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睿丽 《理论月刊》2007,47(7):38-41
民族主义是影响现代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民族主义思潮则以其思想先导性的特点而成为民族主义的重要内容和外在表现形式之一。民族主义的内涵错综复杂,民族主义思潮的类型与表现形式、成因也日渐多样化,其实质是民族利己主义。  相似文献   

2.
蒋红 《思想战线》2015,41(1):39
在民族主义浪潮强势复兴的国际大背景下,民族认同问题的重要性前所未有地凸显,与此同时,民族认同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文化因素及文化认同构成了民族认同各个层次的前提与基础。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多民族国家要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建构积极意义上的民族认同,尤其离不开行之有效的价值观建设。深入推进价值观建设,认同教育是基础,在此过程中,政治精英要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同时,还应当营造有利于价值观践行的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社会认同与民族认同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毋庸置疑,随着社会的理性化、个体化的发展,在当代中国出现了诸多社会认同危机,人们对国家、社会与民族的认同程度呈现出下滑局势,尤其国家与民族认同业已成为人们讨论和关注的主题。在中国,作为一种社会认同的"中华民族"认同是认识和处理国家与民族关系的根本性认同。当代中国社会认同和民族认同的重构不仅需要丰富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冷静的学科思考,更需要长期的政策引导、政治信任、文化沟通和经济的福祉,这是实现多民族共同发展与繁荣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王春霞 《理论月刊》2004,(10):57-59,64
清末十年是梁启超民族思想和民族认同意识快速发展时期:从传统的满汉不分,到建立以汉族为中心单一民族国家的矛盾,再到五族合一的“大民族主义”;其理论支撑,则有中国传统的“大一统”思想、西方的种族竞争说、民主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伯伦知理的国家学说。同时,梁启超的民族认同还与反对辛亥革命带有浓厚的种族色彩的“排满”口号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融合、群体间不断扩大交流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的趋势为世界各国、各民族带来不同程度发展机遇,但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出现了一定程度上国家认同危机、民族分离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兴起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赵必珊 《前沿》2006,(3):74-75
民族的认同是一个历史的动态过程和心理过程。民族的认同随民族的产生而产生,随民族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族的认同形态不同;不同的民族在同一历史时期,认同形态也不相同。民族认同形态的多样性,既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也反映了民族自身发展进程中的心理诉求。  相似文献   

7.
民族文化认同理论及其本质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卿臻 《前沿》2010,(7):156-159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得全球华人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空前大涨,由此引发了全民族的民族认同和民族文化认同。本文从民族认同和民族文化认同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向内的民族文化认同——文化民族主义和向外的民族文化认同——强势文化认同,并进一步分析了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的实质。  相似文献   

8.
中国侨务的基本问题是海外华侨华人与祖籍国的关系问题。在中国政府不承认双重国籍的政策主张的前提下,中国侨民与祖籍国之间实际存在着双重关系:一是公民身份的法律关系;二是民族认同的情感关系。中国侨务的使命就是正确处理华侨华人与祖籍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各个民族的利益诉求不断增加,民族问题不断涌现,导致认同危机的出现,这些严重损害了民族的团结,国家的安定.构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模式,是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发展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可题.  相似文献   

10.
文化存在差异,才会出现自我认同、文化认同、社会认同。俄罗斯国家和民族认同形态长期受意识形态影响,惯常用东方-西方欧洲-非欧洲的公式解释。这一解释是欧洲的东方-西方神话而已。就俄罗斯历史理论遗产,建立完整的俄罗斯国家认同的探索,只是知识精英的财富,没有渗入大众意识。俄罗斯人在生活中能够感到一致性和共同性,但并不相信自己的国家内部不存在离心倾向。民族主义部分内容被放大,成为俄罗斯政治领导的施政方针。  相似文献   

11.
探讨俄罗斯的国民认同,就是要理解俄罗斯民众对俄罗斯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具有什么样的集体认知和内在诉求.其背后是理解俄罗斯社会的价值体系的问题.俄罗斯社会转型后国民认同的失落和再造,与最初脱离本国文化和民族精神气质的基础,以及此后恢复威权主义传统和强国意识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2.
<正>To penetrate global markets,Chinese enterprises may first have to ask themselves a question:"Who am I?"In contrast to panel discussions held elsewhere in the Dali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enter on September 10,the mood surrounding the event"The Global Rise of China’s Entrepreneurs"held in the building’s studio was decidedly more festive.Instead of a single moderator addressing questions to guests in a solemn fashion,this gathering featured two photogenic TV reporters—one male and one female—who flitted from guest to guest,poking gentle fun at each  相似文献   

13.
台湾问题的实质就是国家的统一问题。当我们努力去落实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时,才发现今日的台湾社会在统一的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台湾社会在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问题上都出现了危机。分析造成危机的原因是寻找解决危机的钥匙,这是本文要做的。  相似文献   

14.
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实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此以往的研究有些模糊.我们认为,国家认同的实质是政治认同,而民族(族群)认同的实质在于文化认同.对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认同的主体、客体、目的和标准特性几方面可以论证.国家认同与政治认同在认同主体、客体、目的和标准价值方面存在关联性.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在认同主体、客体、目的和标准依据方面存在包含关系.  相似文献   

15.
新生代民工的认同危机及其重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占江 《长白学刊》2007,(6):98-102
社会实践的结构性巨变和社会转型的急剧深入使得新生代民工的身份认同、制度认同和文化认同出现危机,对个体、群体和社会造成挑战和威胁。通过重构公正的社会制度、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和重建和谐的社会文化,以期重塑新生代民工的社会认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17.
回顾历史,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一系列国家主权,标志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开始,敲响了中华民族危机的警钟.与此同时,中国近代爱国先驱的民族复兴运动也由此启动.一百多年来,这一运动波澜壮阔,前后相继,推动着民族复兴与大国崛起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8.
元朝在与中原文化的关系上具有某种非典型性,但在长期统治中逐渐增强了对中原的认同,从而留下了重要的遗产和经验教训。它以军事强大、没有外敌的独特优势有效地巩固了版图与国家认同,较好地处理了大一统与因俗而治的张力,也有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但由于治理粗疏等原因,元朝过早地走向灭亡。多民族国家与民族国家都是世界历史的常态,但多民族统一是中国应当坚守的传统。要更好地处理当前民族问题,历史提供的直接经验不多,需要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发扬新的政治智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9.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而“冲突论”和“一致论”在界定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上无疑都具有片面性,基建与此基础上的“同质化”与“异质化”两种整合思路也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文化与公民文化具有内在的粘合作用,因而在现代公民社会中培育新的公民文化应当是解决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