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主编简介     
张卫平,山东人,1979年考入原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1983年本科毕业,1986年研究生毕业留校执教。1993年从讲师直接破格晋升为教授,同年赴日本留学,先后在东京大学法学部和一桥大学法学部学习。1996年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同年任《现代法学》主编。1999年初调清华大学法  相似文献   

2.
左海聪 《法商研究》2005,22(2):36-39
国际商法是调整国际商事关系的统一实体规范和争端解决程序规范的总称,具有自身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而且已经形成颇具规模的体系。因此,国际商法完全是一个独立的国际法部门。西方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就基本确立了国际商法学的独立法学部门地位。在我国,将国际商法学作为广义国际经济法学的一部分是在目前条件不成熟时的可采之策。  相似文献   

3.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以东京大学法学部滋贺秀三教授为团长,明治大学法学部岛田正郎教授为副团长,明治大学法学部讲师冈野诚、东京大学法学部助教寺田浩明为团员的日本中国法制史访华团一行四人,于六月二十八日至七月七日到我国进行了为期十天的访问。这是我国解放后日本法学界来访的第一个法制史专业代表团。代表团到北京后,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法律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等单位的热情接待。他们同上述单位的法制史学者分别举行了学术座谈。  相似文献   

4.
刘明祥教授,1959年2月生,湖北天门市人。1994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法律学系,获法学博士学位。1998年至1999年曾在日本创价大学法学部从事研究工作。1986年至1994年曾在中南政法学院任教。现为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律学系...  相似文献   

5.
苏维埃法学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在很大程度上得助于规定苏联现代法学思想和苏联立法实践主要方向的苏共第二十四次代表大会和第二十五次代表大会的决议,以及反映“国家体质和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全部体系最本质和最稳固特征”的苏联新宪法的通过。这些年,发表了不少科学家有关研究法律科学迫切问题、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多方面保护苏维埃人的权利和利益的著作。然而,在法津科学体系中,唯独一个对发展国际经济和文化合作具有重大意义的法学部门仍未涉及到,这就是国际民法(即传统法学术语所说的国际私法)。需要研究这一法学部门的对象(它所调整的法律关系的内容),以及这一法学部门的体系——它在整个法学科目中的地泣:它是属于(超出通常本国法范围之外的)国际法,或者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之中国婚姻家庭法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婚姻家庭法学(即亲属法学)是以婚姻家庭法(即亲属法)和婚姻家庭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现代婚姻家庭法学是本世纪初期,由于清末修建运动,学习和引进日本、德国等大陆法系亲属法的体系和理论,在和中国固有礼法的交融。矛盾和斗争中逐渐产生的。到本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婚姻家庭法学作为民法的一个分支学科羽翼渐趋丰满,亲属法学者通过大量的著述初步建立了婚姻家庭法学的理论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巨大变革,婚姻家庭制度和婚姻家庭法学在否定了本世纪前本叶的成就后重新创建,通过总结革命根据地立法和司法的经验并使之上升为理论,通过学习、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婚姻家庭法学理论,中国婚姻家庭法学得到了新的发展。此后,因遭受“十年内乱”之苦发生一段停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婚姻家庭法学进入一个空前兴旺发达的阶段,并且经历与民法学分野与合流的曲折过程,最终成为民法学大类中的一个特别的、相对独立的法学部门。  相似文献   

7.
关于改革高等法学教育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经历了几起几落的曲折过程,其中的经验教训是很多的,归结到一点,可以说,法学教育的命运同国家法制建设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每当法制建设受到重视的时候,法学教育就相应地得到长足的发展,相反,如果国家的法制建设受到挫折,法学教育的发展也就必然会延缓乃至迟滞。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巡中发表了重要谈话,同年秋天,党中央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作出了在我国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决策,而“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法制经济”的观点正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所有这些又给法学教育事业在培养人才的数量上和质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的法制观念也正在逐步增强,运用法律解决问题不再仅仅是公、检、法等专政机关的“专利”,法律正逐步成为社会各界人士从事政治、经济、科学、教育、文化等各方面活动自觉遵循的规矩,以及用以保护自身权益的武器。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过去经常见到的婚姻、继承、土地、房屋等领  相似文献   

8.
唐卓 《研究生法学》2005,20(1):117-120
《东西方的法观念比较》的作者——大木雅夫是日本著名的比较法学者,上智大学法学部教授。他正是置身于东西方两种文化之上,以自己犀利的眼光,进行批判地比较分析,并对一些已为法学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置疑。该书无论从文字的组织表达还是从思想理论方面都可说是一部佳作,它的篇幅不长(约15万字),但行文如流水般轻柔而又透彻,给人以美的感受;论述更是淋漓尽致,思绪清新,  相似文献   

9.
2006年9月26日至28日,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此次会议上,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分设为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和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卞建林和陈桂明分别担任会长。行政诉讼法学部分合并到行政法学研究会。  相似文献   

10.
本书是目前国内出版的第一部有关日本民法总则的教科书。原作者山本敬三是京都大学法学部教授,乃当前日本民法学界的中坚人物之一。日文原著出版于2001年4月(有斐阁)。  相似文献   

11.
侵权责任与合同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山辉明 《法学家》2001,(5):115-118
以下两篇文章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与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学部举办民商法学术研讨会时所发表的论文。现刊登于此,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北川善太郎日本京都大学法学部教授、财团法人比较法研究中心理事长,1986年11月应邀来北京大学法律系就中国的合同法与模范合同法、英美法和大陆法中的合同比较等问题向部份教员、研究生和本科生做了讲演。本刊从本期开始将连续发表讲演内容,以饗读者。  相似文献   

13.
张建田教授     
《法学杂志》2011,32(8)
张建田,江苏盱眙人,1956年10月生于福建大田,中央军委法制局法制员,大校军衔。张建田1982年于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本科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现任中国法学会军事法学研究会和北京市法学会军事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受聘于中国政法大学军事法研究中心、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学院等院校任特约研究员、兼职教授和硕士生导师,1999年被北京市法学会评为优秀中青年法学家,同年获第二届全国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  相似文献   

14.
1978年以后中国的商法及商法学从空白到快速发展,在立法、学术研究、教学等方面均取得了空前的成就,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商法体系和独立的商法学部门,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地回顾与总结。  相似文献   

15.
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2001年年会,于2001年11月下旬在西安举行.到会代表250余人,收到论文170余篇.代表们就司法公正、诉讼效率、证据制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讨论.现将刑事诉讼法学部分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本篇文章是介绍1981年开始到1991年10年间日本对中国法制史研究的概况。写作中参照了滋贺秀三著的《日本对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和现状》(中国法律史学会主编《法律史论丛》第三辑,法律出版社1983年11月版294—304页吕文忠译)。这篇文章是滋贺秀三在1981年6月到7月参加的日本法制史专家访华团对中国进行访问期间,在中国法律史学会主办的学术座谈会上发表的讲演稿(滋贺秀三是东洋法制史研究会的会员)。本稿中,七野敏光(大阪经济法科大学法学部)撰写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部分,川村康(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撰写隋、唐、宋、元部分,中村正人(金泽大学法学部)撰写明清部分,近代部分及法文化论的现代研究由高见泽磨(武藏高等学校)撰  相似文献   

17.
<正> 我利用在日本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机会,于今年4月23日特地访问了一桥大学法学部。现将所获印象,记述于下。  相似文献   

18.
《当代法学名著译丛》即将问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这是一套选、译、印俱精的翻译丛书。选题侧重1970年代以来欧、美、日、法社会学和法理学等领域的代表性作品,由海内外一批富有翻译经验的学者译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丛书主编是现执教于日本神户大学法学部的季卫东博士,张志铭、贺卫方任副主编。 《译丛》分理论、制度和技术三辑。1994年上半年将陆续出版的理论之辑共10种,即(1)诺内特和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2)布莱克:《法律的运作行为》;(3)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4)麦考密克等:《制度法论》;(5)波斯纳:《法理学问题》;(6)弗里德曼:  相似文献   

19.
美国行政法的模式重构及对中国公共行政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行政法的根本问题 行政法是法学部门体系中非常年轻的一个部门,中国行政法又是中国法学部门体系中创建比较晚而且发展很不成熟的一个部门。但是理论发展上的不成熟,丝毫不能阻止现实社会需要的急剧增长和变迁。“行政国家”的现象本来是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以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政治社会现象,它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是原有的三权分立与制衡的政治法律结构受到了很大的修改,行政权体系吸纳了更多的立法权和司法权,在一定的领域内形成了“三权合一”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中外法学》1983,(3):81
<正> 为了加强中日学术交流,北大法律系于1983年3月25日至4月3日,聘请了日本东京都立大学法学部环境法、民法学者野村好弘教授来华讲学。除举行小型座谈会外,并由北大法律系和中国环境管理、经济与法学学会联合举办环境法讲座,听讲的同志除在京的有关环保部门外,还有最高人民检察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