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很多人眼里,赵骏是一匹黑马,为什么呢?因为他自从进检察院后,在公诉人的岗位上一待就是16年,兢兢业业工作,勤勤恳恳加班,老老实实做人,这样普通的检察官在上海市检察一分院里随处可见,并没有特别引人注目的地方。但在2013年6月,他通过层层选拔从全国各省市一百多名高手中脱颖而出,在全国公诉人业务竞赛中获得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十佳公诉人"的荣誉。这一竞赛三年才举办一次。一时间赵骏成了备受关注的焦点人物。  相似文献   

2.
在很多人眼里,赵骏是一匹黑马,为什么呢?因为他自从进检察院后,在公诉人的岗位上一待就是16年,兢兢业业工作,勤勤恳恳加班,老老实实做人,这样普通的检察官在上海市检察一分院里随处可见,并没有特别引人注目的地方.但在2013年6月,他通过层层选拔从全国各省市一百多名高手中脱颖而出,在全国公诉人业务竞赛中获得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十佳公诉人”的荣誉.这一竞赛三年才举办一次.一时间赵骏成了备受关注的焦点人物.  相似文献   

3.
新闻背景:2005年7月28日上午9时30分,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卖官案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第三法庭开庭审理。由于案件重大,有4位公诉人出庭参加诉讼,被告人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则只有北京法律援助中心指定的律师——钱列阳为他辩护。法庭上的马德身着暗色夹克衫、黑色西裤,几乎全黑的头发梳理整齐。他在两位法警押解下走进法庭,站着听完公诉人宣读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后,平静地表示“没有异议”。在整个庭审中,马德一直表现得很平静,但面容略显疲惫。对于公诉人每一笔证据,马德只在细节上表示不同看法,但对整个事实没有意…  相似文献   

4.
有关强化公诉人素质能力问题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息过,随着三项重点工作的提出,对公诉人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高素质公诉人队伍的建设需要制度予以保障,而公诉人素质能力提高机制的建立又是公诉人具备高素质能力动态、律动的制度保障。本文通过该项机制的研究,试图建立起增强公诉人素质能力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2002年5月下旬,河南省周口市检察机关率 先在全国实行公诉人制度改革,市县两级检察院破天荒地设立了12名“职业公诉人”,这是在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的前提下,在公诉人制度改革领域对主诉检察官制度一次大的优化,可以说是中国检察机关公诉人制度改革进入新一轮的有力前奏。但是,这毕竟是在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  相似文献   

6.
陈晓东 《法学杂志》2008,29(2):100-102
理念是包括理论、理想、信念在内的一个概念。法治的发展趋势,直接影响执法理念,执法理念直接决定执法者的执法行为。没有先进的、合乎时代潮流的执法理念,公诉人的公诉能力建设乃至公正执法就无从谈起。因此,要充分认识更新公诉人执法理念的重要性、紧迫性,在全面分析公诉人执法理念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正确把握公诉人执法理念转变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证据调查结束时,公诉人应当发表总结性意见”。在司法实践中公诉人发表总结性意见,就是发表公诉意见书,这是公诉人根据事前审查和法庭调查、证据质证的有关情况,在起诉书的基础上对案件的证据、定性和量刑等方面作出的综合性认定。在法庭审判实践中,法庭调查、证据质证阶段和公诉人发表公诉意见书之间是没有时间间隔的,笔者认为这一现实做法不妥。  相似文献   

8.
肖本山 《政法学刊》2007,24(5):29-31
公诉人在庭审中"一身兼二职"是司法实践的一贯做法,但从立法修改的精神看,公诉人的这种做法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在具体操作中困难重重。因此,为实现司法公正,这种"一身兼二职"的做法亟待改变。  相似文献   

9.
救赎     
山虎 《法治纵横》2013,(2):26-27
法庭突然静了下来,法官、公诉人、他的辩护律师以及他的亲属都没想到,他会那样回答法官刚才的提问。  相似文献   

10.
郑宾 《检察风云》2012,(21):16-19
陈为钢同志事迹:陈为钢,1958年12月出生,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公诉处处长,三级高级检察官。他长期战斗在公诉办案一线,有着十分丰富的公诉办案经验,是上海市检务专家,上海市优秀公诉人,市检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他具有强烈事业心,指挥和直接参办2000余起案件。他是市级优秀公诉人,曾办理先利公司集资诈骗案、"5·22"黑恶犯罪  相似文献   

11.
在一起敲诈勒索案中,公诉人在起诉书中指控被告人张某与齐某、黄某等3人构成敲诈勒索共同犯罪,系一般共同犯罪,没有区分主从犯。但是,公诉人在法庭调查中发现,由于被告人在庭上供述与侦查讯问供述不一致,根据庭上供述可相互印证区分主从  相似文献   

12.
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委托律师作为代理人参与刑事诉讼,这是一个至今未引起重视的实际问题。由于对此问题缺乏必要的探讨,在司法实践中,对刑事诉讼代理人的地位和作用常常被忽视。有的公诉人在法庭上以“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为由,认为律师作为刑事诉讼代理人参加法庭审理活动是非法的。有的公诉人认为,被害一方委托代理人参与诉讼是对公诉人的不信任,甚至宣布“代理人出席法庭自己则退出”。有的法院在  相似文献   

13.
种松志(职业公诉人制度倡议者):我们在刑事庭审中不时发现并且感觉到公诉人与高水平辩护律师对抗时的令人窒息的窘迫,常使得检察机关的首长汗颜,也致使代表检察机关形象的公诉活动的公信力大打折扣,我们总在想,这种情况什么时候才能够改变呢?【调查背景】2002年5月下旬,从中原东南部传出的一条消息引起了法律界的关注:河南省周口市检察机关率先在全国实行公诉人制度改革,市县两级检察院破天荒地设立了12名“职业公诉人”。在现阶段我国对公诉人制度如何改革还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周口市检察机关的做法不能不说是一个创…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社会矛盾凸出,提高社会矛盾化解能力是公诉人面临的重要课题。由于公诉人在矛盾化解方面存在认识不足等诸多问题,本文认为应从公诉人及公诉部门两个层面着手,提升公诉人化解矛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公诉人法庭地位探讨杨矿生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法律对于公诉人在法庭上的地位与作用作了明确规定。但如何正确认识公诉人的地位与作用,处理公诉人与诉讼各方的关系,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尚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探讨。一、公诉人在法庭中与审判员的关系关于公诉人与审判员在法庭...  相似文献   

16.
王凯  王理想 《法制与社会》2010,(17):143-143
公诉人在法庭上承担着指控犯罪的职能,在法庭审理中,公诉人一言一行不仅展现着个人的魅力,更体现着检察机关的形象。公诉人出庭的表现十分重要,因此对公诉人有着更高的要求。公诉人的出庭效果除了要吃透案情,谙熟有关法律法规,具备渊博的知识和雄辩的口才外,还取决于其基本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7.
他是全国优秀公诉人,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第一检察部主任、支部书记:他是北京市检察教官,清华大学法律硕士联合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客座讲师,曾获全国优秀公诉人电视论辩赛一等奖。他的课程在全国检察系统颇受欢迎,他的著作《刑事出庭修炼手册》《法显术见》深受读者欢迎,他创作的剧本(决胜法庭)(你好,检察官)(检察风云)被拍成热播影视剧……2021年,本刊新开“检察手记”栏目,邀请以赵鹏为主的优秀的检察业务专家为作者,旨在通过学习“干货”知识,提高以检察官为主的广大刑事办案人员的业务技能。  相似文献   

18.
从我国的司法实践来看,现阶段我国公诉人的素质尚不适应现代刑事诉讼的客观需要.研究和分析公诉人的素质,探讨增强公诉人素质的途径,对于充分发挥公诉人的职能,进一步提高公诉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国家公诉人应有的素质根据公诉工作的特殊性及各地检察机关多年来公诉实践的经验,国家公诉人应当具备政治、业务、心理三个方面的素质,下面分别论述.  相似文献   

19.
最近,据一位律师介绍,他在出庭为一名被指控经济犯罪的被告人进行辩护时,法庭上“控辩双方”极不对等:控方其有六人,其中四名公诉人(都是检察院的处长)、电脑记录、维修管理各一人;辩方除被告人外,就是这位律师和他的助手共—人。闭庭后,这位律师感慨地说,简直是在搞“人海战术”! 据悉,这类在法庭上力量如此悬殊的控辩双方的审判在司法实践中并非个别。 “这种作法并不违法”,法律界人士如此评价──因为至今没有任何一个法条对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时“公诉人”出庭的人数作限制性的规定,既然如此,为了加强“支持公诉”的…  相似文献   

20.
1999年6月8日某报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为《警官成了第一证人》。其内容大致是:某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杀人、敲诈勒索案中,由于被告在公诉人念完起诉书后,推翻了他先前所作的全部口供。于是,在公诉人的要求下,法庭传唤了直接经办此案的某公案分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