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刑事被害人学的角度而言,绑架犯罪与被害人的主观性特征息息相关。只有减少被害人的被害易感性、被害诱发性、被害受容性,才能做到绑架犯罪个体被害的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犯罪人还是被害人都不是一个绝对静止的概念,它们是犯罪行为过程中的一对矛盾体。犯罪被害人存在被害性,有其被害性的心理表现。因此,重视对犯罪主体的心理研究,加强对犯罪被害人心理的探讨并提出有效对策,是预防或减少犯罪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既然被害预防是以减少被害人和潜在被害人自身的诱发因素和犯罪条件的预防方式,那么,没有对被害人和潜在被害人的被害教育,被害预防就难以实施。被害教育是被害预防的最基本的措施和前提。政府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被害教育计划,增强公众预防被害的责任感,帮助公众树立被害预防观念。  相似文献   

4.
失学、失业和失管的社区青少年群体不仅是犯罪高发人群,而且其受到不法侵害的几率较大。本文从被害人学视角出发,围绕社区青少年犯罪被害性、社区青少年被害预防和社区青少年被害援助三个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人是一个极易受到侵害的群体,特别需要法律和社会的保护。笔者从未成年人被害的原因入手,分析未成年人可能成为被害人的心理、社会及家庭原因,从而探索预防未成年人被害的对策,以期达到预防犯罪、降低未成年人由被害人向犯罪人转化的机率、保护未成年人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盗窃犯罪被害问题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盗窃犯罪始终是最主要的侵财性犯罪,抑制盗窃犯罪需重视盗窃被害问题。盗窃被害人男性青壮年流动人口较多,白天被盗多,被盗者具有疏忽等特征。减少盗窃被害需要多策并举,普及和推广被害人研究成果,加强针对性预警,减少被害人的疏忽性,加大查处力度,提高盗窃犯罪成本。  相似文献   

7.
犯罪被害人被害人化是指被害人在遭受犯罪侵害后因各种主体内外因素的消极影响而处于的不健康状态,其特点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发生的可能性和状态的不健康性。心理学中的心理动力学理论、学习理论、认知理论都可以对被害人化作出一定的解释,而被害前、被害中和被害后的因素都影响被害人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论被害预防     
当前,世界各国犯罪预防的一个明显转变就是从被动预防犯罪到主动预防犯罪;从法律制止到物质制止;从立足于行为人预防到被害人预防。犯罪被害人研究表明,要真正实现减少社会的犯罪,仅仅从犯罪人和潜在犯罪人这一角度考虑是不够的。任何犯罪的发生,都是犯罪人与被害人相互作用的结果。以犯罪人或潜在犯罪人为中心的犯罪预防和以被害人或潜在被害人为中心的被害预防是犯罪预防体系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只有以动态的观点去理解和分析被害预防才是全面的、科学的。也只有将被害预防与犯罪预防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它在犯罪预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犯罪实施过程中,犯罪动机受外界情境等因素影响可能发生现场转化,其包括恶性转化和良性转化。被害人在犯罪现场的积极应对,可以促使犯罪人的犯罪动机向着良性方向转化,进而弱化甚至放弃犯罪行为,使被害人免受或者少受伤害,从而达到控制犯罪、预防被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强奸犯罪是一种多发性的严重暴力犯罪形态,具有典型的情境性和相互作用性.因此,预防和减少强奸犯罪,单纯责难、惩罚犯罪人是不够的,还应当对强奸犯罪被害人予以关注,抓住强奸犯罪被害预防的关键因素--避免陷入易于被强奸的情境,克服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11.
犯罪被害人的权利保护已成为刑事诉讼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其在诉讼中的地位也成为国际刑事诉讼法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但是,我国对犯罪被害人的研究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对犯罪被害人的权利保障和补偿制度还不够完善,因而应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和广泛探讨。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变迁速度越来越快的同时,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犯罪作为重要的社会问题,已成为学界乃至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为了找出犯罪形成原因,从而达到预防并根治犯罪的目的,探讨人格缺陷与犯罪预防之间的关联十分必要.只有在社会化过程中塑造出健康人格,才能有效地预防犯罪.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领域犯罪防控体系的重要性日益明显,金融领域的犯罪破坏金融秩序,威胁我国金融安全,危害性极大,必须认真分析金融领域犯罪原因,从强化司法控制、联合预警机制、加强监管信息网络和金融机构内控机制建设等环节构建金融领域犯罪的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和新动态,有效预防、治理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但我国在这方面还很不完善,应当借鉴国际社会中有关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治理的成熟经验,从心理矫正、立法和构建预防网络等方面探讨新时期改造未成年犯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在我国立法中尚是空白,建立该制度必须探讨分析其得以建立的价值基础,即:促进公正与效率,保障人权和控制犯罪,强化国家责任和保护公众信赖利益以及增进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6.
弱势群体被害人刑事司法权利保护的比较法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弱势群体被害人享有知情权、受保护权、补偿权和法律援助权等特殊刑事司法保护的权利,其权利创设的重点是和被告人权利不相冲突的领域,其重点保护的对象是儿童、妇女和贫困人口等部分弱势群体被害人.借鉴国外立法的经验,在设立我国弱势群体被害人刑事司法保护制度时,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要在削弱被告人权利保护的基础上创设制度,二是要注意保护对象的全面性和保护方式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试论被害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被害预防是现代犯罪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对如何“提高公众防范意识”的研究 ,又是被害预防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表明 ,可供选择的提高公众防范意识的主要渠道过于狭窄 ,宣传、教育、警示虽非创新的作法 ,却是做好被害预防工作的惟一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经济犯罪的贪利性特点决定了它的资金流动的必然性,而犯罪分子为了实现其犯罪目的,会试图隐瞒犯罪收入的来源,这就决定了经济犯罪过程中会或多或少地存在洗钱行为。目前我国金融和司法系统开展的前所未有的反洗钱行动,可以作为我们建立经济犯罪预警机制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经济犯罪侦查的途径多为“由人到事”,建立以控制洗钱为核心的经济犯罪侦查调控体系,在金融等机构的配合下,对可疑资金的流动实施严密监控,发现线索,顺线追查,就可以有效打击与洗钱相关的经济犯罪。  相似文献   

20.
从刑事诉讼角度谈被害人诉讼权利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被害人诉讼权利的保护是刑事诉讼中保障人权的重要方面,也是刑事诉讼机制科学化、公正化的价值体现。我国《刑事诉讼法》将被害人列为当事人,并赋予了一定的诉讼权利,从而确立了其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但尚有欠缺。应根据被害人诉讼权利保护的实际现状,建立与完善保护被害人诉讼权利的机制和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