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普通员工在人们眼中一向被看作是被管理的最下层,如今,一些公司开始注重吸收一般管理人员和员工直接参加生产经营目标的制定工作,从而让员工切实感受到他们是在为实现自己制定的目标而工作。  相似文献   

2.
如果公司向其所有员工都开放账目,让他们在想看的时候就能看到,并同时教会员工更好地理解这幅巨大的财务图画,那么企业将会更有效率。这种想法现在还不太合常规,一般来说,只有少数几个高级行政管理人员才对生意是否赚钱负责。开卷式管理试图把这种责任感传递给组织中的每个人。  相似文献   

3.
新语     
《小康》2010,(9):24-24
中国近两成的公司对员工的网聊记录、电子邮件内容进行监控,而通过QQ、MSN在公司聊天的员工达到90%以上。针对监控行为,员工和公司各执一词,但调查表明,九成员工因此没有了安全感。一家民营企业采取监控信息化后台管理,所有员工在工作时间内的一切行动,皆被跟踪关注,人就像一个透明人。这种无缝隙全方位的管理方式,在企业领导人看来,“可以回避人性中的弱点”,但在部分员工那里却成了不能承受之重,如同新包身工。  相似文献   

4.
蔡逸君 《今日上海》2014,(12):38-43
一个来自国内的企业,拥有来自海内外500多家客户,其中大部分是世界500强企业,它的主要业务是协助这些大型企业管理全球50万名员工。这家企业被选为“红鲱鱼亚洲100最具投资价值公司”,更凭借年复合增长率154.6%,被China Venture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企业”,获选为中国50强!  相似文献   

5.
唐峻 《精神文明导刊》2006,(9):59-59,61
企业文化的概念源自于欧美国家,是欧美国家在治理企业过程,超越管理体系和制度时运用的一种手段。欧美国家是以制度为基本的社会体系,从而也形成了公司治理的规范体系。制度本身的作用是制约,它可以让员工达到公司对员工要求的一个基本底线。随着公司的发展,特别是公司进入成熟期,管理者开始意识到用纯粹的制度来管理员工,就很难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于是人们就开始研究中国的五千年历史,发现,激发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一种“文化”。  相似文献   

6.
A公司是我国重大装备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企业为国有上市公司,有5000名员工。为了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发挥人力资本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公司人才战略委员要求每位总监在6个月内,辅导3位下属员工,提升他们目前的工作能力与绩效,并协助他们有效达到工作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司人力资源部作为管理技术资源提供方,引进教练技术帮助总监辅导员工提升工作能力与绩效。  相似文献   

7.
问:我是一公司老总,由于公司公章管理上存在问题,一员工擅自用公司公章在《授权委托书》上盖章后,持该《授权委托书》外出代表公司签订合同,该合同对我公司是否有效?如何才能避免以后再出现同样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商业杂志的封面满是他们的靓照;有关他们卓越领导力的报道屡屡见诸报端;他们公司的股票被热炒追捧。他们是商界最耀眼的明星、英雄、天才和巨头。然而,就在他们风光了几年甚至几个月之后,他们所领导的公司就倒闭了。主要业务都停顿下来了,员工被解散,公司股价一落千丈。尘埃落定之后,我们发现这些领导者摧毁的价值难以数计。  相似文献   

9.
员工离职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两种:一种是外部市场对他的吸引,一种是他对企业内部环境的不满。企业内部有一股推力把员工推向外边,同时外界对员工也有一股潜在的拉力,在这两种力量的综合影响下,员工会产生离职倾向。但是据调查,大多数员工选择离职主要是企业往外的力量把他们“推走”了,这股推力可能源自于企业的环境、部门的管理等诸多因素。员工的离职有公司的责任,部门管理者的责任,同时也有HR工作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而言,培训投入与其他投入相比,更能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其效益是长远的。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十分重视对员工的培训。他们认为:通过培训l,能使员工在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得到提升,从而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现有的人才资源。然而有的企业却喊出了与此相悖的口号:培训是一种浪费!  相似文献   

11.
王国猛  黎健新 《求索》2010,(2):69-70
经济转型对员工管理模式提出了新要求,而自主创新成为我国企业的新目标。作为新的组织管理模式,授权管理和知识管理赋予了发展员工创新能力的内涵和要求。因此,在相关文献基础之上,本文探讨了授权管理和知识管理整合与员工创新能力的发展,指出了促进授权管理和知识管理整合与员工创新能力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变得有人情味了,比如某知名企业专门聘请保姆帮助员工照看孩子,料理家务;如果员工在上班途中汽车出现故障,只需给公司打一个电话,拖车、修理的事就不用自己浪费时间去亲历亲为了。当然企业管理者推行这样人性化的举措目的就是为了能使员工更安心、更有效率的去工作。与之相对应的是,我们经常听到企业的管理人员抱怨现在的员工很难管理,公司政策制度不少但却总是不能有效地提升员工“战斗力”。  相似文献   

13.
“创造良好的雇主品牌”是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最根本趋势。如果在人才的心目当中,你是“最佳雇主企业”,你留任的员工者和你—样具有相同理念、能够创造高绩效且以公司为荣,那么良好的雇主品牌效应将使你在自己的领域里更出色,不仅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关键人才也不易被高薪挖走或另起炉灶。  相似文献   

14.
罗松岳  汪涛 《现代领导》2005,(12):29-29
发轫于19世纪中叶的现代企业,围绕管理而产生的企业文化理论.其发展经历了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过程,“人”作为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其地位在企业文化理论中越来越得到重视。对于企业而言,培养具有凝聚力的工作氛围,是人本管理的基础工程.是企业文化营造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对员工个人需要的分析研究,采取适当的方式满足员工的各层次需要,可以有效地激励员工,使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得以发挥,产生归属感、使命感,有效形成合力,降低内耗,达到提高企业的生产力、竞争力,实现企业发展的目的。而通过对人类需要层次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可以很好地为营造企业凝聚力服务。  相似文献   

15.
“授人以渔”给员工再多的钱,总有一天他们会花完的,所以领导者必须教会他们怎么赚钱。领导者要告诉员工:“你赚到的钱并不是我给你的鱼,而是你自己学会了‘渔’以后的结果。”换句话说,员工在公司获得的工资福利,并不是老板给予的施舍和怜悯,而是员工通过自己的辛苦劳动挣来的。至于员工能赚到多少钱,能取得多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王涛 《中国保安》2005,(1):12-15
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即对人的管理)可以说是每一个经营者最费心思的管理。作为经营者,能否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是确保企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世界前 5 0 0 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都是非常成功的,这 500 强企业都很重视员工的管理。其中,能给人留下最直观印象的当属麦当劳的诸多做法,而人们普遍称道、又为许多企业效仿的则是“海尔经验”。一个直接展示给消费者,提升知名度;另一个虽不能直接见到,却在企业内部发挥实效。 可见,出色的员工管理对于企业发展多么重要。特别是保安公司多以人防业务为主,保安队员人数众多,因此,保安公司在员工管理上比其他公司更为重要。作为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的辅助力量,目前,保安公司在队伍管理中大多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但对于保安员具体的管理措施则因各地的不同情况而互有差异。当然,这正体现出了现代管理制度的适应性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04 年 12 月 11 日,记者走访山东省威海市保安服务总公司,与总经理刘光宇交谈时,他介绍了该公司队伍管理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7.
《今日上海》2014,(12):2-2
由王炜总裁创办的薪得付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CDP Group Ltd)是一家国内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公司,目前协助海内外500多家企业(其中大部分是世界500强企业)管理全球50万名员工,被选为“红鲱鱼亚洲100最具投资价值公司”,更凭借年复合增长率1546%,被China Venture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企业”,获选中国50强,成为国内人力资源业务外包领域的翘楚。  相似文献   

18.
让员工快乐工作是成功管理一个企业的关键所在,让新员工快乐工作更是企业充满朝气永不衰竭的动力和源泉。调查显示:员工不快乐的企业,多数止步不前甚至倒退,而环境宽松的企业常常蓬勃发展。所以铁路企业的管理者应该进一步设法增加员工的快乐指数,为员工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更加和谐的氛围。尤其在新员工人路之初,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方便,  相似文献   

19.
康萍 《人民论坛》2012,(11):56-57
高科技企业的员工主要以知识型员工为主,因此对于他们的绩效管理应体现出人性化和人文特征,使人文管理贯穿于绩效管理的全过程,让员工真正体会到被尊重、被关怀、被重视,进而激发其努力工作的动力,充分发挥好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的作用,保持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从而推动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企业管理中最难做的事莫过于人的管理.人的管理工作中最难做的事莫过于思想管理。一个人思想变了,行为就会改变,行为变了,结果就会改变。所以,思想管理要想达到好的效果,一定要从源头抓起。如果员工的思想工作没有做好做通,那么制度再好也不会产生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