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是基本国情.如何处理中国的民族问题,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繁荣、进步,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胡耀邦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全面落实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自治权利,高度重视各民族的团结,深刻论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民族团结的若干合理化建议,为新时期我国的民族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胡耀邦关于民族工作的思路,对当前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全国30个自治州之一,藏族人口占一半。自1953年建州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加快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形成了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各民族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总结其经验有以下几点。一是坚持民族平等,促进民族团结。从促进民族团结出发,合理调处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部落、草山纠纷等矛盾,妥善解决和消除影响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的问题,增进了各民族间的团结和友谊;团结民族宗教中上层人士,建立民族团结统一战线,建立健全民主协商制度;在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中坚持不懈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同样也是国家的生命线。认同是团结的前提,先要形成认同的共识,才能达到团结的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个认同"的思想,为我国更好的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民族团结问题始终是关系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民族工作始终在新疆工作全局中占据重要战略地位。做好新疆的民族团结工作,要努力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突出反对民族分裂、创新民族团结载体和方式。  相似文献   

4.
乌兰夫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主要包括:确立民族团结进步的核心,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区域自治;以经济建设为重点,促进各民族的团结进步;建立新型民族关系,提出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思想;首先提出民族地区“慎重缓进”的工作方针,维护和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进步。  相似文献   

5.
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依赖于祖国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而其基础是增进各民族的大团结,反对民族分裂.我们党历来强调民族团结.它包括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团结,包括了中华民族内部各单一民族之间的团结,以及全世界各民族的团结.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各民族间的团结。建国以来,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先后提出“两个离不开”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思想的时代发展特点。“三个离不开”思想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各民族间的团结对于保障各民族的发展繁荣,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思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元化并存的地区,新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密切关系到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关系到新疆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目前,党中央对新疆的发展提出了跨越式发展和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始终把民族团结工作作为事关新疆长治久安的大事,紧紧围绕团结稳定、改革发展这两大主题,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表彰和宣传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民族团结工作,不断推动新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世纪桥》2014,(6):1-1
正自古以来,新疆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今天的天山南北,生活着47个民族2260多万群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的,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新形势下新疆民族工作,必须筑牢民族团结这一各民族发展进步的基石。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民族团结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头顶同一片天空,脚踏同一方土地,各族干部群众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为我们开展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息烽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民族团结为抓手,延伸统战工作内涵,浇灌团结进步之花。在实际工作中,息烽县就如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进行探索,以振兴民族乡村为重点,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交流活动,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结构,巩固和发展新型民族关系,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4,(7):5-5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工作关乎大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正确政治方向。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更好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让民族地区群众不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要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全国各族人民都要珍惜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局面,都要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秋石 《求是》2003,(24)
民族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民族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推动民族工作实践的发展。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关于民族问题的论述,都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运用与发展的成果。这两大理论成果的创立和发展,对于实现各民族在平等基础上的团结与联合,引导各民族共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胜利前进,产生了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苏联解体…  相似文献   

12.
自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省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成就,谱写了新篇章,进一步在全社会唱响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主旋律.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族党派、抗日团体、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参加的全民族抗战,“显示了处在进步时代的中国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胜利,毛泽东同志在评价这场神圣的战争时说过:“中国军队的广大官兵在前线流血战斗,中国的工人、  相似文献   

14.
<正>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创造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功范例,在中国民族关系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谱写了民族团结、跨越发展、幸福和谐的壮丽篇章,赢得并长期呵护了"模范自治区"的荣誉。进入新时代,内蒙古要大力弘扬民族团结的光荣传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 ,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基本方针和原则是 :(一 )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是国内政治问题的首要问题 ,阶级斗争应当服从民族斗争的需要。 (二 )为了维护祖国的统一 ,要建立和巩固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三 )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进步繁荣 ,要保持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四 )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要加强民族法制的建设。 (五 )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最终目的 ,是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中华民族的振兴  相似文献   

16.
刘惊海 《实践》2004,(12):28-30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始终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50多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制订并实施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等一系列正确的民族政策,成功地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   ……  相似文献   

17.
刘惊海 《实践》2004,(11):28-30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始终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50多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制订并实施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等一系列正确的民族政策,成功地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   ……  相似文献   

18.
王庆  莫晓琴 《当代贵州》2008,(21):I0001-I0001
自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中央实施两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省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丁新成就,谱写了新篇章,进一步在全弛会唱响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主旋律。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我国的生命线.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即"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是我们党对新时期我国新型民族关系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继承和发扬,是马克思关于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理论在新时期的具体运用和体现,是我国各族人民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指导思想与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准则.深刻认识并践行"三个离不开"思想,对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论述了民族团结是深化兵地融合的重要基础,指出了当前存在着一些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客观地提出在加强民族团结中深化兵地融合,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团结,推进新疆社会和谐应采取切实有效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