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滴·大海     
每当我看到那浩浩森森的大海的时候,总被它那波澜壮阔的气魄所感动。它总以那宽阔的胸膛拥抱着万吨巨轮,吞吐那千百江河;令人感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我忽然想到这么一个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曾考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久不于涸?”弟子们冥思苦想:孤零零的一滴水,一阵风能把它吹没,一撮土能把它吸干,其寿命能有几何?怎么会不干呢?弟子们始终答不上来。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江、河、海洋里去。”弟子们冥思苦想为什么找不到答案呢?这是因为他们只是从一滴水去考虑,把一滴水孤立起来,把它看成…  相似文献   

2.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哪一样离得开水?个水不仅关系到老百姓的生存与生活,也关系着经济发展的大局和社会健康发展。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尽,但就人类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资源,而且只有淡水中的一小部分能被人们使用。  相似文献   

3.
他们是被称为“80后”的一代,他们像花一样美丽娇艳,有蜜一样的生活。但他们却承载着父辈的梦想,饱尝了社会的挤压,他们同千军万马的考生一齐拥向独木桥——高考!高考!自从高等教育由“精英”走向了“大众”之后,他们的大学之路成功吗?他们快乐吗?他们今后的人生将怎样启航……  相似文献   

4.
韩红 《前进论坛》2011,(12):50-51
在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l中,肿瘤已经成为“第一杀手”。我国每年因肿瘤死亡的人数高达百万有余,如果换成一个小单位时间来解读,就是每25秒钟就有一人被它夺去生命。肿瘤真的不可控制吗?肿瘤病人真的不能带瘤生存吗?这个课题一直是中外医学家全心研究攻克的对象。郑伟鸿就是这众多医学家中刻苦、勤勉、执着的一位。  相似文献   

5.
严骏 《民主与法制》2014,(22):48-50
你相信吗?一位女士到法院起诉要求与先生离婚,却被法院告知十年前在另外一个法院自己已经“被离婚”。完全蒙在鼓里的她尽管与先生聚少离多甚至是不见面。但她认为自己还是他的人。那个“他”,其实不是一般人,而是国内闻名的“钢铁大王”,是腰缠万贯的巨贾富翁。结发妻子何故“被离婚”?当事人何故成了“下落不明”?  相似文献   

6.
《上海支部生活》2014,(10):44-45
1994年4月,我国开通了64k专线信道,时至今日,人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了,然而对于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技术,我们真的了解它吗?互联网到底是什么?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究竟产生了哪些影响?近期,央视财经频道正在播放《互联网时代》的纪录片,全面、系统、深入、客观解析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理解互联网就是理解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们思想上还需要哪些超越(下)□周文彰四、超越“假、大、空”的思想怪胎我为什么把“假、大、空”叫怪胎呢?因为它是不正常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决定了一个人、一个社会必须实事求是,不能搞“假、大、空”。但是“假、大、空”却产生了,这是一个不正常的...  相似文献   

8.
等车、乘车是一件十分无聊的事。那天,我坐在车上,闭着眼睛遐思。回想自己已近不惑,事业虽有小成,生活也算安定,但心里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不那么充实、振作。“先生,这里有人吗?”我被人从沉思中唤醒,一看,是一个嘴角刚长茸毛的小伙子,也许是大学生或是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没人,坐吧。”他朝我笑笑,说了声谢谢,便在我身边坐了下来。坐下后,他也不和人闲聊,自顾从背包里拿出一本书来静静地看着,身旁的一切和车内的嘈杂仿佛都与他无关。看着他专注的神情,我的心陡然一震,这不就是我所要寻找的东西吗?!回想自己年少时也曾…  相似文献   

9.
也许在一些群众眼中保安不过就是看大门的。第一次班组会上,队长问我们:“你们知道保安是干什么的吗?”有人大声回答:“保安不就是门卫吗?上班不就是站岗吗?”队长严肃地对我们说:“你这是从外表看保安,若单单是门卫,那公司还不如请一个老人家来值班,让他一个人24小时全包了,那你们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在这里不是浪费了吗?在武校所学的知识不也白学了吗?若只为了站岗的话,还不如去买一件艺术品放在大门口,这样还有更多的人欣赏它。保安这种职业,看起来轻松,实则内容很多,比如:站岗、不定时巡逻、人员进出登记、车辆管理、防…  相似文献   

10.
美国在推行其霸权主义政策的过程中,常常将一些“道义原则”挂在嘴边,以“人权、民主、自由”这样一些美丽词藻粉饰自己的所作所为,让人觉得只有美国才是人类正义的“真正捍卫者”,如果不是美国高举这些“道义旗帜”,世界早就倒退到“蛮荒时代”了。然而,事情果真如此吗?美国真的是在推行这些“道义原则”吗?让我们来看看发生在美国的具体情况。‘人权国度”的真实情况美国在标榜“维护人权”时,有这样一个奇谈怪论,就是“美国例外论”,美国人是“上帝的选民”,只有美国社会才是人权得到充分保障的“世外桃源”,因此美国有权力…  相似文献   

11.
宗教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早在人类迈入文明社会之前,就已牢牢地扎根于人类的精神世界之中。随着历史的发展,宗教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而始终对人类社会生活的进程发生着重要的影响。问题是,宗教是以何种方式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的?只有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宗教的本质,把握宗教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宗教伦理是宗教影响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途径。宗教伦理具有两重性,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也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 宗教伦理的两重性 宗教起源于人对自己生存状态的认识,并企望通过这种认识而建…  相似文献   

12.
金磊 《中国减灾》1999,9(2):60-62,F003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如果每一个家庭都能够“安居乐业”,也就保障了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人类生存在世界上,可赖以生存的,可以触摸的,就是他活着的环境。在地球上,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给人类最为温馨感觉的就应当数“家”了。家是狂风暴雨的一个安静的避风港,无论是...  相似文献   

13.
明代冯梦龙在《古与令谭概》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司马微在同别人谈话时,无论好与坏,不管是与非,总是说“好”。一天,有人问他:“你好吗?”他回答:“太好了。”有人难过地对他说:“我的儿了死了。”他也旧答:“那太好r。”他的老婆凶此批评他:“人家认为你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所以才告诉他的伤心事,你怎么还是说好呢?”他仍然回答说:“像你说的这些话,也太好了。”于是,“好好先生”这个典故留传至今。  相似文献   

14.
我的金钱观     
“钱”,在现实生活中总被人们用来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自幼起,就聆听大人的教诲:赚钱不容易呀!没钱会被人看不起呀!等等。这使那时的我对金钱这“玩意儿”充满朦朦胧胧的好奇心。长大了,才知道它的复杂性。不错,金钱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可忽视的。有了钱,才能获得人生存的基础:吃的、住的乃至娱乐方面的。钱是一种流转于社会体系的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生活在社会中,特别是在当今商品经济的社会中,更觉得它是举足轻重的。但,难道拥有了若干的金钱,或是金钱占有的多少就能体现人生价值的高低吗?其实并不然。看,我…  相似文献   

15.
大学是什么?这是从大学作为一个社会机构诞,~生以来,人类就不断拷问的问题。伴随着人类文明进步的脚步,大学在不断推动人类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当现代大学的脚步由神坛踏入世俗社会、成为社会大众生活的必需之后,大学就像魔咒,令人喜悦令人忧愁12011年12月初,我在网上搜索了10月到11月网民热议的大学校长不带研究生、大学招生的“圆梦计划”、大学教学质量报告“被公开”、大学视频公开课上网四个热点问题进行简要评论,以反映网民对“中国大学:今天到底怎么了”的现在进行时进行理解、深思和关照。  相似文献   

16.
“著名”片警党广欣本刊记者胡杰一个人如果去理发,他有可能会选择一位理发师;如果这个人是个小偷,被抓进了公安局,他还会挑审他的警察吗?别说,在古城西安还真有过这种稀奇事儿。一个叫“黑子”的惯犯在某个派出所“栽”了。’‘黑子”坚不吐口,最后被移交到了他的...  相似文献   

17.
一只小鸟问它的父亲:“人类优于我们吗?他们比我们生活得更幸福吗?”大鸟说:“他们也许优于我们,却远不如我们幸福。”“为什么呢?”小鸟疑惑不解。“因为许多人心中都长着一根毒刺,这根刺无时不在刺痛他们,折磨他们,这根刺的名字叫贪婪。”这是一则埃及寓言,内容不长,却发人深思。贪婪,古人云:“爱财曰贪,爱吃曰婪。”合起来讲,就是贪得无厌、欲壑难填之意。贪婪是一根毒刺,心里长了这根毒刺的人,贪心永远不会满足,内心永远痛苦,即使他拥有金山银海,即使把整个世界都给他,也不能使他幸福。明代朱载育曾用一首散曲《十…  相似文献   

18.
幽默与漫画     
好奇 法院即将开庭审判一个杀人嫌疑犯,但犯人的律师还没有到。于是法官问犯人是否要等律师来。 犯人肯定地说:“是的,一定要等。”法官问:“你是当场被抓获的,人证、物证充分,你自己也已经供认不讳,律师还能说什么呢?” 犯人说:“是呵,我也感到奇怪,所以我就想听一听律师会说些什么。” (阎树声) 警犬 山姆太太在电视上看到有品种优良的警犬出售,便寄钱去购买。一星期后,狗被送来了,却是一只瘦弱的杂交犬。山姆太太生气地打电话去质问:“这难道是警犬吗?一点都不像。” 对方不紧不慌地答道:“这就对了,它是一只便衣警…  相似文献   

19.
多种生存模式无论是幸福还是不幸福或者说哪种角度的幸福,但都可以被摆在“新女性”,面前供其选择,而男女关系的现代性就在于这种选择的正当化,那么,每一位当今中国女性都有了这样自由选择生存模式的权利了吗?  相似文献   

20.
讽刺与幽默     
《今日广西》2010,(11):62-62
不在“人事” 企业人事部的员工李某,最近被调到楼下的公关部。这天,他朋友打电话到原部门:“李某在吗?”李某同事答:“他已经不在人事了。”朋友:“啊?他什么时候去的?”同事:“上礼拜。”朋友:“我都不知道……也没送他一程……”同事:“没关系啊,下去找他不就好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