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证人出庭作证难是审判实践中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立法上没有确立完善的直接言词原则,导致司法机关对证人不出庭作证的纵容,也使证人不出庭作证成为合法,加剧了证人不愿出庭作证的现象。解决证人出庭作证难的根本方法是在立法上完善直接言词原则,确立直接言词的一般证据规则,明确证人可以不出庭的情况,制定保障直接言词实施的配套程序。  相似文献   

2.
戴正才 《前沿》2008,(6):108-111
直接言词原则作为现代法制社会民事诉讼中通行的原则,是裁判者和程序参与各方在民事审判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它既能体现诉讼程序的合理性,又能保障案件事实真相之发现,直接言词原则的确立是保障民事诉讼公正,最终实现民事诉讼价值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直接言词原则是近现代各国通用的一项重要的诉讼原则,但在我国现行立法中却没有确立,司法实践中普遍采用间接书面审理方式。直接言词原则对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诉讼目的的实现具有重大价值,应在我国立法上尽快确立。  相似文献   

4.
新刑诉法规定的公诉案件刑事和解制度是建立在功利主义哲学理论基础之上、当代中国在和谐社会命题下、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具体实践和立法进程的功利产物.刑事和解因为兼具私法(契约)与公法上的效力,所以分析其生效要件亦应从私法与公法两方面着手,构建出主体具有诉讼行为能力、加害人真诚悔罪、被害人自愿、适用范围合法以及签订和解协议书等5个刑事和解生效要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公诉部门履行职能的角度,详细阐述如何在检察公诉环节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并就如何惩治犯罪、保障人权、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司法的公正高效等方面做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6.
直接言词原则是大陆法系国家的基本审判制度和证据规则。英美法系国家虽没有直接规定这一原则,但这一原则的精神却在与其极其接近的传闻证据规则中得到了充分的、甚至是更为严格的体现。我国诉讼法虽然也体现了直接言词原则的许多要求,但由于这一原则并未得到我国立法的明确肯认,理论上对这一原则的要求及相关规则也缺少深入而全面的研究,因而立法及司法实践对这一原则的逆向操作还非常普遍。如:法官独立制度未建立,审判委员会可以审批案件,证人、鉴定人不出庭成为惯例,法官不以当事人言词辩论的内容作为判决的依据等等,这严重损害了我国诉讼程序的公正性和合法性。为此,本文试图在对直接言词原则的涵义、相关规则及诉讼价值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确立直接言词原则及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作出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郑金莲 《前沿》2006,8(10):90-92
公诉案件撤诉问题,在司法实务界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对该制度的理论基础却无人论及。笔者在本文中对公诉案件撤诉的理论基础做了初步探讨,认为我国刑事公诉案件撤诉是:公诉权公正性的客观要求;立法追求客观真实的必然结果;起诉便宜主义的应有之义以及我国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者的身份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当前的刑诉法典规定,公诉案件的被害人不享有上诉权,其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只能请求人民检察院抗诉。围绕着是否应赋予被害人以上诉权,目前理论界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肯定说(赞成说)和否定说(反对说)。基于刑事诉讼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目的,比较这两种观点及主要理由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时应赋予被害人有限的上诉权。  相似文献   

9.
黄菲 《传承》2010,(3):130-131
我国审前阶段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呈现高羁押率的特点,给未成年人权利造成损害,尝试公诉环节建立新的刑事强制措施适用机制,运用公诉裁量,根据未成年人不同个体条件和案件情况合理性确定刑事强制措施不同层次的适用,逐步缩小羁押性强制措施适用范围,扩大非羁押性强制措施适用范围,保障未成年人权益,保证诉讼活动顺利进行,实现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0.
刘立 《理论月刊》2003,(8):107-108
我国未成年人公诉制度立足于教育、感化、挽救。其基本精神和指导思想就是要根据未成年人特点,坚持不同于处理成人案件的专门原则,切实保障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以达到教育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轻伤害案件在公诉阶段适用刑事和解存在诸多问题。故此,应协调各项制度措施,规范轻伤害案件公诉阶段刑事和解程序:建立程序引导监督机制,实现轻伤害案件和解前置;探索调解方式的现代转型,保障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审前阶段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呈现高羁押率的特点,给未成年人权利造成损害,尝试公诉环节建立新的刑事强制措施适用机制,运用公诉裁量,根据未成年人不同个体条件和案件情况合理性确定刑事强制措施不同层次的适用,逐步缩小羁押性强制措施适用范围,扩大非羁押性强制措施适用范围,保障未成年人权益,保证诉讼活动顺利进行,实现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3.
刑事公诉转自诉案件的几个问题□饶华平简要案情1997年10月,张某雇请少女王某做保姆。王某到张某家。次日晚,张某将王某强奸。王某愤然不辞而别,后向公安局报案。公安局予以立案侦查,对张某刑事拘留,以强奸罪向检察院提请批准逮捕。检察院审查认为现有证据不足...  相似文献   

14.
域外刑事管辖权是域外管辖权的一种,是指一国超越其领域范围的刑事司法权利,也就是一国的刑事司法管辖权及于一国领域之外的人或行为,意味着一国刑事管辖权的域外扩张.关于各国域外管辖权的行使,国际法已经形成一系列原则.就我国而言,要实现域外刑事管辖权需做好两方面的国际合作:一是加强国际刑事司法合作;二是加强国际执法合作.  相似文献   

15.
刑事和解发端于20世纪中叶,是西方国家刑事政策和法律价值观变化的产物。随着我国轻微犯罪所占比例的逐年上升,当事人双方有和解意愿的越来越多,建立刑事和解制度是司法实践的需要。平衡理论、叙说理论和恢复正义理论是西方学界对刑事和解理论基础的解说。在我国创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对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理论的友思使被害人的刑事和解权寻找到了自身存在的合理根据。被害人刑事和解的需求最终要通过立法给予其制度上的保障,为此要合理确定我国刑事和解的案件范围并建立被害人帮助制度。  相似文献   

16.
当前社会治安形势严峻,犯罪活动猖獗,手段不断更新,日趋智能化、技能化、群体化;案件的侦破给政法机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技侦人员怎样才能有效地获取犯罪证据,并加以综合利用,仍缺乏科学、客观、系统的研究。以至于在一些案件的侦破工作中走了不少弯路,甚至误入歧途,久侦不破。更有甚者,还可能出现一些冤假错案,究其原因,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办案人员对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证据制度理解不深,笔者认为刑事证据的运用原则关键在于四点:一重证据、重调查、不轻信口供;二是收集证据的方式必须合法,严禁刑讯逼供;三是一切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四是证据要确实充分。下面让我们共同来探讨一下刑事证据的运用原则。  相似文献   

17.
刑事和解是一种在非刑罚化、被害人保护、犯罪人再社会化等方面均极具创意的新制度。刑法基本原则是我国刑事司法过程中应恪守的重要原则。刑事和解与刑法基本原则关系问题是完善刑事和解所必需的基础性理论。不容否认,刑事和解与刑法基本原则之间存在冲突,然而系统论证之后可以得出二者间存在着协调可能性且协调性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8.
对于特定证据具体性质的分析和认识,是确立合理的证据规则,规范提取和运用证据的司法活动的前提。从当前证据法学的研究范式考察,已经出现了由自足的法律规则治理向交叉性跨学科方法的转向。文章选取社会学经典理论——场域理论,作为分析刑事言词证据自身形成的及提取活动的“危险性”的理论工具,以期为借助经验常识进行现象化分析的证据法学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也为司法实践中规避和解决刑事言词证据“危险性”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无罪推定原则作为民主法治国家在刑事诉讼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反映了西方人权、民主的现状,是人类法治文明的一大进步。我国刑事诉讼法只是吸收了无罪推定原则的部分内容,并未建立完整意义上的无罪推定原则。为了维护现代刑事诉讼的基本价值———保障人权,有必要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确立真正的无罪推定原则。  相似文献   

20.
无罪推定原则即任何人在未经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宣告有罪以前推定或认为其无罪。该原则作为一项保障被告人诉讼权利的基本法律准则,已超越了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法律传统的界限,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