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期在某地举办的国际服装节上,专门举行了一次记者招待会,当地党政领导亲自为本地生产的西服做了一次“模特”。面对200多名中外记者,市长声称自己穿的是本地生产的“锋”牌西服,一位常务副市长则介绍自己穿的是“碧海”西服,并介绍某副书记穿的是“创世”西服,某宣传部长穿的是“富哥”西服。据说,到会的记者也穿上了本地一家企业生产的“企鹅”衬衫。一些善于表达的记者这样评说  相似文献   

2.
一提起腐败,人们关注的焦点多是一些位高权重的大人物。其实,一些毫不起眼的“小人物”,也在不知不觉中充当着“城中硕鼠”、“国家蛀虫”的角色,他们平时往往毫不起眼,事发时却让人大吃一惊。前些天,某基金会的一名普通会计,检察机关查出其8年来涉嫌贪污1262.37万元、挪用公款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某刊刊载文章认为,反腐倡廉“从娃娃抓起”是一剂开错了的药方,反腐倡廉要在查办案件、建章立制上下功夫,从娃娃抓起是“草木皆兵”、“缘木求鱼”。而我却不这么认为。事实上,校园已不再是“真空”,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思想正通过各种途径影响着青少年,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某幼儿园老师问小朋友将来的理想是什么,结果70%的小朋友表示要“当大官”,因为有钱、威风。还有一些学生读书的目的是期望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至于“贿选”班干、请客送礼等现象更是屡见不鲜。不良的影响如同在幼稚的心灵中埋下的不良种子,在他们长大…  相似文献   

4.
在一些文字商标或组合商标中会带有地名,我们可以把这些商标统称为“地名商标”,例如,兰州拉面、沙县小吃、金华火腿、舟山带鱼等。有时,地名商标在注册和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争议,最常见的是地名属于公共资源,凭什么被某一个经营者“占为己有”?  相似文献   

5.
<正>新疆某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力特公司”)生产的“某力特曲”白酒,曾荣获“中国名牌产品”“新疆地方名酒”等奖项,享有“新疆茅台”的美誉,其包装设计有一定特色和影响。新疆伊犁某尔德宁酿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尔德宁公司”)生产销售的“某尔德宁特曲”白酒与“某力特曲”白酒在包装设计方面相似。2022年初,某力特公司就此提起维权之诉。  相似文献   

6.
时下。“人脉”一词在一些党员干部口中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经常能听到某人“自谦”道:这些年谈不上有什么成就,倒是攒了不少人脉。言者常常带有自得、炫耀之意,有的听者也暗生自卑、羡慕之心。因为,说这些话的人大都是一些“活动能力”较强的人。  相似文献   

7.
幽默大王     
某领导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不敢作主,一律推给上级。托儿所所长向他请示:“我们想给孩子们添置一些玩具,你看……”  相似文献   

8.
胡万林曾被描述为神医,而舞蹈明星陶金、河南漯河市长刘法民等知名人士均死于其手。胡万林被判刑后,一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大师”也销声匿迹。时光流逝,胡万林现仍在河南省某监狱服刑。  相似文献   

9.
李鸿书  李宏昊 《天津检察》2009,(3):50-51,49
一、“一对一”证据的概念和类别 所谓“一对一”证据,有的学者认为,“一对一”证据,就是指有的案件某一事实的当事人只有两个人,而这两个人对事情经过各执一词,所提供的证据相互对立.但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任何证据或者至多只有一些不能形成完整的证明锁链的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0.
朱铁军 《法治研究》2009,(10):74-79
刑法分则许多犯罪罪状中都规定了犯罪数额要件。司法实践中,对于行为人多次实施某一行为犯罪数额的认定,存在一些疑惑。论文在梳理、解读刑法、司法解释中有关多次实施某一行为数额累计计算规定的基础上,对数额累计时的“多次”、“未经处理”等进行了界定,并对实践中几种疑难情形的数额累计问题展开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的信访工作中,一直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一些案件的解决本来可以通过基层调解、通过正常的法律渠道来进行,然而,当事者都不辞辛苦地选择了上访,选择了找“某某领导人”或“某某领导机关”讨要说法,希望领导机关或某领导人干预他们的事情,从而促进问题的解决。这种重领导人的“批示”、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要求精简会议的呼声不绝于耳,中央非常重视。各级各部门响应中央号召,顺应民心民意,痛下决心,确实精简了不少可开可不开的会议。不过,在一些会议被精简的同时,另一些会议却热度不减。这就是被群众戏称的“候鸟会”,即各种研讨会、交流会、培训班等等。这类会议普遍收费,并且价高惊人,但又往往应者甚众。为什么呢?原因在于一些所谓的“会议”“培训”已经异化出其他的“功能”。名为开会,实为吃喝玩乐不久前,某省会城市市直机关工委组织了一个培训班,培训时间为两天,培训地点是一个行政部门的“培训中心”。这个“培训…  相似文献   

13.
最近看到周立波在河南电视台《壹周秀》中戏谑地批评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不作为现象。比如,某体育界全国政协委员在记者“长枪短炮”(摄像机)的追击之下,一不小心说露了嘴:“我的那些提案都是他们给我搞的。”  相似文献   

14.
司法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单供单证的案件 ,即 ,对某一案件的事实 ,嫌疑人与证人 ,嫌疑人与被告人之间各执一词 ,相互对立。而除此之外 ,案件中再无其他证据佐证。或者至多只有一些不能形成完整证明锁链的间接证据。对此我们习惯于称为“一对一”的证据 ,对于此类“一对一”证据的案件历来是我们审查案件的难点 ,对此 ,笔者试图从“一对一”证据的特点及审查和运用上谈一点粗浅认识 ,以求教于同仁。一、“一对一”证据的概念及类别所谓“一对一”证据 ,是指案件某一事实的当事人是两个人 ,而这两个人所提供的证据是完全相互对立的。这种证据种…  相似文献   

15.
《天津检察》2007,(1):65-66
这是一个发生在河南省某县真实的故事。某领导走马上任后.多次在会上说:“一个负责人的生命安全都没有保障.还谈什么政绩吗?”对此,下属心知肚明。一些人把“购车”、“选司机”工作.视作是一次接近.领导拍马屁的大好机会,很快.有关部门给这位首先购买了价值210万的“奔驰”轿车。  相似文献   

16.
杨可元 《检察风云》2010,(10):48-49
离职员工网络“开骂” 秦仲原是上海某软件公司员工。2008年4月,双方签订软件代理商协议。由于公司阻止秦伸向老客户推销其他产品,秦仲便在新浪网的聊天室,发表了一系列攻击性言论:“陈令这个人刚愎自用,心胸狭窄。容不得半点意见。”“就把一套原有资料加上一些定期报告出来的数据,粗劣地编制一下就卖5000块钱。”  相似文献   

17.
赵岑 《政府法制》2013,(25):11-11
现如今,一些地方官员对“风水”的迷信,已到了非理性的地步。比如,因受贿获刑的河北省高邑县原县委书记崔欣元,就曾在县委大院门口堵住一个丁字路口摆放一架退役战斗机,暗喻“升官发财、飞黄腾达”;还有的地方用广场或大牌坊阻断直指办公楼的大路,造所谓“聚宝盆”、“龙眼”,以“镇邪气”;更有甚者,南方某国家级贫困县变更行政中心建设选址,只为追求“最佳风水”。  相似文献   

18.
饮用“雄黄酒”是一些地方的传统习惯,因而“雄黄”作为食用品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权益。我室受理一起“消协”委托的因食有假雄黄致重铬酸钾急性中毒的鉴定案例,现报告如下。1998年5月30日(农历五月初五,端阳节)晚7点半左右,李某(男,50岁,某公司员工),李妻(47岁,某宾馆职工),李女(22岁,大学学生)。在家中将李女从某大药房购的20g“雄黄”的半数均匀分在3个容量约为10ml的酒杯中,倒满白酒自制成“雄黄酒”,3人分别将各自杯中的白酒及未溶的“雄黄”摇匀后一饮而尽。约5min,以李女、李某、李妻为先后顺序,出现腹绞痛、恶心、剧烈呕吐、…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一直是防止权力腐败的重点,这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但我们在突出抓好这一重点领域和对象时,千万不能忽视对重要部门,特别是工作在重要岗位上普通工作人员的监管。近闻:某单位一助理调研员,因掌握单位一些内部信息,在单位招标时,“帮助”一商家屡屡中标,从中获100多万元“信息费”;某局机关一办事员,在办理领导批示件时,悄悄改了两个字,使开发商额外获利数千万元,他本人也得到了300万元“酬谢”;某殡仪馆,在出售骨灰盒时,有关负责人随意加价,几年时间,获利上百万元;……面对这一系列案例,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违纪违法…  相似文献   

20.
龚威 《刑警与科技》2006,(5A):102-102
爱面子,几乎是一些项目掌权者的“职业病”。因此,形形色色的“面子工程”就应运而生,眼下在安防工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面子工程”。左图这张摄于某银行室内环境的照片就是安防“面子工程”的缩影。这台所谓的“快球”监控的对象是6台环形放置的ATM自动取款机,该场合人群密集、流动性大,夜间无人值守。敢问这样一台普通枪机加上漂亮外罩所组成的“快球”能担此重任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