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领导干部由于自身所处的地位,常常会陷入“包围”之中。许多领导干部因“围”而疲、因“围”而怨,也有一些领导干部身在“围”中不知“围”,甚至乐于被“围”,最终被“围”所误,因“围”而败。从某种意义上说,“识围”、“突围”已经成为领导干部的必修课之一。首先,要善“识围”。概现时之“围”,大致可分为三类:一为“谀围”。“谀”者,视领导圣明而阿谀奉承者也。世人多爱听好话,自有恭维者送上门。某些领导干部正是不识此“围”,坐惯了别人抬的轿子,被捧得晕头转向,失去了自知之明。二是“顺”围。“顺”者,视领导干部好…  相似文献   

2.
罗琼 《法人》2007,(5):60-60
话题:最近几年,一些地方的企业破产出现“一窝蜂”之势,不知有多少盈利状态良好的企业一转眼却成了“空壳公司”。例如曾惊动了国务院领导的四川省中江县丝绸公司破产案。  相似文献   

3.
工程款拖欠是建筑业的顽症,它像癌症一样折磨着广大建设施工企业。对一些施工单位来说,无工程则无效益,谓之“等死”,有工程则要垫款,承受拖欠工程款之苦,谓之“找死”,真不知有多少施工企业因此而倒闭。为讨回工程款,有不少施工单位向发包方有关人员行贿,因此这又是建筑业腐败  相似文献   

4.
鞋上的廉政     
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近期被香港住建局(港称“屋宇署”)下达了“喻劝信”,指其位于半山麦当劳道上房屋阳台上的玻璃镶板为违章建筑,要求其限时自行拆除。被指“僭建”的曾荫权很纠结,此玻璃密封阳台之建,乃十多年前上代人时就有之。虽后来迅速表态将拆除违章建筑,以彰明法律之威信,但这桩“丑事”,多少影响了曾荫权历来所持有的“廉洁”形象。  相似文献   

5.
从中央某部门得到这份材料后,我们立刻被其中的事件激怒了,并决定发表以诉诸舆论。这份材料从法律和文字上尽管也有疏漏的地方,但不用任何“润色”,那些无法无天的恶行就已经大致昭然了。材料是去年十月写成的,所反映的事件还要更早,可是,至今尚未圆满解决,不知那位被抛弃的女性还要度过多少“只求明明白白的死”的时光!希望有关部门能早一天查明真相、公正处理,拯民于水火。  相似文献   

6.
《马路天使》剧被擅自改编成《天涯歌女》剧,又在“欢乐”的气氛中被拍卖,那么,著作权人怎么说?法律界人士有何见解?“天涯涯,北望啊,觅呀觅知音。”……一首忧伤、委婉的电影插曲不知牵动过多少人的情愫,不知打湿过多少人的心田,金曲难忘,难忘金曲,然而,更令人们难以忘怀、令人们魂萦梦绕的是电影本身──《马路天使》。《马路天使》拍摄于三十年代,由已故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袁牧之编导。该片第一个把镜头对准都市下层贫民的日常生活,以平视的态度,再现了他们痛苦与希望相交织的生存状态。尽管是这样的生存状态,但乐观向上…  相似文献   

7.
不知从何时开始,“送礼之风”也刮进了联合国安理会。我在安理会工作期间,发现每届安理会主席都会向其他理事国的代表送礼.送礼是“公开”的,通常是在月底,礼品常常有独特之处,而且寓意深刻。  相似文献   

8.
韦春俭 《政府法制》2014,(25):61-61
中国的“吃喝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夏代最后一个国君夏桀。荒淫无度,吃喝成风。《列女传》上说,他“为酒池可以运舟”,令三千人作牛饮,“醉而溺死者,妹喜笑之以为乐”。可是好景不长,商汤兴师问罪。夏亡商兴。商代末年,商纣步夏桀的后尘,在沙丘大筑苑台,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奔其间,作长夜之饮,这就是“酒池肉林”的来历。商纣王创造了“酒池肉林”之典.灭了祖宗所创之业,百姓腾怨,诸侯叛离,终于为周武王所灭。  相似文献   

9.
一个时期以来,“动真格的”一词频频见诸报端,减轻农民负担动真格的了,刹吃喝风动真格的了,反弄虚作假动真格的了,对各种腐败动真格的了……乍一看,让人确有振奋之感,觉得一切不正之风都将在“动真格的”之后逐步消失。可一琢磨媒体的大量报道,却不免心中生出杞人之忧:真敢动真  相似文献   

10.
三、举贤任能,选拔与培养勤政为民的清官廉吏素质高、操守好的官吏是廉洁清明政权的基础,对整饬官风,保证封建政治正常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历史上凡是开明的君主及其统治集团中的代表人物总会在不同程度上重视选拔与培养清官廉吏。1.“治国之道、务在举贤”的重才思想早在西周时期,太师姜尚就提出了“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的思想。管子从历史经验中认识到,圣王之治,“非得人者,未之尝闻”;暴王之败,“非失人者,未之尝闻”。“人,不可不务也,此天下之极也”。墨子认为,治国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一瞥     
也许与职业有关,来到纽约之后,最吸引我的既不是华尔街的繁华,也不是世界贸易大厦的雄伟,而是维系全球绝大多数民族与国家的世界性组织——联合国的办公所在地。有关它的书,我不知读过多少本;关于它历史与现状的课,我也不知讲了多少轮。而今,能有机会欣赏到它的雄姿,实在是天遂人愿。  相似文献   

12.
开放搞活以来,各种开业典礼、落成典礼接二连三,特别是“逢八”(即每月8日、18日、28日),满城鞭炮响,到处剪彩忙。于是,这场面少不了党政要员出席,少不了有关部门的英雄好汉光临,少不了新闻媒介的参与,更少不了与会者的“红包”。君不见,“逢八”时,手拿请柬,倾巢而出者有之;拖儿带女、全家出动者有之;南征北战、马不停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者有之;躺在病床上拔掉吊针奋身而起带病行动者有之……凡此种种,真有点像农村中的赶集。随之而来,“剪彩专业户”、“签字专业户”应运而生,靠此发财也算一道。难怪有一“父母官”…  相似文献   

13.
《法律与生活》2010,(11):53-53
北京,通州,81岁的柴老太太死了。这幕人间惨剧,不知刺痛了多少善良者的心。这位含辛茹苦地将5个儿子养大成人的老母亲,竟然被活活地饿死在家中。尸体被发现时,老人已经走了将近15天了。有多少人愿意相信,老人四儿子的家离她仅有8分钟的路程,三儿子的家步行只需2分钟!  相似文献   

14.
“冯有为代表”在辽沈人民的心中已不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称呼,而是一个正义的化身,一个公平公正的象征。他让那些受到冤屈的百姓看到了希望。从他设立“代表接待日”起,已不知接待了多少百姓,不知为多少人讨回了公道。冯有为和他的“代表接待日”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爱  相似文献   

15.
陆其国 《政府法制》2012,(21):38-40
无论是达官富商,还是名流要人,多少年来,遭人假冒、被人蒙骗的事,不知有多少,而且被冒被骗还常常花样翻新,奇招迭出。这类事件一经披露,闻者无不为之愕然。然而,比起假冒皇帝、蒙骗太后,前者所为可就小巫见大巫了。  相似文献   

16.
秋天 《中国律师》2006,(9):52-55
迪者,开也,启也;泰者,通也,和也。启而通之,圣人之道;开而和者,王者之理……迪泰律师,禀先哲之明训,立仁爱之大道,欲以法而示人之道,欲以理而攻人之心,俾天地融融,生民洽洽,此有“法”而无“法”之至境欤!——迪泰律师事务所  相似文献   

17.
铁锚 《检察风云》2004,(1):21-22
中国古代把"立德、立功、立言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而今,在有的腐败官员眼中,“三立”应改变为“三豪”,即豪衙、豪宅、豪墓。眼下不知有多少位高权重者把“三豪”当作人生的奋斗目标。原四川省黔江县烟草专卖局局长、党组书记冯文超便是其中之一。为什么在国贫县人民还达不到温饱的情况下,他却花巨资修建豪宅和活人墓?他哪来那么多钱?此事经舆论监督曝光之后,引起了检察机关的关注。通过深挖细查,顺藤摸瓜地牵出了藏在活人墓背后的经济犯罪。2003年4月2日,豪墓主人涉嫌贪污、受贿罪被检察机关送上审判台,并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相似文献   

18.
英语世界中的诚信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英美两国为例探讨了诚信原则在英语世界的运作情况。在英美法系 ,主观诚信未受争议地长期存在 ,一般被理解为“不知” ,个别被理解为“确信” ;出于对法律与道德相分离的强调 ,英美法系的取得时效制度设以较低的人性标准 ,不包含诚信要件。在英国 ,就诚信原则的来源有“继受说”与“本土说”之争 ,但两说存有共识 ,学者亦多主张诚信制度来自大陆法系。在美国 ,客观诚信有其制定法依据 ,通常只涉及合同履行和争议解决阶段 ;就其含义 ,有“默示条款说”、“排除者说”和“自由裁量权限制说”之争  相似文献   

19.
“严打”整治行动开始以来,司法机关掀起了打击违法犯罪的狂飙,各类违法犯罪分子受到致命的打击。媒体上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从重从快”、“快捕快诉”等词语,“某派出所一天破案多少多少起”,“某检察院一日批捕多少多少名犯罪嫌疑人”,是报纸上时常见到的标题。打击违法犯罪分子速度如此之快,大快人心,但这些都应建立在严格依法办案、充分保障包括犯罪嫌疑人、违法犯罪者在内的人们的权益基础上,也就是说,只有  相似文献   

20.
柳宗元《捕蛇者说》结句:“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课本对“人风”一词作了如是注释:“人风’应作‘民风’,唐朝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民’字改用‘人’字。”不仅中学教科书持此观点,不少颇有影响的古文选本,也不表异议。但是纵观柳宗元的一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