层政府的产生是国家向农村社会汲取资源的历史性的需要,而现实中农村基层政府的存在合理性则来自于乡村社会对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因此面临着合法性危机和治理能力问题的乡镇政府必须通过革命性变革的政府"再造"完成从"汲取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模式的转变和功能的转换。而政府"再造"面临的主要困境是财政制度、行政管理体制、民意表达机制等方面的制度短缺或不足,因此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成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学界所探讨的有为论和无为论无疑成为关于政府行为逻辑的一种解释构架,而当下的政府管理理论要求超越二者选其一的简单讨论。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公共行政呈现出公共性价值不断凸显的过程,而正是基于追求共同的公共利益的价值理性,才能使政府超越以往对于有为与无为的工具层面的过分争论,进入符合时势变化和改革需求的新的论域。面向当代社会的协作治理模式,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将努力化解过去传统行政理论中有为论与无为论、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冲突,使政府与其他多元主体基于对公共利益的共同关切,在合作理性下达成民主的政治认同,共同解决所面临的公共问题。服务型政府因而是有为的诚信的法治政府,同时又是无为的有限的责任政府。  相似文献   

7.
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处在政府深化改革与不断创新的动态过程中,因此,发展电子政务要同服务型政府建设紧密结合。电子政务引领政府服务创新,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先进工具。构建基于电子政务的服务型政府的对策包括: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电子化政府服务层级结构;建立“一站式”服务;构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把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变成服务型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等。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5,(Z1)
沈阳出现投资热,令人兴奋,也让人冷静。沈阳决策层清醒地认识到,投资热骤然升温,必然会暴露出准备不足的政府软环境制约因素。不能因为软环境的差距,让投资人的热情熄灭。 从未有过的迫切感,使沈阳把创建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摆到了突出位置。 从审批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当年受到"慕马"案影响,沈阳  相似文献   

9.
服务型政府与公共服务型政府在学术界虽然出现频率几乎相同,并且有许多学者把两者等同使用,但对于两者的关系,学界仍有分歧。综合分析后,笔者认为,把服务型政府定义为在党的执政理念指导下政府转型时期政府定位的选择,把公共服务型政府归为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层面的具体政府形态,这样能体现党执政理念的转变和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宋衍涛 《理论导刊》2006,(12):50-5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社会、法治社会、科学社会,它能够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主导不是统治,而主要是为社会和谐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1.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意寓有赖于解析和建构,虽然公共领域改革一直没有停止,但公共权力意识从未得以充分地激发,许多人追求公共权力却带着模糊的公共权力意识,甚至只有私权意识,这是公共权力异化的深层原因.公民的公共权力意识是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语境基础,公共权力意识的觉醒既是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社会前提,也是它的过程指向,应充分地激活公民的公共权力意识,对于公共权力,公民有责任去建构它、维护它,如同爱护私权一样去爱护它.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总的趋向.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核心就是创造一个稳定、科学、规范的政治和行政体制,职能重点是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实现路径包括:确立公共服务的公众参与决策及评价机制;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纳入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公共服务供给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公共服务应积极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建立政府、社会组织及公众的合作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3.
服务型地方政府与中部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之后,中部崛起成为国家又一项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举措,这是促进我国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国家战略取向。在经济后发型的中部地区,地方政府能力建设对中部崛起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建设服务型地方政府,提升地方政府能力,才能确保中部崛起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4.
服务型政府的顾客导向理念与政府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政府行政工作中建立与实施顾客导向理念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一个关键问题。与顾客导向理念相适应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既是确立和实施顾客导向理念的结果也是其基础。首先在对一般顾客概念探讨的基础上,界定政府顾客的概念与特点,分析政府顾客导向理念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与顾客导向理念相适应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15.
服务型政府建设对政府间纵向关系这一中国政府体制重要方面的调整和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中国的政府间的纵向关系在结构性要素上具有权力较为集中的特点,在体制性要素上也有一系列独特性。这样的政府间纵向关系有其优势,也有其不足。建设服务型政府对政府间纵向关系调整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使各级政府能够有效回应和满足公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效推进行政管理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保持与提升政府间纵向关系的优势并克服其不足。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10,(33)
<正>如何去收集民意?如何界定公意?现代民主社会离不开民意调查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民调与民主政治是孪生兄弟,民调因民主政治的发展而产生。在现代的民主政治中,民意调查具有强大的政治功能:对于百姓来说,是一种绝好的意见表达途径,广大民众通过意愿的表达成规模地参与政治,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对于政府来说,主要是运用调查技术手段,实现了意见汇集,综合并积聚了百姓的利益关切;对于政治生态来说,民意调查被称为是"政治温度计",对于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及运作状态有直接的显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型政府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学术界研究的一大热点。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时候,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思考:理念与文化的重塑、职能与结构的优化、运行机制法治化、管理与服务的创新、公共财政体制构建。同时,在进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时候,也一定要具有相应的侧重点,这样才可以保证服务型政府的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18.
唐代望、唐朝阳的“政府只‘掌舵’不‘划桨’吗”一文认为,政府“掌舵论”难以自圆其说。各国政府都在履行“掌舵”与“划桨”的职能。政府“掌舵”又“划桨”,是符合国情得民心的。我们应该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构建“掌舵”、“划桨”优化的高效政府。  相似文献   

19.
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近些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对创建服务型政府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花大力气,尽快实现我国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相似文献   

20.
论服务型政府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区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服务型政府与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无论是其提出背景还是其研究视角都是有区别的。在这两个概念中,公共服务型政府涉及的仅仅是政府职能结构的调整,而服务型政府才是整个政府管理模式从管制向服务的根本性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