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中国残疾人》2008,(5):70-70
2008年中国迎来了奥运,举国上下欢欣鼓舞,聋人画家吕坚毅当然不会错过,要用他手中的画笔为奥运鼓劲加油。 从2005年起,年逾花甲的吕坚毅开始了他为奥运献礼的创作。“用鱼来表达我的心声,用2008条鱼喜迎奥运来代替我的语言,同时也为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视线     
青岛:63岁残疾画家将百米长卷捐赠奥帆委2008年中国迎来了奥运,举国上下欢欣鼓舞,聋人画家吕坚毅当然不会错过,要用他手中的画笔为奥运鼓劲加油。从2005年起,年逾花甲的吕坚毅开始了他为奥运献礼的创作。"用鱼来表达我的心声,用2008条鱼喜迎奥运来代替我的语言,同时也为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人大研究》2009,(6):F0002-F0002
他是一位画坛大家,期致力于中国画的研究创作,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和国际性画展并获奖。  相似文献   

4.
最满意的     
最满意的一位醉心抽象派和立体派绘画的学生,在画展中花了大半天时间去选购名画;选了许多都不满意,最后他对一幅白底黑点、铜框的画为之倾倒,他问画展的工作人员:“这幅标价多少钱?”“对不起先生!这是墙上的电灯开关!”最满意的...  相似文献   

5.
金秋9月,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了“国画宗师黄君壁画展”。黄君璧先生1948年去台湾后,在台湾和海外举办过无数次画展,这是50年来他的画展第一次在祖国大陆举办。展出的近百幅黄君璧先生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画作,令专业和非专业的观众们流连忘返。 这位在台湾与张大千、溥心畬并称为“中国画坛三杰”的大师,一生耕耘,桃李满天下。此次画展,就是他的弟子张福英女士促成的。在黄君璧先生诞辰百年之际,本刊特发表他的另一位弟子刘平衡先生的有关文章,以为纪念。  相似文献   

6.
曾有一位文化经纪人欲策划一个叫作“三六九”的漫画展,主角是 三位被视为新生代的中国漫画家:夏大川、金晖、侯晓强,他们都出生在1969年。画展后来流产了,但这不妨碍三个艺术青年默默地在各地各自成长着。 夏大川先生对漫画的执著让人难以置信。他的妈妈说:大川还不会说话就会画画了(如果可以把那称作画的话)。有一天,他确认自己的一生只属于漫画,他已别无选择,于是决然辞去银行工作,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漫画自由撰稿人。 夏大川先生近年活跃于国际漫坛,有数十件作品在国际(展)赛中获奖。他的画富艺术个性、富文化含量、追求国际语言,因此他已不单单属于中国。本刊新拓漫画版《漫舫》以大川专辑首期开篇亮相,想读者不会不高兴——主持人  相似文献   

7.
备课卡片     
王晓红因患有先天性脊椎裂造成终生下肢瘫痪。但她不甘心做社会的累赘,在生活的道路上挥汗洒血奋力拼搏。四岁起她便开始学画,不久考上了长春市少年宫美术班,靠父母用自行车推着坚持去学画。她还坚持自学文化课,没有老师讲解,她硬是靠翻字典、问父母自学完了小学六年级及初中一年级全部课程,还跟中央电视大学学习英语并坚持用英语记日记。她的14幅画先后在省市及全国儿童画展上获奖,其中一幅画参加了日内瓦国际儿童画展并受到好评。1985年4月,她被破格录取为省实验中学初二学生。一个靠自学的伤残人能成为重点中学的合格生吗?请看她的成绩:期末考试她在70名学生中居第33位,初三毕业考试居第28位,全市升学考试时由于她去参加国际画展学校同意她免  相似文献   

8.
牡丹因其黄金蕊、白玉瓣、翡翠叶、琥珀枝成为花中之王,为世人带来国色天香,尤为画家青睐。在众多的牡丹画家之中,我走访了一位杰出的代表——牡丹圣手姜林和先生。姜林和是第七、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农工党中央委员,高级工艺美术师,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黄山市中国画研究院院长的他,曾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过个人画展,先后赴日本、新加坡、美国举办个人画展和艺术讲座。他不仅多次参加国内外画展,还出版过三本《姜林和画集》,一些…  相似文献   

9.
《中国统一战线》杂志’98“功在千秋”征文评奖日前揭晓。我党中央宣传部刘南燕撰写的“他为祖国争得荣誉——记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国际著名人口学家蒋正华”荣获二等奖。“功在千秋”征文活动自1997年始,评委会由中央统战部有关领导同志及杂志社负责人组成。1999年该杂志围绕“迎接新世纪”这个主题,继续开展“功在千秋”征文活动。《中国统一战线》’98“功在千秋”征文评奖揭晓@农萱  相似文献   

10.
这几幅画,选自正在宝山国际民间博物馆举办的《红色之旅——杨正新“情归故里”作品展》。应宝山区人民政府邀请,国家一级美术师、海上画家杨正新回归故里举办画展,是一位游子对家乡的汇报,是一位老党员为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送上的一份贺礼。  相似文献   

11.
盛夏的一个下午,座落在上海苏州河畔四川北路的“上海拍卖行”里宾客盈门。可今天,这里进行的不是拍卖活动,而是台湾画家张杰老先生举行的“心连心慈爱义卖画展”。 画展刚开始,82岁高龄的张先生就在展厅中央当众挥毫作画。他的面前,站着一位身材修长的妙龄姑娘,姑娘身着做工考究的白色旗袍。张老先生在她的旗袍下襟处落笔,不一会儿功夫,红荷绿叶就映入了人们的眼  相似文献   

12.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精心筹备,《华夏文明看山西———历史人物画展》于2003年9月27日至10月7日、10月23日至11月3日分别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和太原中国煤炭博物馆隆重展出,引起了强烈反响,获得了圆满成功。《华夏文明看山西———历史人国艺术研究院和北京电影学院协办的一次大型画展。画展是继去年成功推出“华夏文明看山西”大型文化旅游展后,我省全力打造“华夏文明看山西”文化品牌,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本次画展共选取140余位山西籍历史文化名人为创作原型,邀请“.当今国画界百余位知名的人物画家参与了创作。画展分《文明…  相似文献   

13.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山西省国际文化交流画院院长、山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级工艺美术师,李夜冰先生是山西省著名画家,他的绘画已蜚声画坛,名扬海外,他曾应邀到英国、日本、香港、澳门等地举办个人画展。2000年,由中国、泰国、马来西亚、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的90位画家,在曼谷举办国际性的精品大展。李夜冰的荷花图《夏韵》被评为金奖,受到评论界和新闻界的高度赞扬。李夜冰1931年出生于河北井陉县一个农家,从事美术创作已50多年,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国际性画展,并多次获奖。李夜冰对油画、版画、年画、水彩、水粉…  相似文献   

14.
蒋振立 《台声》2013,(7):104-105
几年前,我在浙江宁波举办个展。画展开幕前,有位美术青年气喘吁吁赶来,他坐了一整夜火车,行囊未卸就急着前来观看,令我十分感动。于是我丢下尘务,陪着他看画、聊天。得知这位青年画家叫杨于弘,画油画,也画水彩画;兼容并蓄,业精于勤,凡有画展,不管远近,多往观之。有这份至诚,是必成大器的。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大陸一家報紙發表了一位鎮人民代表许然的‘心里话’。他想積極履行自己作為代表的職责,却得不到他所在单位領導的支持,甚至还遭到限制。许然說的雖是具體單位的具體情况,但却反映了一個重要問题。 這位人民代表有句話‘要當责任代表,不當榮譽代表。’鎮人民代表大會要開會了,他積極徵求选民的意见;會議結束了,他向選民介紹會議情况。他還寫了向選民‘述職’的報告等,他沒有辜負選民的委託和信任,無愧於人民代表的光榮稱號。  相似文献   

16.
简讯四则     
’98亚太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暨国际中小企业商品博览会 10月在常州举行 由世界中小企业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江苏分会、常州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98常州亚太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暨国际中小企业商品博览会将于今年10月6日至8日在常州举行。“两会”以广交四海宾朋,共图经贸发展,促进亚太地区中小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及发展为宗旨。博览会  相似文献   

17.
球迷秦福山     
’98法兰西之夏,热闹了世界,热闹了中国,也热闹了中国最北端的城市之一鸡西。鸡西有个球迷热衷的世界杯茶馆,这既是超级球迷聚会、看球、聊天、喝茶的场所,也是一位残疾人用来谋生的电器维修部。这位残疾人叫秦福山。 34岁的秦福山只有过两年健全人的生活。2岁那年,小儿麻痹症便夺去了他正常行走的权力。小时候他看着别的孩子走,就痛恨自己的腿走不好。他扶着墙练习走,跌倒了,爬起来,又跌倒了,又爬起来。 腿有残疾的人对腿常有一种梦幻般的感情。  相似文献   

18.
两年前,我住在无锡粱溪饭店,同楼有一位从伦敦回来开画展的华人女画家方召麟,邀我参加她画展的开幕式,地点在锡惠公园内无锡市博物馆。江南初冬的清晨,略  相似文献   

19.
小幽默     
洋人问字清朝末年,一位西方语言教授听来华的传教士说汉语复杂难学,便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想用最短的时间掌握汉语。这天洋教授到达上海,刚一下船就用手杖在沙滩上戳了一下,问身边经过的渔人:“你们管这叫什么?”渔人瞟了他一眼说:“叫‘洞’。”洋教授又问一位老太太,老太太说:“叫‘窝’。”洋教授又问一位少女,少女说:“叫‘孔’。”洋教授又问一位秀才,秀才说:“叫‘穴’。”洋教授又问一位小孩儿,小孩儿说:“叫‘窟窿’。”洋教授目瞪口呆,他怎么也没料到,一个小小的问题竟有如此多的回答,第二天便乘船回国了。找不到…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8,(22)
正回笔刻石,行毫流水,一点一滴,皆是对传统中华文化的坚守;一言一行,浸满了对中华文化发展的自信——一位是第一位到大陆办画展的台湾画家,并以革新精神重新诠释新一代台湾水墨画风;一位是被誉为"中国砺金画法第一人",为中国画开创了一条新坦途。11月4日,两位两岸艺术名家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原系主任江明贤教授与中国老年书画研究院特聘顾问、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研究员郑希林先生在北京展开对话,从中华文化发展、创新到科技与艺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