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慷 《中国民政》2004,(10):28-29
为落实民政部关于加强民政政策理论研究的工作部署,推进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建设,整合民政系统的研究力量,统筹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工作,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主办、济南市民政局协办的"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第一次工作会议"于九月13日至15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有关省(自治区)民政厅、市(地、州)民政局的正式代表59人.会议上,经省级民政部门推荐、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评估,正式确认了全国40个市(地、州)民政局为第一批"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民政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发展,把"为民"作为第一要事,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勤政廉洁作为第一要求,用"为民"主线总揽各项民政工作,整合各种民政资源,不断推动民政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创一流.  相似文献   

3.
程涛 《中国民政》2013,(8):54-54
新型城镇化建设,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湖北省孝感市民政部门突出"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建设"五个民政",助推"人的城镇化". 一是强力推进"项目民政"建设,夯实新型城镇化服务平台.坚持把争取项目资金、实施项目带动,作为加快新型城镇化的突破口,统筹城乡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切实抓好救灾物资储备中心、精神卫生中心、社会福利院、优抚医院和优抚对象疗养中心等项目资金争取工作,加快市福利康复中心和农村福利院新建工程,夯实民政项目服务新型城镇化的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4.
<正>1978年,是共和国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新中国民政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国家恢复设置"民政部","民政"在中央一级机构中第一次出现。伴随着民政部的组建,第一批建设者们肩负党的重托,心系百姓的梦想,披荆斩棘,走出一条追梦的民政大道。  相似文献   

5.
<正>七十年峥嵘岁月,七十年铸就辉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民政事业发展的新篇章。第一个居民委员会的产生,第一部法律的诞生,第一个农村敬老院的设立……民政事业发展史上的"第一",记录着民政工作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的非凡历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本刊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政"第一"。让我们一起重温70年来民政在保障  相似文献   

6.
正武汉市民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不断改革创新,在社会救助保障、养老服务体系、基层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出新出彩,荣获湖北省民政重点工作量化评估第一名。2018年,武汉民政系统存在哪些机遇与挑战?深化改革的着力点在哪?民政人如何事半功倍地开展工作?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到青海省贵德县调研救灾工作,县里的一位领导在介绍灾后恢复重建的工作时讲到,"我们为受灾群众统一重建的安居房,统统在房顶和房檐部位刷上醒目的'民政蓝',作为安居房的明显标志."在和其他同志的交谈中,也有称"民政蓝"这个词的.什么是"民政蓝"?到实地一看,"民政蓝"就是"民政救灾"帐篷那样的蓝色.作为一个民政工作者,笔者心中不禁一喜:在迎接建国60周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时候,一个使民政人值得自豪的新名词诞生了.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政》2006,(2):10-11
山东省民政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发展,把"为民"作为第一要事,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勤政廉洁作为第一要求,用"为民"主线总揽各项民政工作,整合各种民政资源,不断推动民政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创一流。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政》2006,(2):11-12
山东省民政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发展,把"为民"作为第一要事,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勤政廉洁作为第一要求,用"为民"主线总揽各项民政工作,整合各种民政资源,不断推动民政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创一流。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政》2006,(2):14-14
山东省民政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发展,把"为民"作为第一要事,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勤政廉洁作为第一要求,用"为民"主线总揽各项民政工作,整合各种民政资源,不断推动民政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创一流。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政》2006,(2):12-13
山东省民政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发展,把"为民"作为第一要事,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勤政廉洁作为第一要求,用"为民"主线总揽各项民政工作,整合各种民政资源,不断推动民政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创一流。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政》2006,(2):9-9
山东省民政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发展,把"为民"作为第一要事,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勤政廉洁作为第一要求,用"为民"主线总揽各项民政工作,整合各种民政资源,不断推动民政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创一流。  相似文献   

13.
<正>按照部党组统一部署,第32工作组在西藏开展了三个阶段的蹲点调研,努力畅通惠民政策"最后一公里"。一是试点成立"村级民政事务中心"。针对民政政策难以落到基层,民政证照难以发至村民,民政基础数据混乱,缺乏准确性和可靠性等问题,工作组推动达孜县雪乡扎西岗村顺利试点并正式挂牌成立了西藏自治区第一个村级民政事务服务中心。扎西岗村民政事务服务中  相似文献   

14.
正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政事业改革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有幸在民政改革深化的年代,成为一名民政人,加入上海民政的行列,参与并写下上海民政的无数个"第一",成为民政改革发展洪流中的一滴小水珠,见证新时代民政改革大潮的涌起。1984年:上海民政在全国率先形成"四个层次一条龙"1984年,民政部在漳州召开全国福利事业解放思想深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政》2006,(2):13-14
山东省民政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发展,把"为民"作为第一要事,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勤政廉洁作为第一要求,用"为民"主线总揽各项民政工作,整合各种民政资源,不断推动民政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创一流。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政》2006,(2):9-10
山东省民政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发展,把"为民"作为第一要事,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勤政廉洁作为第一要求,用"为民"主线总揽各项民政工作,整合各种民政资源,不断推动民政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创一流。  相似文献   

17.
打造"强势民政"是新时期民政工作的新理念、新追求、新目标。湖北省竹溪县民政局黄长春认为,打造"强势民政"离不开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领导。党委和政府领导对民政工作的重视,是推进现代化民政事业的关键所在。党委和政府要从转变政府职能的高度,切实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  相似文献   

18.
正自2016年8月16日民政部组织全国民政系统学习宣传许帅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以来,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民政系统不断掀起向榜样学习、向先进看齐的学习热潮,把向许帅同志学习作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不断促进全区民政事业再上新台阶。学习许帅"视救助对象为亲人"的民政情怀。有位基层民政干部曾说过:"民政工作要服务八类人:最可爱的人、最可敬的人、最需要救助的人、最需要照顾的人、最可怜的人、  相似文献   

19.
<正>我叫钟万祯,是江西省于都县贡江镇民政所副所长。贡江镇是县城所在镇,是赣州市第一人口大镇,辖区有39个村(居)委会、21.8万人,全镇民政对象有2988户共7226人。十多年来,我走遍了全镇的每一个小组、每一条街巷、每一户民政对象的家。全镇民政对象的家庭状况、困难情况都记在我的心里。为此,干部群众都亲切地称我为"活字典"。不少人说我的记性好,其实是我靠双脚走出来的。为了解掌握民政对象的情况,我一大早便出发赶往偏远山村,经常是"白天不够,晚上凑",放弃大部分的双休时间用于处理工作上的事情。"民政,民政,就是要把群众放进心里,将他们的冷暖饥饱放进心里。"这是  相似文献   

20.
正一张老照片,承载着人们的回忆,是历史变迁的记录,也是社会发展历程的见证。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为祝福祖国华诞,展现民政人的奋斗历程、精神风貌和民政事业发展的辉煌成就,展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巨大变化,增强民政广大干部职工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民政部政务新媒体联合《中国民政》杂志社开展"民政老照片"征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