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工运》2009,(11):30-31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岳阳市总工会充分发挥组织优势,主动为党政分忧解难,扎实推进“共同约定行动”,在提振职工信心、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劳动关系和谐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总工会力推“共同约定行动”覆盖乡镇中小企业河南省总工会针对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更容易出现裁员、减薪、欠薪等现象,近期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乡镇(街道)的非公企业上,制定了《河南省总工会关于在全省乡镇(街道)深入开展“共同约定行动”的意见》,要求各级乡镇(街道)工会引导和鼓励非公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尽量做到不裁员、少裁员,稳定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运》2009,(6):61-62
黑龙江省总工会以“共同约定行动”为载体.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近日.黑龙江省总工会联合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省国资委和省工商联.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共同约定行动”.旨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给企业和职工带来严重困难和挑战的形势下.促进企业与职工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共谋发展、互利共赢。稳定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努力推动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层动态     
《中国工运》2009,(7):63-64
河北恒源化工集团公司以“共同约定”促发展在金融危机形势下,邢台市恒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共同约定行动”,集团领导在职代会上承诺:不停产、不喊员、不降薪,企业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集团职工在企业的保证下,安心搞生产,  相似文献   

5.
《工友》2009,(3):I0002-I0003
3月4日,湖北省政府在武昌洪山礼堂举行“共同约定行动”新闻发布会。介绍省协调劳动吴系三方在全省开展企业与职工“共同约定行动”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6.
《中国工运》2009,(4):28-30
针对当前金融危机给企业和职工带来严峻挑战的新形势,河北省总工会积极推动开展“共同约定行动”,得到企业与职工的积极响应。目前,全省已有16430家企业参加“共同约定行动”,签名承诺“不裁员、不减薪”,涉及职工297万人,占全省职工总数的33%。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运》2010,(2):23-25
在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各级工会把推动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建设作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给职工权益带来影响的重要载体,在开展“共同约定行动”中,突出抓好以保岗位、保工资、“稳员增效”为主要内容的集体协商工作,促进了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建设呈现出氛围浓、办法实、效果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巫永平 《重庆工运》2009,(10):10-12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区总工会按照区委和市总工会的要求.4月上旬到长江工业园区进行了“金融危机下工会与企业、职工共同约定行动’”的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运》2009,(4):59-59
青岛市总工会来稿.介绍该会通过建立三项制度、采取八项措施.大力开展工会与企业、职工闾的“共同约定行动”.维护职工权益,维护企业利益,为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贡献的经验。建立三项制度。一是建立劳动关系重大纠纷预警制度。编制下发了《青岛市总工会应对劳动关系重大纠纷预警方案》;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工会维护职工权益应当立足于客观实际,利用广泛开展的"共同约定行动"有利时机,积极构建和谐企业及和谐的劳动关系;着眼于劳动关系的新变化,全面维护职工权益;进一步加强工会理论研究,认识和把握工会维权规律,更好地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及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于1995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建国四十五年来我国第一部劳动基本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标志性立法。作为市场条件下劳动关系的“调节器”,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神”,《劳动法》颁布十年来,有效地推动了劳动关系市场化,推动了劳动制度的改革,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调整和规范,新型劳动制度、劳动法律制度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和保证,改变了长期以来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劳动关系,以法定最低标准与契约自由相结合的方式规范和…  相似文献   

12.
基层动态     
《中国工运》2009,(9):61-62
河南中平能化集团“共同约定行动”促企业和谐发展 中平能化在全集团开展了以“五保一促”(即保安全、保生产、保成本、保增长、保稳定,促进集团经济稳步较快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共同约定行动”。集团工会通过对职工正面的经济形势教育.利用“共同约定行动”这一有效形式.从职工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问题出发.努力实现“双向维权”。  相似文献   

13.
马跃冲 《中国工运》2013,(10):43-44
为深入推进“两个普遍”工作,黑龙江省五常市总工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和谐美丽五常为目标,在“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运作、各方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下,按照“共同制定工作规划、联合部署工作任务、科学发挥各方作用”的思路,与组织、工商、人社、税务等部门和企业联手,实施“三项机制”,共推“两个普遍”,使全市工会组建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了由“突击性工作”向“常态化工作”的转变,并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4.
《重庆工运》2009,(3):1-1
深入开展“共同约定行动”,各级工会要以保增长、促发展,保民生、促就业。保稳定、促和谐为总体目标,把保岗位、保工资、实现“稳员增效”作为重点.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与企业同舟共济、共谋发展,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推动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为了保证“共同约定行动”目标任务的实现.必须坚持以下几个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运》2009,(6):29-30
中煤第一建设公司隶属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组建于1973年。针对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公司党政工因企制宜,克服困难,积极参与全总开展的“共同约定行动”,在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运》2009,(4):25-27
全总十五届二次执委会议对大力开展32会与企业、职工的“共同约定行动”作出部署后,各级工会组织行动迅速,多措并举,力求实效。同时,“共同约定行动”也得到各级党政的重视支持,受到企业和职工群众的积极响应,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有如下变化。第一,劳动关系的主体由国家转为企业和职工。在计划体制下,劳动者作为一个单纯的生产要素由国家统包统配。劳动关系的主体是国家,企业和劳动者无权确立和调整劳动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主体逐步归位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劳动用工权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权力。企业有权根据生产  相似文献   

18.
《工友》2009,(2):F0002-F0002
2月10日,湖北省机冶建材工会召开直属企业“抱团取暖抗危机,同舟共济谋发展‘共同约定行动’”倡议签约座谈会。25家企业现场签署“共同约定行动”倡议书。  相似文献   

19.
当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与市场经济共生的各类矛盾也相伴而生。在众多矛盾中,劳动关系矛盾非常突出。协调好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作为协调劳动关系主角的工会,其作用也随之凸显出来。“组织起来,切实维权”作为协调劳动关系的根本原则,理所当然地成为工会工作的指导方针,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江西景德镇市主动适应经济关系多元化、劳动关系契约化的发展趋势,党政齐抓共管,在构建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方面,努力做到“五个到位”,使劳动关系呈现逐步和谐稳定发展的态势,促进了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具体做法是:——舆论支持,宣传认识到位。市委于2002年10月在全省率先召开了全市工会工作会议,表彰了一批“职工之家”、“维权卫士”,对做好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稳定协调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市委、市府“两办”也与市总工会联合开展了“畅通信访渠道、协调劳动关系”征文竞赛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