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又到吃饭时     
前几天去几个部门检查行风,每至下班之时,主人必欲留饭。言辞和行动之肯切都让我感到绝无虚情假意。但我们依然坚拒,没有吃一顿。回来之后,自己感想很多。吃饭是生活之必需。吃,也是人类长唱不衷的中心话题。为生存而斗争,第一要解决吃,吃饱了才可生存,吃好了才有满足。但又因为吃,产生了奢靡;因为奢靡,产生了腐败;因为腐败,我们才会去反腐败。不吃不行,吃多了不好,连吃带扔当然不可。食而可止的道理大概如此。有的人乐于清贫,吃些裹腹的粗茶淡饭也能满足;有的人追求花天酒地,养得脑满肠肥,且乐此不疲。古时  相似文献   

2.
祖国之爱     
对于国庆,对于祖国,我们都是从小一点一点认识的。 小时候,我家住在14号院。4号在斜对面。 4号是独户,姓王,他们家有一个奶奶,她的长孙比我至少要大上10岁。听他妈叫他大捆,我们这些比他小的孩子,叫他大捆哥。 大捆哥是我们那条胡同里最有出息的。胡同里的家长教育孩子,都说:你就跟大捆学学。 大捆确实好,全胡同里十多个上中学的孩子,上学往西走,只有他一个人往东,一去一回比别人多走一个钟头以上,他上的是市重点中学。大捆  相似文献   

3.
童心     
袁章 《新东方》2000,(8):13-13
“我们是七人”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有一次碰见一个八岁的小女孩。他问她有几个兄弟姐妹,她回答说:“我们是七个,两个在城里.两个在外国.还有两个埋在教堂的墓园里。”她每天晚上都携着点心和小碟子.到那墓园的草地上,独自地吃.独自地喝,唱给她在土堆里算着的哥、姐听。虽然墓园里永远都没有回响,但她浪漫的童心却不曾感到生死间的阻隔。  相似文献   

4.
远云     
陈文念 《人民公安》2007,(24):58-58
因为电话里几句话,决定取消一次酒局。 来电的此君原本当地土著,几年前决定北漂——还真让他飘过去了。顺便,连女友也拉到漂筏上。都是酒桌上混的狐朋,谁都知谁底细。忽一日,称自京城回。于是见面。忽然有了距离感。张口闭口就是几百万大事业。我老人家腰包里背着媳妇藏50大元都会心惊胆战,哪经得这般惊吓?于是整整一晚惶恐不安。心道:皇城根的人,是不一样呢?你瞧瞧,回来一个就这模样。  相似文献   

5.
永远的悔     
他也曾经是警察!我的同事! 1977年我们同时分配到一个派出所工作,我是公安学校毕业分配来的,他是那一年社招来的,我们都各自分管着一个管片儿,每天共同骑自行车下管片儿,半路分手,中午聚到一个食堂吃饭。他生活很简朴,吃饭时总是买一角八分钱一个的海带丝。他的脖子又细又长,大家都说那是吃海带丝吃的。他是军人子弟,从小就穿军装,当警察后无论工作休  相似文献   

6.
采访王福忠时我们遇到了困难。首先是找不到他,循着他经常去的几个地方找.村委会没有,农机队没有,村里的几个企业也没有,最后还是通过广播把他从地里喊了回来。听说我们采访王福忠.村民们一个个都竖起了大拇指“他可行啊,这些年可没少为村里办事啊!”  相似文献   

7.
一个月前我去香港.和李嘉诚吃了一次饭,感触非常大。李先生76岁.是华人世界的财富状元,也是大陆商人的偶像∥一般大人物都会等大家到来坐好。然后才会缓缓过来,讲几句话。如果要吃饭.  相似文献   

8.
兄弟情孽     
2000年 4月 6日凌晨,震惊湘、浙、沪三省市的特大持枪杀人抢劫犯罪团伙在浙江、湖南万余警民的追击围捕中被彻底摧毁,主要犯罪嫌疑人杨良顺、杨卫兵兄弟被当场击毙,从而结束了他们长达 30余年情法不容、生死两难的兄弟情……  本文告诉我们的教训是,即便是爱,失去了理智的导引,也是盲目的,因而是危险的。 兄弟情深   1960年 12月,杨良顺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市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亲是湘潭钢铁厂一个老实巴交的修理工,母亲在厂里烧锅炉。连续生了四个女儿的父母终于盼来了儿子,给他取名为“良顺”。   1966年 12月,杨良顺最小的弟弟杨卫兵也来到了这个世界,他似乎一开始就受到了父母和哥哥、姐姐的特别宠爱,自然也就格外的任性和淘气,甚至有些霸道。   但是两兄弟的感情自幼就好得出奇,杨良顺对这个比自己小 6岁的弟弟简直是百依百顺。那时,家境贫困,杨良顺每天早上都提着篮子去捡煤渣补贴家用,顺便买点吃的回来,他自己舍不得吃,总是留给弟弟吃。而杨卫兵也总是懂事地让给哥哥。一次,父亲要杨良顺去买一个开水瓶,杨卫兵一定要跟着去,回来的路上,他争着要提,结果一不小心把瓶胆打破了,杨卫兵急得哭了,生怕回去挨打。杨良顺“勇敢地”把...  相似文献   

9.
宇文正 《台声》2013,(10):57-58
我应该是熟悉黄豆的。从前妈妈煮的汤,我最爱的是黄豆炖排骨。爸妈还常自己做豆浆,不只甜豆浆,爸有时做成豆浆给我当早餐,加榨菜丝、虾米、油条,实在是美味!而剩下的豆渣也没浪费,可以拿来煎饼或炒蛋。这些料理在外头都吃不到。有回我老公去四川出差,回来很稀奇的告诉我,四川的豆花是成的、辣的!我笑他少见多怪,我们家小时候连豆浆都吃成的。  相似文献   

10.
抠爷     
抠爷真抠,不吸烟不喝酒,连打下的细粮都舍不得吃,整天吃玉米面饼子喝红薯干汤,平时也决不沾腥荤,只到过年时才割二斤白亮亮的肥肉一直吃到龙抬头。 那一年,有人送了他三斤油,他吃了两年还有一斤多。 有一天,抠爷和几个人去赶庙会,回来时,抠爷突然捂着肚子向前飞奔,转眼就没了踪影。等到大伙气喘吁吁赶上他,抠爷正从自家麦地提着裤子出来。大伙不满地说:“神经病,我们还以为你出啥事了呢!”抠爷嘿嘿一笑,不好意思地说:“俺要把大便屙到俺地里肥田。” 抠爷没有别的爱好,闲了就爱坐在校门口看学校里那群活蹦乱跳的孩子,或…  相似文献   

11.
有十个老头,相约每人带一壶酒来,大家聚餐,开一个欢乐的酒会。一个老头有私心,他想,我带一壶水去,混放在一起,谁也不知道。于是就灌了一壶白水去了。谁知别人也和他一样,大家都带了白水去。到喝酒时,可就热闹了。倒了一杯,发现一点酒味没有,以为是自己那壶水,不好说酒淡,反而啧啧称赞:“好酒。好酒。喷香,爽口。”就这样,大家喝了一肚子白水,还连连夸奖:“这酒真好,真好。”说这个故事奇,奇就奇在一个老头有私心,两个老头有私心,怎么八个、九个、十个老头都有私心?同样的私心,同样的欲念,同样的机会,同样的伎俩,…  相似文献   

12.
他把大家叫到家里开了个会。来的几乎都是老人、妇女和小孩。身强力壮的男人多数外出打工赚钱去了,只有到过年时才像鸟儿一样飞回来。桥亭村共18个村民小组,余贤胜一个一个地去开了18个晚上的会,情况几乎一样,村民的愿望也几乎相同:贤胜,你现在是全村的支书了,能不能帮我们这些出不去的人找条赚钱的路?  相似文献   

13.
思念小石     
又是雨季,湿涩的天气里弥漫着无尽的薄雾飘洒着无绪的雨丝。摇曳的细雨总是能勾起人心中沉淀已久的思绪。在这放飞思念的日子里,有一种心情总是会在不经意间飘溢出来,挥也挥不去。小石和我都是这个小城里的第一批巡警。高高的个头,样子极帅气的他有多半的时间脸上都挂着浅浅的笑。他平时言语不多,但却并不是那种木讷寡言的人,冷不丁地冒出句话来便会让人笑个半死或品味许久,颇有点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感觉。那时的我们,大抵都比较年轻,精力旺盛,难免便会闹出些恶作剧来。哥几个喝得酒酣耳热了,便将自己视做江湖豪杰,如梁山好汉般排…  相似文献   

14.
刘建明 《政策瞭望》2010,(11):54-54
晏婴是春秋末期的齐国宰相。有一次,他正在家中吃饭,突然齐景公派人到他家里,他得知这位大臣还没有吃饭,便将自己的饭分出一半请客人吃,结果客人和他都没吃饱。使臣回府后,就把这件事告诉了齐景公。景公听后,十分感慨地说:"  相似文献   

15.
有位除了金钱以外什么都有的朋友说他很不幸福:显然,他所要的幸福就是金钱,就是自以为能够买到世间任何东西的金钱;还有位除了美妻以外什么都有的朋友说他也很不幸福:显然,他所要的幸福就是佳丽,就是他以为秀色可餐的佳丽。而在某日午后的城郊,我看见几个拣拾垃圾的人,因拣得几件重量可观的纸箱而笑得满脸灿烂。这约莫仅值两个面包的微小收获,便使这几个人感到了无比地幸福。有年冬天,我们几个人进山去,车子不幸坏在深山里。冷饿交加的我们正焦头烂额时,山里老乡亲为我们送来了遮雨的斗蓬,还热情地邀我们去家里吃了一顿热饭,…  相似文献   

16.
正覃书记是一个随和的人,也是一个实实在在做事的人。他经常利用晚上的时间和群众谈心,大家都很喜欢他。他做事勤奋,特别是在精准识别贫困户工作中,他起早贪黑,有时甚至忘了吃饭。他思路清晰,发展产业很有一套。在他的努力下,以前很多在县城打零工的人都回来发展产业了。群众都相信,他能带领  相似文献   

17.
显示自己有一个年轻人,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华,总在上衣兜里插上一支钢笔。别人见到他,都以为他有点学问。他听了别人的议论很高兴,就在衣兜里又插上一支钢笔。别人更是用羡慕的眼光看他,有人议论:“他不是个大学生,也是个编辑!”他更高兴了,在衣兜里一下插了五支钢笔。这回别人都  相似文献   

18.
从去年开始,市人大和市政协每年都要有重点地走访承办人大建议案和政协提案的单位,检查评议工作。今年8月8日和13日,我随市政协检查评议组去市文物局和一个区政府参加了这项活动。说来也巧,这两个单位今年承办的市政协提案都是20几件,评议工作都是上午9点开始,又都是在12点一刻左右结束的,而且又都因为过了中午,留我们吃了一顿工作餐。吃罢这两顿饭,我有一些感想,不吐不快。文物局是在他们的职工食堂招待我们就餐的。和他们的职工一样,我们每人一个不锈钢餐盘,上面三个格子里分别盛着猪腔骨炖冬瓜、鸡蛋炒油菜和煮花生米拌黄瓜  相似文献   

19.
安妮 《今日广西》2010,(21):24-25
门口响起了钥匙在锁孔里转动的声音,先生回来了。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地一进门就喊:妞妞,妞妞,我回来了!他坐在沙发里发呆,我喊了他几声,他没有反应,我走过去一看,他神情黯然地委顿在沙发的一角,衣服上血迹斑斑。我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20.
遭遇小偷     
小偷,无论在哪个国家,哪个社会,哪个时代,都是不受欢迎的。一提起这个字眼,人们都深恶痛绝,恨之入骨,就如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几乎每个人都遭遇过小偷,我也不例外。那是我受聘于一家台资企业做保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由于工作认真细心,责任心强,我当上了代班长。那天后半夜,正值工人们吃夜宵时刻,我一个人去厂内巡逻。当我巡逻至车间最东头时,猛然瞥见零件仓库里猫着一个人,正在纸箱里翻来翻去。工人们都去吃夜宵了,他还在这里干什么?我疑窦顿生,当他发现我后,着实震惊了一下,但只是和我对视了一眼后,又若无其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