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的福利价值观发生了深刻转变。现阶段,研究中国社会福利的重建,有必要从福利价值观变化中明确社会福利发展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运用2008中国社会价值观现状调查的问卷调查数据资料和访谈资料,从养老观、教育观、医改观、住房观四个纬度探讨了现代社会下我国公众社会福利价值观的变化,并分析了其价值观转变的原因。研究发现,普惠型是当前公众所追求的社会福利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3.
李晓林 《求索》2011,(6):121-122
社会转型期的成人教育面临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特别是中国社会正在经历高速社会转型,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体系也发生很大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教育价值观也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开始从国家意志向国家意志与个人利益相结合转变、从阶段性认识向全面性认识转变、从能力价值向文化价值转变、从精英教育价值观向普及教育价值观转变。  相似文献   

4.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社会心态变得越来越开放和多元与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相一致,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社会心态也在发生着传统向现代的嬗变和跃升。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延续了30多年,进入21世纪后,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社  相似文献   

5.
闽台青年人生价值观,由于不同政治背景、经济背景和文化背景而各有特点,具体表现在社会责任感、理想信念、择业标准、消费观、独立观、婚恋观等方面。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与文化的全球化,闽台青年价值取向由群体本位向个体本位偏移,价值判断标准从理想主义转为务实主义,一元化价值观向多元化价值观发展。  相似文献   

6.
史娜 《前沿》2010,(3):61-6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打破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为商品交易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我国社会的经济价值观领域也开始进入从传统向现代的全面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内在的诚信观、契约观和竞争意识等价值观的觉醒和发扬,使我国传统的经济价值观受到巨大冲击,同时也带来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价值观的外在影响。本文根据"中国公民价值观蓝皮书"的调查报告,指出我国公民的市场经济价值观转变基本成功,但是这跟未来的现代经济价值观仍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分为两个阶段,从社会性别观、女性主体意识、婚恋观、就业观、人生价值观等五个方面,揭示了女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轨迹,认为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既折射了我国社会全面而深刻的变化,也提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研究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对于促进女大学生成长,造就高素质女性人才,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和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们的理想和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从根本上来说,它们是社会经济关系在人们观念中的反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多元性、开放性、务实性、自主性等特征对当代人的理想和价值观的变化必然发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把握住这种变化,并由此建构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当代社会的共同理想与价值观,引导社会成员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对于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代社会共同理想与价值观的内 涵 理想是人们依据一定的社会政治立场和世界观,自觉地、合乎逻 辑地为达到未来某种…  相似文献   

9.
社会福利社会化是以社会共同责任本位为理念基础,通过社会福利主体的多元化、筹资渠道的社会化和服务队伍的社会化,实现福利对象的公众化.在一个由国家、市场、社区和民间社会为主体的福利多元主义的四维分析框架下,社会福利社会化所蕴含的价值理念是:福利目标由最低标准向社会质量转变、福利对象由被动受助者向能动主体转变、福利主体由独力支撑到多元合作转变、福利机制由行政主导型向民主对话型转变,以及福利政策模式由消极被动向积极主动转变.  相似文献   

10.
丁丽娟 《前沿》2013,(19):41-43
大学生是一个社会具有超前性和先导性的价值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变化直接而明快地反映着社会生活和社会观念的变迁.当代大学生呈现价值观基础由群体本位向个体本位偏移的倾向,价值判断标准从理想主义向实用主义转化,价值取向由单一型向多元化趋势发展.笔者通过了解和把握大学生价值观的整体性现状,探析了大学生价值观出现消极变化背后的深层原因,并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