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朋友告诉我,以前总觉得孝敬父亲的机会很多,所以,回父亲家的时候总想着找当年的发小、同学狂侃、疯玩。有一次,他听到父亲说起,好几个自己小时候都很喜欢他的长辈已相继去世时,他才猛然惊醒:自己和父亲在一起的时光已经可以用次数来计算了:父亲今年已经77岁了,假若父亲再活10年,  相似文献   

2.
正我读汪曾祺散文,极喜欢他写父亲的那篇"多年父子成兄弟",父子对坐,可以浅酌,可以吸烟,看画写字,何其温馨隽永?汪曾祺先生是大家,小说、散文皆精——有一种大家气象,行云流水,挥洒自如,深蕴醍醐。我觉得汪老有名士气,文如其人,散文即冲淡。他也写旧体诗、画画。因为闲时爱涂鸦旧诗,所以也很注意汪老写的诗。汪老的诗有一种韵味,耐咀  相似文献   

3.
马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高中男孩,从初中开始了手淫,每次都伴随和异性在一起的幻想。因此本来可以考入重点高中的我,是父母砸锅卖铁让我上了自费高中。我怕将来会影响生育能力,我感到非常自卑,和同龄人相比我是多么可耻下流!看到了您的书,解除了手淫给我带来的不必要的压力。但是我还有更大的困惑。从初二开始,我就对那些很有风度有才华的中年男子有一种特殊的迷恋和爱慕。每次看到那些有风度有才能的中年男教师,我就忍不住多看几眼。特别对校长,不论是工作作风方面还是平和待人方面,更有一种特殊的爱慕,以至于我恨不得做他儿子。我长期做着这样的梦,就连晚上睡觉白天上课,脑子里都在幻想着他如何与我赤身裸体的接触……进入高中后,我又看到了如同初中校长那样的中年男教师,又会忍不住多看两眼,脑子里又会出现那些违反伦理道德的恶心的幻想。有时候在街上看到了那些40岁以上的有风度的男子,同样会那样幻想。这样奇怪的心态影响着我的学习,让我压力很大。我知道世人会认为我是同性恋,更何况我是那样特殊,也许世上找不出第二个我这样的怪病了。我真想改掉这个毛病,鼓足了勇气向您诉说困扰我多年的心痛,求您把我从“死水”中解救出来!苦恼的男孩吕和有  相似文献   

4.
秘鲁安卡什省的一个小山村里,有一群男孩,由于贫穷,他们从三四岁起就帮着父亲养家饣胡口,替人放羊。稍大一点,孩子们开始到大街上卖口香糖、卖彩票、卖报纸、替路人擦皮鞋。尽管干着这些最低贱的活儿,但天真的孩子们都有很大的志向,每当有人问他们长大想做什么时,孩子们总喜欢这样回答“:长大了要当总统!”有一个男孩儿的家里很拮据,但他还是恳求父亲让他去上学,因为他听说当总统的人都是读过书的。在当时,穷孩子很少有上学的,面对父亲的反对,男孩儿承诺说“:我不会因为上学而浪费做工的时间,我会利用早上晚上的时间赚回与从前一样多的钱。…  相似文献   

5.
16岁的他辍学后,到一家车厂做一名学徒工。每天1.1美元的薪水让很多人羡慕。他似乎天生就是摆弄机器的料,往往不费吹灰之力就修理好了那些老资格的工人都无法修理的机器。结果,学徒到第6天,他就在那些老资格工人的不满中被开除了。父亲将他送到了一家历史悠久的制造铜具的小工厂,主要制作生产灯座、门阀、门铃、钟等产品。每周  相似文献   

6.
那一天,我哭了,不掺杂任何的悲痛,只是单纯的因为感动、因为幸福。——题记有一种感觉,埋藏在生命的最深处,它不易于言表,却可以清晰的感受得到。人们都说父爱如山,可是我却未曾了解,是他爱的太深沉,还是他从未去爱……14年的离合,让我对父亲这个名词没有太深的理解,唯一的感触便是畏惧。父亲在外工作,平时很少回家,最频繁的时候也只是一周回来一次,第二天便匆匆离开,因为时间的关系,早出晚归的他,有时我连面还没见着,他便已经离开了。  相似文献   

7.
百转千回     
粲琪 《新青年》2005,(10):22-23
第一次见到许小镜时觉得她很有趣,天真单纯,不第像这个社会的人。人生苦短,碰到有趣的人或事,我总喜欢好好了解研究一番,这是乐趣。我从小就不缺朋友,但我没有知心的朋友。我对每个人都很好,却又保持着安全的距离。我认为我和别人看到的吴剑是有所不同的,他们未必会接受真实的吴剑,所以我也不想让他们知道。我喜欢和许小镜在一起,也许因为她不多话,而且很乖。我怎么疯怎么任性,她都不会觉得我古怪,甚至会陪我。她显然也感觉到我对她的特殊感情,但我并不急于进一步发展。对我而言,喜欢的东西不一定要得到,因为得到后,也许不久就不会再喜欢了…  相似文献   

8.
聊天是人生一大乐趣,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喜欢相聚一聊,聊起来无拘无束,实在快乐。据悦有位神仙,一日从天上飘飘然降到人间,看到几位凡人正在兴致勃勃的聊天,他不愿惊动大家,静悄悄坐在一旁倾听,只听他们古今中外、天南地北,无不在话题之中,他听得津津有昧,遂不禁叹道:你们的倾谈之乐,连我神仙也享受不到。这虽然是传说,人与人能够倾心一聊,自然有它的乐趣。我在闲暇时间,喜欢和人聊天,经常约二、三人清茶一杯,每次都是乘兴而来,兴尽而散。1984年,我赴我国驻利比里亚大使馆工作,闲暇时间经常和当地人聊大,他们…  相似文献   

9.
正陈俊福、陈永生的《父子情深书画集》即将出版,亲如兄弟的永生要我写几句话,当然义不容辞。陈俊福先生是永生的父亲,之前父子二人在京郊房山举办了《父子情深书画展》,使人们对父子二人的艺术追求和造诣有了直观的了解。永生在北京房山区供电公司工作,自幼受父亲影响,痴迷艺术,对诗、书、画、篆刻皆有涉猎,尤其他的诗,充盈着乡土气息和对家山的挚爱,对山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独有情钟而流泻于笔下,令人心向往之。他的诗如此,画亦如此。他曾  相似文献   

10.
安一朗 《新青年》2014,(5):42-43
许诺是我高一的同学,在班上,他很不合群。有同学说他傲慢,也有人说他清高,反正都是指他不好相处。·A·我见过许诺面对别人热切的询问时一脸的漠然,见过他很不给面子地把女生递给他的小纸条直接扔到窗外去。他的脸上总挂着冷漠,像覆盖了一层薄冰。或许正是他这种冰冷的态度吧,班上的女生却都疯狂地喜欢他,觉得这样的男生稳重而酷毙,比起那些成天围着女生转,爱夸夸其谈的男生来说,他有魅力多了。班上的女生说许诺是"第二眼帅哥",是那种"越看越有味道的男生"。应该是  相似文献   

11.
《新青年》2007,(4)
每年的寒暑假,家里几乎每天都有人来访。教了一辈子书的父亲,没有给自己带来多少的物质享受,倒是精神上,因了这些千里迢迢赶来看他的学生,而始终舒畅开怀。我很佩服父亲有这么大的能力,可以教出如许多的优等生来,所以等到自己也成了一名老师,便发誓要像父亲一样,能让更多的好学生记住自己。成绩好的学生,总是有一股子傲气在。但几乎所有的老师,都会原谅他们的这种骄傲。因为只有优生才能让做老师的感到光彩和荣耀,在与同事们无形比拼的时候,也会为如此优秀的弟子觉得自豪且得意。况且,在教学成绩与奖金挂钩的今天,  相似文献   

12.
肖峰 《新青年》2002,(1):34
有位男青年,觉得领导都喜欢那类善于拍马屁的人,而自己嘴拙,天生属于那种不会媚上的人,所以他断定自己难于和任何领导搞好关系。于是他每到一个新单位,开始就做好了要和领导闹僵的准备。他拼命利用单位给他的业务交往机会,建立自己的私人关系,甚至不惜损害单位的利益。他晚上找来好友到他的办公室坐客,让他们使用单位的计算机、复印机和长途电  相似文献   

13.
白水爱情     
《新青年》2003,(12)
他们都已不再年青了,可以用老夫老妻来形容,3个儿女都似长了翅膀的鸟,飞走了。家里只有他们两个人。他虽然思念女儿,但有妻子陪着他并不觉得寂寞。早上起床他也会去散步,等他回来妻子已做好了早饭等他。过了半辈子也并不觉得累。相反,倒觉得是一种幸福。  相似文献   

14.
冷风呼啸的晚上,能有一间暖气十足的屋子,或拥被读书,或静坐默想,然后听着风在窗子外边尖利的呼号,以及风吹动窗扇的“咣当”声响,都是一种幸福的感觉。人世间的幸福,其实并不需要你得到多少,拥有多少,一颗平和而又知足的心,可以让你感知并安享到世界的一切美好。●这个世界上最昂贵的东西不是黄金,而是人的尊严。有这样一个孩子,他有一个赌徒父亲,他小时候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无论别人如何讥讽奚落甚至是谩骂父亲,父亲依旧满脸堆着笑,用一种哀求的神情,厚着脸皮向人家借钱。为此,母亲离家出走。而他呢,也流落他乡,靠给别人打工养活自己。长…  相似文献   

15.
广袤的大地上,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小路绵延百里,虽然窄小却并不平静,每一天,都会有人不停的赶路,在阳光与月光的掩映下,赶路人的影子或喧闹或寂寥,却一断也没有停下过. 小路默默注视着匆匆而过的芸芸众生,时间久了,它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几乎所有在路上的人都只是在前后或是左右张望,却很少有人抬头望天或是俯首看脚下.这让小路感到迷惑不解,在它看来,身处大地的自己是如此眷恋着大地母亲,而与天空长达数百年的对视也早已让它忽略了那些前后左右的短暂浮华,它相信,天空与大地才是这个世上所有生命应当敬仰与追寻的事物,那些前后左右的风景无论多么炫目,却都是些无法长久的事物.  相似文献   

16.
卫宣利 《新青年》2005,(6):21-23
23岁那年,她爱上一个离婚男人。那个男人长她8岁,从上到下都散发着成熟男人的魅力,善于揣摩女人的心思,对她又温柔体贴,很自然地便陷了进去。但是他对别的女人也一样好———在和她交往的同时,还和另外一个女孩儿纠缠不清。这她也是知道的,但是她不信,不信自己的优雅美丽和聪明才华敌不过那个平庸俗常的女子。她爱他爱得热烈而固执,那么骄傲任性的一个女子,在他面前,变得无比卑微。当然也是有过快乐的,在一起时,他总是很细心地照顾她。他有一手好厨艺,只要她想吃的菜,他做出来总会有一种特别的味道。他知道她喜欢什么,需要什么,这让她觉得他…  相似文献   

17.
利民 《新青年》2005,(4):10-11
从记事起,父亲给我的印象一直是沉默的,一天也说不上几句话,只是默默地干活,更难得一见他的笑容,睡觉时呼噜打得震天响。别看父亲不认得几个字,可对我们姐弟几个的学习却管得相当严,后来姐姐们先后中途辍学,他便把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别人家的孩子像我这样大已经跟大人下田里干活了,可父亲却从不让我去,我知道他是怜惜我单薄的身板,更主要的是让我抓紧时间学习。有一次我谎称学校补课,玩儿到天黑才回家,一进门父亲一巴掌把我扇倒在地上,原来天黑了他去学校接我才知道我撒了谎。那以后我再不敢对学习有所松懈。不是怕父亲的巴掌,而是因为他…  相似文献   

18.
生活中最闹心的一件事儿就是那些让我们闹心的人往往意识不到他们其实很闹心.在塞车的高速路上,那个开着奥迪车不断通过抛锚线向前抢路的人一定觉得自己比谁都重要.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我不是不想和你们大家一起排队,我其实很想和你们大家一起排队,不过我太重要了,比你们所有的人都重要."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长这样大,有一个人让我看不起,那就是父亲。他长得真的很丑,小眼睛,麻子脸,很矮,又驼背。他真的很窝囊,一辈子在小厂子里做工人,被人欺负了一辈子。如果说父亲的生活还有一点乐趣,那就是我。我长的很帅气,没有一点像父亲,高个子,大眼睛,很聪明。他真的很爱我,尽管我从小到大常捉弄他,不肯叫他爸爸,只是偶尔会哼着叫声老爹。  相似文献   

20.
段京良篆刻     
几年前的一天,我的挚友萃文阁高级书法篆刻师刘铁宝先生对我说:“我有个同事段京良,人品好,刻的也不错。他在书法展上看到您的一幅行书很喜欢,跟我说了多次。”我说:“您怎么不早说呀?既然人家喜欢,日后我送他一幅。”于是我抄录了清人咏梅兰竹菊诗各一首请铁宝转交。不久刘先生送来段京良为我治的朱文印“诚隽无恙”。其点画瘦硬爽利,结构、布局匀称和谐,观之令人觉得闲静安祥,印样上的小楷“贾老师教正,段京良”更表现出非一日之功的书法功力。自此我们的往来增多,了解日渐深入。京良自幼喜欢书法篆刻,凡所喜欢的古代法书印迹,细细临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