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1年9月18日晚10时20分,奉天(今沈阳)北郊柳条沟的满铁线路发生爆炸,日本关东军声称是中国军队的破坏,开始进攻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兵营,由此,“九·一八”事变全面爆发。随后,在极短的时间内日本军队侵占了我国东北四省,“九·一八”事变开始了变中国为日本殖民地的阶段。在“九·一八”事变的整个过程中,满铁作为“开发和经营满洲、推行日本大陆政策的殖民侵略机构”~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满铁是关东军策划“九·一八”事变阴谋的参与者。日本平素军事演习,一直在满铁配合下进行,事变前夕,关东军司令官木…  相似文献   

2.
论说现代日本人和海南岛的关系 ,就不能不提到日本人胜间田善作及其家庭 ,在日本军队侵占海南岛之前 ,日本人在海南岛人数最多的时期大约是在九·一八事变前后 ,有5 0人左右。① 而胜间田家族的成员来到海南是比较早的 ,从日本的明治年间来到海南 ,到 193 8年被迫撤走 ,193 9年又随日军再次登陆 ,他们前前后后在海南岛有半个世纪的活动。其时间之长 ,充分地反映了日本人与海南岛的关系独特。同时 ,日本人家族中连续不断地在海南岛进行活动的 ,也只有胜间田一家 ,从中不难发现这个家庭在日本和海南的往来之间所起的重要作用。从一定意义上来…  相似文献   

3.
1919年3月1日,朝鲜汉城数万民众,高喊“独立万岁”口号,涌上街头,举行声势浩大的反日示威,揭开了“三·一”运动的序幕。中朝人民在反对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历来是桴鼓相应,互为声援的,朝鲜人民反对日本殖民统治的“三·一”爱国运动,自然也得...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华侨对祖国抗战的贡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不断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全国各界、各阶层人民同仇敌代,奋起抗战,终于取得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第一次伟大胜利。其中,东南亚华侨在人力物力上对祖国抗战的积极支援对赢得这场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试就这一问题略作论述于下。  相似文献   

5.
满铁是近代日本设在中国最大的"国策会社"。从其成立到解体,满铁始终在日本对华进行侵略和大陆扩张政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满铁彻底撕下了企业的招牌,自动投入到关东军的麾下,成为关东军的左膀右臂,在日本对华侵略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九·一八"事变中,满铁充当了关东军的总后勤部、兵站基地、情报部,整个事变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朝鲜“三·一运动”及中朝友谊的发展杜春和1919年在朝鲜爆发的“三·一运动”,是朝鲜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它开创了朝鲜由殖民地社会走上争取民族自由独立运动的新纪元。“三·一运动”和同年在中国爆发的“五四运动”,有着同样伟大的...  相似文献   

7.
有关朝鲜“三·一运动”的珍贵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提供编者按:今年3月1日,是朝鲜人民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而爆发的伟大“三·一”人民起义运动75周年。“三·一运动”被中国人称为朝鲜的五四运动。实际上,三·一运动在前,五...  相似文献   

8.
1919年在朝鲜爆发的“三·一运动”,是朝鲜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它开创了朝鲜由殖民地社会走上争取民族自由独立运动的新纪元。“三·一运动”和同年在中国爆发的“五四运动”,有着同样伟大的历史意义。值此两大革命运动75周年来临之际,让我们简略回顾一下朝鲜“三·一运动”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当时中朝两国人民为反抗共同的敌人而结下的亲密友谊。  相似文献   

9.
一 最初的介绍鲁迅 (1881~ 1936 )最早是于何时被介绍到韩国的 ?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最早把鲁迅介绍到韩国的是梁白华 (1889~ 194 4)。 192 0年梁白华把日本人青木正儿 (1887~ 196 4)的评论“以胡适为中心的中国文学革命”① 译成了韩文 ,连载于《开辟》第5~ 8号 (192 0 11~ 192 1 2 )上 ,该文对刊载于1917年中国《新青年》杂志上的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进行了详细说明 ,并列举了文学革命运动后一些重要的中国作家。有关鲁迅的内容是这样的 :“鲁迅是很有前途的作家 ,他的《狂人日记》所描绘的狂人的恐怖和幻觉 ,已经达到了目前为止还…  相似文献   

10.
今年3月1日,是朝鲜人民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而爆发的伟大“三·一”人民起义运动75周年。“三·一运动”被中国人称为朝鲜的五四运动。实际上,三·一运动在前,五四运动在后,应当说中国五四运动曾经受到过三·一运动的鼓舞和影响。 在三·一运动爆发当时和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书刊上曾对它作过大量的报道、宣传和评论。在这一期上,本刊特约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提供一组有关三·一运动在中国书刊上反映出来的珍贵资料,以飨读者。这是登载在中国解放前的出版物上而在其后鲜为人们了解和引用的重要资料和评论。由于篇幅有限,本刊登载这方面的资料仅作挂一漏万之尝试。  相似文献   

11.
中韩新农村建设: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92年8月24日中韩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来,两国交往中最引人注目的大概是这样两个方面:一是两国在贸易、投资领域的合作迅猛发展。目前,中国已是韩国的第一大投资对象国和第二大出口市场,韩国则是中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六大外资来源国,双方互为重要经贸合作伙伴的关系不断得到加强。二是中韩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与借鉴持续升温。2006年3月下旬,笔者通过google网上检索,耗时0·42秒,检索出符合“韩国,新村运动”的中文信息11·6万条。中共中央在做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前,曾专门组团对韩国新村运动进行了…  相似文献   

12.
试评中国现行教材中有关朝鲜“三·一运动”的记述韦丛/“三·一运动”是朝鲜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朝鲜历史发展影响深远。它作为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标志着朝鲜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同时,它也将朝鲜人民的斗争与世界各国、各民族的解放运...  相似文献   

13.
印度尼西亚人民协商会议于一九八三年三月十一日选举唯一正式候选人、印度尼西亚国家财政稽查署主任、陆军退役上将乌马尔·维拉哈迪库苏马为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第四任副总统(任期从一九八三至一九八八年)。乌马尔也是第一个来自军界的副总统。前三任副总统是哈达、苏丹·哈孟古布沃诺九世和亚当·马利克。  相似文献   

14.
1932年4月29日,上海虹口公园,爆炸声忽至,浓烟四起,但见日本军政要员数人纷纷倒毙。韩国抗日爱国志士尹奉吉这一壮举,可谓震惊中外。于韩国而言,无异于沉默深处一惊雷,成为韩国民族解放运动走出低潮的转折点;对日本来说,是日本自1910年吞并半岛和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以来,在偶发事件中死伤军政要员最多的一次,  相似文献   

15.
韩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特征——兼谈韩国发展私立高等教育的经验●王留栓韩国发展高等教育应该从1948年算起,但是它还可追溯到1886年5月31日由一位美国牧师之妻史克兰顿(M·F·Scranton)在汉城创办的“梨花学堂”——韩国著名私立高等学府梨花女子大...  相似文献   

16.
自解放到今天,可以说韩国政治比过去任何历史性变革都遇到更多的曲折和挫折。解放以后左翼和右翼的对立、外部势力造成的南北分断、“六·二五”战争、“四·一九”起义、“五·一六”军事政变、维新体制、缅甸事件、1980年汉城之春、光州民主化运动、“六·二九”宣言,等等,一系列民主与反民主的较量接连不断。这就是韩国政治的昨天。尤其是“五·一六”以来,在单靠强大的军事力量统治的32年时间里,以军事权威体制压制市民,给  相似文献   

17.
“二战”后日本总的朝鲜半岛政策就是“两个朝鲜”政策。以此为前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日本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采取了不同的具体对韩政策。20世纪60年代以前,处于战后复兴阶段的日本,为自身的国家利益考虑,在对朝鲜半岛殖民统治的认识、韩国对日请求权、日韩渔业纷争、在日朝鲜人等问题上对韩采取了强硬政策。之后,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美国东亚政策的调整,日本从现实的国家利益及配合美国的东亚战略的角度出发,搁置日韩在殖民统治认识问题上的争议,迅速着手解决影响当代日韩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韩国对日请求权问题和日韩渔业纷争问题,实现了日韩邦交正常化。  相似文献   

18.
据世界银行统计,从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后期,韩国是世界190多个国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韩国奇迹”的现代化模式研究早已成为近年来国际学术界的时尚之一。韩国现代化之路主要奠基于1961年的“5·16”军事政变之后,形成于朴正熙、全斗焕到卢泰愚的...  相似文献   

19.
1999年3月1日,韩国宗教指导协会为纪念“3叫”运动80周年,在全国各地组织了象征当年高喊独立万岁的各种活动。当天上午10时,该协会在汉城塔谷(音译)公园举行了有基督教、天主教、儒教、大道教等宗教的2000余名信徒参加的“泛宗教3·l运动纪念大会”。他们在大会上发表了“第二次3·回运动”宣言,表示下定决心,团结一心,为实现南北统一而奋斗。当天上午11时,光复会也在长春坛公园举行了3·l独立运动纪念塔揭幕仪式,并悼念当年为国家的独立而殉国的先烈。在爆发“3叫”运动的爱国者殉国的遗址一京慨道华城郡,政府和群众联合祭拜了2…  相似文献   

20.
第14届国际退溪学会议在北京召开以“儒学·退溪学与未来社会”为主题的第14届国际退溪学会议于1995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北京大学隆重召开。来自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和大陆的专家。教授、知名学者共50余人参加了这次盛会。这次大会是由韩国国际退溪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