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第一种思路和方案是以官僚体系纵向监督权构成制度的笼子。这是历史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思路。这一思路中,又分为三种情形。一是一般行政官吏的上下级监督。因为对下一级官吏不放心,国家设上一级官吏来监督;对上一级官吏不放心,又设更高一级官吏来监督;最后君主要监督所有官吏。二是设专职监察官系统负责监督全国所有文武官吏,监察官直接对君主负责并报告,如中国历代的给事中制度和监察御史制度。三是对监察官系统都失去信心时,就实行君  相似文献   

2.
英美文官制度建基于十九世纪后半叶.英国1854年对"恩赐官职制"旧官吏制度的改革,创立了西方最早的文官制度.美国1883年对"政党分赃制"旧官吏制度改革,确立了美国文官制度.英美文官制度建立后,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并且与各自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相适应的传统文官制度模式.二次世界大战后,历史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科学技术革命开拓了广阔的社会事业范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强化了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政府干预经济活动和管理社会公共事业的扩大,使政府活动内容趋于复杂多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英美传统文官制度暴露了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为了加强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有效地实现  相似文献   

3.
李离是春秋战国时期执掌晋国 刑狱的大法官、由于误听下 属不实之辞而错杀了人。于 是,他把自己拘禁起来,请求死罪。 晋文公说:“官职有责有贱,所处 的刑罚也有轻有重,下属官吏有 罪,不是你的过错。”李离说:“我 担任的官职是长官,并没有让位给 下属;我领取的俸禄多,也没有下 属分享利益。现在我误听失察,错 杀了人,却把责任推给下属,我没 听说过有这样的道理。”晋文公又  相似文献   

4.
回避制度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人事制度。它指国家公务人中员基于法律规定的某些事由,不得从事或担任某种职务,或不得实施某种权力,是国家以保证官员廉洁奉公、公务公正执行和机关有效管理为目的,以亲属回避为核心内容的人事制度。由于受儒家文化影响,中国宗法观念很深蒂固,血缘关系及准血缘关系进入政治生活,妨碍执行公务。因此,为了实行廉政建设,封建时代的统治阶级早在东汉以前就试图建立不同形式的回避制度。但是,封建时代的回避制度是建立在君主专制的基础上,体现出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回避制度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在氏旅…  相似文献   

5.
日前 ,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公布了《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这是最高人民法院为从根本上防止和消除少数审判人员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 ,确保司法公正 ,在完善内部监督机制上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在我国 ,审判人员回避制度早有规定 ,人民法院组织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都把它列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 ,其目的在于从诉讼程序上保证司法机关公正裁判案件。但是 ,这些规定较为原则 ,特别是随着社会的进步 ,司法实践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据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刘会生介绍 ,此次颁布…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3,(32)
人权逐渐被规定为一项国际法准则是随着现代人权运动的兴起而产生的。人们对人权保障的要求逐渐提升,死刑制度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死刑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理论根源,其中死刑犯的人权保障问题,是现代死刑制度所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2011年12月,中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颁布了《公务员回避规定(试行)》,从制度上进一步规范了国家公务员的任职回避、公务回避和地域回避,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回避制度的实施开始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8.
徐小勤 《学理论》2012,(11):209-210
我国中小学当前正在推行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推进教师聘任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解聘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美国公立中小学教师的解聘已经制度化,无论是解聘理由还是解聘程序,各州法律都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而我国目前的法律关于教师解聘的规定尚未完善,因此需要在借鉴的基础上完善我国的教育法制度,从而依法维护我国教师的权益。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4,(33)
刑事回避制度有助于防止司法机关办案人员先入为主、主观臆断,确保当事人在刑事诉讼中受到公正的对待,体现刑事诉讼的公平民主性。我国刑事诉讼法已对刑事回避制度做出了较为全面的规定,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分析了我国刑事回避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领导职务任期制是对选任制、委任制领导干部担任某一职务的规定期限和在规定期限内对履行职责的要求进行明确规范的一种制度。其内涵包括任职的时限规定,担任职务期限内应履行的职责、承担的义务,以及期满后因人制宜进行合理安置的有关规定。推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的目的,就是以促进干部能下为突破口,建立健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相似文献   

11.
苏岑 《学理论》2012,(17):129-130
回避制度被视做是“公正司法的第一道防线”,因其对维护司法公正所起的重要作用而被现代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我国的刑事回避制度也同样在确保司法公正、维护法律的权威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现有的司法实践中对回避制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有必要构建相应的集体回避制度.  相似文献   

12.
西汉建立之后,统治者重视人才,继承了秦朝的选官制度。为保证官吏选举的合理性和避免随意性,选官制度中明确规定了选举者的权利和责任,使选官者和被选者之间形成连带责任关系。这一规定在西汉不断发展和普遍执行,对防治吏治腐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在同一职位上任职五年以上,原则上要实行轮岗;国家公务员晋升上一级领导职务的,一般应具有在下一级两个以上职位任职的经历。这是国家人事部不久前颁布的《国家公务员职位轮换(轮岗)暂行办法》中的规定。《暂行办法》还规定,国家公务员应当服从轮岗的决定,对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轮岗决定的,给予批评教育,并按轮岗决定直接办理任免手续。轮岗,无疑是实施公务员制度的重大举措。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轮岗是干部交流制度的组成部分,是交流工作的深化和发展。轮岗作为交流的一种方式,使交流更加具体,更具有操作性,更便于落实。  相似文献   

14.
谢绍静 《理论探索》2012,(3):141-144
民事诉讼法关于举证时限的规定在促使当事人及时提供证据,防止证据突袭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过于苛严的失权效果使得实体公正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导致实践中举证时限要求被软化甚至回避适用。为应对这一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拟对举证时限规定予以修改,希望拓宽逾期提交证据的使用范围。但从《民诉法修正案(草案)》有关举证时限的规定来看,相关的制度安排和条文表述,证据的采纳与否,训诫、罚款、赔偿拖延诉讼造成的损失多种手段的组合,并非都能实现修法的预设目标。为此,有必要明确规定当事人逾期提交证据理由不成立的,原则上不予采纳该证据,但允许有例外,同时对逾期方实行费用制裁。  相似文献   

15.
吴丽英 《学理论》2012,(14):136-137
在我国,无论是从社会习俗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来看,还是从社会制度的现实发展水平来看,任职地域回避制度都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基于我国的历史,更是基于我国的现实情况。然而,任职地域回避制度要想发挥最大的功效还需要在立法上做一定完善:一是根据职务影响力原则来确定回避区域;二是合理安排公务员任职地域回避的转任;三是完善任职地域回避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6.
卢华斌 《学理论》2012,(24):92-94
"一人犯罪,诛其九族",是中国古代连坐制度的一个形象表述。职务连坐,在我国古代,特指官吏职务连坐。作为古代法家重刑主义思想的产物,连坐制度与儒家正统思想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选取官吏职务连坐为视角,分析连坐制度的理论基础,探索连坐制度何以在与正统思想矛盾的情形下延续千年,并试图重新审视连坐制度的普世价值,论证在现代官吏治理中引入连带责任问责方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明代统治者的官吏考核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吏考核制度是中国古代一项源远流长的传统人事管理制度。明王朝建立之后 ,太祖朱元璋及其传人牢记“为治本于任官”的古训 ,适应封建社会后期高度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积极“仿唐虞成周之制”,“远稽汉唐 ,……亦参以宋朝之典 ,建立起了一套“考满、考察二者相辅而行”的、颇为详备的官吏考核制度 ,并为清代所取法。其在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告诉我们 ,政治法律制度等上层建筑是人们根据社会经济基础等的客观要求 ,并“通过人们的意识所形成的”。明代统治者之所以能够总结和…  相似文献   

18.
官职利益化分配倾向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已经成为制约我们党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主要因素。本文着重分析我国官职利益化分配倾向加剧的现实成因,并结合我国正在进行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对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些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19.
民初的仕途拥滞与减政呼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机构设置贪大求全,随意增加官职,突破编制,是导致民国初年机构膨胀、官吏冗滥的重要原因之一.当时的社会舆论以减政主义这一新兴政治学理论为指导原则,发出精简政府机构的强烈呼声,其减政思路对当前的政府机构改革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清代承继前朝诸代遗风,创设了一套相对完备的官吏制度。然而,其选任制度,虽然以科目考试为取士主途,严格监考,不容幸进,但考试方式和内容则在一定意义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其监察制度,虽有详备的法典规章供官吏遵守、御史监察,但由于缺乏保障措施,御史往往不愿或不敢履行职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制度形同虚设;其奖惩制度,虽说对功臣义民皆有褒奖,但由于皇权至上,喜赏怒罚,则影响了奖惩制度乃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