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企业中监事会作用难以发挥、监事权虚化等问题突显 ,为了解决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和不规范问题 ,独立董事制度被引入并被寄予厚望。但是由于历史背景和环境基础的不同 ,独立董事制度在国内作用的发挥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因而在学习国外独立董事制度实践经验的同时 ,结合我国公司的实际情况创立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机制就显得更加迫切而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已经建立 ,正在逐步发展。文章分析了独立董事制度对于独立审计具有的积极作用并针对如何克服制约因素的限制 ,发挥这种积极作用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我国上市公司对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 ,我国上市公司目前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论述了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及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独立董事制度的目的在于强化董事会的功能。公司治理模式存在三种典型模式:家族监控型治理模式、内部监控型治理模式和外部监控型治理模式。研究独立董事在不同治理模式中的功能定位,有助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董事会功能。在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并能有效地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首先应该解决“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两个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5.
独立董事制度源于英美国家。我国于2001年由证监会颁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正式建立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明确了独立董事的法律地位。而实践中,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发挥、独立董事的制衡性、监督性作用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必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不断建立和完善,越来越多的独立董事开始出现在上市公司中.中国证监会颁布的<指导意见>在指导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建设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许多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与不足,本文针对一些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几项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司法>规定的独市董事制度在国内外都存在一些缺陷,应该怎样看待独立董事制度,特别是存与费,是法律与事务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问题.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在实践中往往成为"花瓶"董事.未能发挥理想中的监督作用,其"独立性"在上市公司监督机制中大打折扣,通过讨论,对保留还是废除独立董事制度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8.
独立董事及独立董事制度的出现,是对整个公司治理结构的一次革命。然而,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颇多,真正的作用并未充分发挥。因此,必须查找原因,分析解决措施,才能使其日趋完善,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9.
我国近年正式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并步入实施阶段 ,主要是基于我国证券市场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 ,以及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的需要。我国实行独立董事制度 ,必须解决其与监事会制度的冲突与协调问题 ,不断完善各项相关规则和制度 :进一步强化独立董事的运作机制、明确独立董事的法律责任、建立独立董事自律组织、规范独立董事行为、建立独立董事激励机制、加强独立董事人力资源培养等等。只有这样 ,方能使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鉴于我公司的监事会难以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我国开始逐步引进独立董事伟度。笔者认为,因为独立董事本身存在着缺陷,并且与我国的监事会制度存在冲突,我国也缺乏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条件,所以,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不具有可行性。我国应当致力于监事会监督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