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辩证统一的过程。对课的评价不能仅看教师的表现如何,更重要的是还要看学生的活动怎样。这一点人们早已形成共识,但问题是许多人把学生活动只简单地理解为教师提问了多少学生、多少学生发言或参与讨论、这堂课的气氛怎样等。笔者认为,单纯地以此作为学生活动的评价标准,不仅割裂了学生活动的“量与质”、“形与神”的关系,甚至会造成教学的误导,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活动应包括相互联系着的三个方面:“启发动”、“思维动”、“思想动”启发动,即…  相似文献   

2.
在新形势下,到底采取何种有效的手段,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笔者认为:开展“多角度、多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能较好地提高其实效。1.从解决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特殊矛盾的角度出发,开展“知识验证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它作为德育的主渠道,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知与信、信与行的特殊矛盾。我们教师传授给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观点及其他社会知识,能否为学生所接受,井内化为行为,“信”是纽带和关键。为解决这一特殊矛盾,教学实践中,找们较多地采取走出去的方式让学生带着疑虑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信息双向传递与接受的过程。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生动载体,在不断向学生发出各种信息的同时还必须处理来自学生的种种信息;而学生在不断处理教育信息的同时又向教师传输自己的信息反馈。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断进行信息双向交流过程中逐渐完成的。而实现师生课堂信息沟通的重要方式,除采用“语言信号”这一最常用的方式外,还总会依靠仪表风度、态势动作、中间距离、直观教具“等非语言信号”的方式。一、仪表风度教师仪表风度是指教师整体外表以及举止谈吐、品德修养。它不仅…  相似文献   

4.
“先学后教”是指教学活动中实现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学习过程由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的自我建构,教学过程由教师的单向传授变为师生的双向互动和多向交流,是当代建构主义教育心理学思想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5.
教学过程是信息传输和反馈过程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的信息传递的交互活动。这种信息交流一般要符合学生的情感习惯和思维定势,才能使教学顺利进行。然而,为了取得某种特殊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置学生正常的思维定势和理解意向于不顾,有意反其常而行之,这就是教学中的“反弹琵琶”。实践表明:恰当地运用“反弹琵琶”技巧,往往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具有新异感和吸引力,引发学生强烈的关注心和探究欲,从而使教学收到事半左倍的效果。下面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在教学中运用“反弹琵琶”技巧的有益尝试,O便抛砖引玉。一、反“常…  相似文献   

6.
政治课教学中,“讨论”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讨论——犬〕I。讨论问题之前要“引”。学生在正式讨论问题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讨论的问题是什么,从哪些方面讨论。教师先不直接拿出讨论的“问题”,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讨论的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讨论问题的积极性,使学才思维容易向纵深发展,避免了教师提出问题而难住学生的现象发生。讨论之中要‘另卜。也就是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导演,要引导学生有步骤、有节奏地去分析问题。讨论不完全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更不是学生“乱论一通”。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应帮助…  相似文献   

7.
陈来坚 《新东方》2006,(11):14-16
“寓教于乐”的基本含义就是教师通过操纵教学中的各种因素来引发学员怀着兴趣、愉快的情绪进行学习。并把它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寓教于乐”的“教”是教学、教育,“乐”是乐趣、兴趣、意趣、情趣,即把教学活动放到对学生、学员的潜能和学习源动力上,让学生、学员最大可能地感受到学习过程的一种积极的乐意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员的文化素养、理论深度和灵活机智的运用能力,促进其知、情、意的全面发展。一、寓教于乐是教育活动的最高境界寓教于乐是教育活动的最高境界,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当今信息社会,…  相似文献   

8.
公安工作既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综合性,又有着较强的法律性、专业性,与此相应,公安教育也必须在遵循一般教育规律的同时,体现出其自身的公安特色。鉴于此,我们在本校预审专业的《预审心理学》课的教学中,于1993年试行、1994年全面实行了以“双向教学法”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一、“双向教学法”的含义与特点“双向教学法”,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应用能力为目的,以相对具体的目标体系为指标,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单科教学与整体教育环境结合起来的教学…  相似文献   

9.
通过教师科学地设置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并通过观察、反思、感悟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得到的是深刻的、内化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我们可以称作“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以“实践”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通过参加社会实践,获得生活体验,或是设置典型情境,进行模拟实践,从而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笔者在此举出几个在教学中运用的范例,也是对这一模式在实践方面的一种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0.
本人根据初中阶段思想政治课的要求以及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需要,配合新一轮的课改,进行了为时三年的“课程优化整合与学生素质内化实验”(以下简称“整合与内化实验”),在感知型、活动型、研究型三类学习课型的优化整合过程中,让心理品质、道德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内化为学生稳定的综合素质。本文就“整合与内化实验”的实施与特点,以及由实验引起的思考,谈一点体会。一、“整合与内化实验”模式及实施过程1.模式界定所谓“整合与内化实验”模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多种情境或途径,实现感知型、活动型、研究型三类课型优化整合,使…  相似文献   

11.
着力培养学生的“听力”,不仅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一、目标内化。学生坐在课堂上显得过于轻松,则易使学生的思维信马由缰。如果以学习目标加以牵引,认真落实学习目标,通过“出示目标——实施目标一检测目标”,把学生无序、懒散的思维变成有序、紧张的思维,可集中学生的听力。二、环境孵化。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提高听力的温床。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向上、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如:教师的衣着要得体,教师的课堂管理要到位,教师的态度要温和,等等。三、语言磁化。丰富、优美的语言能…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良好心理品质,尊重他们与生俱来的创造精神,塑造新世纪开放型、创造型的栋梁之才。教学理念:教育的成功在于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得到最充分的开发。教学设想:根据初一学生认知水平,设计以“开拓进取,奏响成功的乐章”为主题的三步曲:发掘潜能(进入主题)—发现自己;激励自己(深化主题)—做社会栋梁(升华主题);最后通过学生活动内化主题。层次先里后外,目标由低到高。教学方法:采用开放式、活动式教学,创造充满生命活力和动感的课堂教学,拆除学生身上的藩篱,课堂变成学生精神游戏的乐园…  相似文献   

13.
一、教与学的关系。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教是主导,学是主体,“教”和“学”是一个事物矛冒着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当代中学生思想活跃,反映敏捷,而现行教材的可读生、趣味性都较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对每一个问题都要“用心”去讲,必须把学习约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要精讲,重在点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一些具体事实和道理,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学实效。二、讲与练的关系。讲是为了导,练是为了知,二者相辅相成。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是给学生创设…  相似文献   

14.
一、“惟理性教育”,缺乏“情感教育”是中学思想政治课德育弱化的重要原因  (一)在教育目标完成上,偏重于认知目标而忽视情意目标的实现  我们知道,思想政治课在素质教育中的最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核心是完善学生的人格。它理应表现为以下四个由低到高的课堂教育目标: 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思想行为目标。这四个方面是学生知、情、意、行的相互统一,相互促进。当前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为应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一些教师甚至认为,只要把理论知识讲授给学生就行了,单…  相似文献   

15.
情感,就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它在人的认识活动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S做斯基说:“思想消融在情感里,而情感也消融在思想里”。思想政治课教学,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这就要求政治教师更应在教学中注入情感,改变学生情感情绪的活动性质,变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良好的情感在教育教…  相似文献   

16.
中学政治课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的活动“教”与学生的活动“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对政治教师来说,教学过程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常识,保护青少年不受精神污染;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形成共产主义世界观。这一过程对学生来说,则是一个自觉地、主动积极地学习,接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常识教  相似文献   

17.
讨论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既是教法,也是学法。教师可以通过不失时机地组织讨论,实现教学意图;学生可以通过积极主动的讨论,吸取更多有益的东西。一句话,善于运用讨论法,教学双方皆受益,教学效果会有明显提高。那么,师生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怎样恰当地运用讨论法呢7下边从五个教学环节或形式的运用上加以具体地阐述。(一)布置预习,联系“热点”超前讨论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指导预习时,一方面要明确学生预习的知识能力目惊.另一方面要针对预习的教材内容所涉及到的社会“热点”,设计一两个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争议讨论…  相似文献   

18.
围绕教学目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并针对学生思维的疑点、难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指导学生行为实践,促进知识内化,做到知行统一,是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行之有效的方式。房山二中李春燕老师在“自觉磨砺意志”一课的教学中,就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课例:1.围绕目标,搜集材料。针对教材内容,课前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为调查组,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设计问题,制作问卷,调查全班同学的意志力情况,并由计算机水平较高的同学把调查结果绘成柱状图;另一组为材料组,利用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资源,搜集…  相似文献   

19.
“自我教育”教学法,即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及教材内容,由教师创设各种教学情境,由学生充当教学活动“主角”的教学方法。它旨在增加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在政治课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一、自我时事教育法自我时事教育法,即利用课堂教学的前5分钟左右时间,由学生轮流发布近日重要新闻,并用所学理论分析热点问题的方法。它一般由学生的事先准备、学生发言、同学的补充和讨论、教师的归纳小结四个环节构成c学生在发布新闻的过程中,接受了大量的信息,会对大…  相似文献   

20.
法律常识课探究型活动教学,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情绪追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运用有关教学资源(教科书、课外书、网络多媒体、社会生活等)进行探因究果式的学习与调研的活动,以达到法律知识内化成学生的心得并形成能力的活动教学过程。 探究型活动教学主要分两个课题或说是两个环节:第一,探究性学习,这是基础;第二,探究性调研,这是应用,是学习的深入。 一、探究性学习 主要是“以案学法”,指通过一定案例情境,设疑、引趣、启思,使学生自主学法,学会学法,初步有解决案例问题的能力。案例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