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缅甸已被公认是上座部佛教在东南亚传播的最早和最重要的基地,上座部佛教在缅甸社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古代,上座部佛教一直同王权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政、教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关系,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缅甸封建国家的政治发展状况。本文试对缅甸蒲甘王朝时期政权与教权(上座部佛教)之间的关系进行一番分析和探讨,理清其沿革发展的脉络,揭示缅甸蒲甘王朝时期政教关系的特点,为进一步探究缅甸整个封建社会时期的政教关系作些铺垫。  相似文献   

2.
缅甸历史所称公元前 85 0年释迦族在缅甸太公建城之说 ,乃抄自梵文经典的印度传说。至缅甸载籍中蒲甘王朝阿奴律陀以前之事迹 ,则多缺乏根据。在缅甸的早期国家中 ,最主要的是骠国 ,早在公元 1世纪时 ,骠国就已经开始出现 ,到公元 7世纪时 ,骠国已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缅甸封建社会经历了萌芽 (蒲甘王朝时期 ,从 10 44 - 12 87年 )、分裂(12 87- 15 31年 )、发展 (东吁王朝时期 ,15 31- 175 2年 ) ,鼎盛 (雍籍牙王朝前期 ,175 2 - 182 3年 )。在 182 4- 1885年间 ,英国向缅甸发动 3次战争 ,1885年 11月 ,缅甸王室灭亡 ,全缅甸沦为英国殖民地。  相似文献   

3.
缅族起源于中国西北地区,属于古羌族的一个分支.公元10世纪左右,缅族从云南进入缅甸境内.缅族进入缅甸之前,属于南亚语系的孟族、属于汉藏语系的骠族等民族已经在缅甸生活了近10个世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发展到了一定高度.缅族进入缅甸后很快与族源相近的骠族融为一体,并继承了骠族的物质和精神文明.1044年,缅人首领阿奴律陀以蒲甘为中心,建立缅甸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蒲甘王朝.1057年,阿奴律陀出兵攻打位于缅甸南部的孟人国家直通,把30部三藏经和直通国世代供奉的佛舍利运到蒲甘,并把精通三藏经的僧侣及各类技师带到蒲甘,在蒲甘大力推动佛教的发展.此后缅人以骠文化、孟文化为基础,吸收了部分印度文化,创造了以上座部佛教为核心的蒲甘文化.蒲甘文化内涵丰富,包括宗教、文字、碑铭、佛教建筑、雕刻、绘画等内容.其中佛教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的成就远远高于文字和文学方面的成就,达到缅甸佛教建筑史上的最高水平.在蒲甘文化形成过程中,骠文化、孟文化和印度文化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发挥了作用和影响,而缅人则为蒲甘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因此,蒲甘文化是一种综合文化,是生活在缅甸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瑰宝.蒲甘文化是缅甸文化的基石,其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以上座部佛教为核心的蒲甘文化对佛教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对东南亚佛教文化圈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11世纪以前,缅甸虽已出现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古代民间文学,但是,缅甸文字创于11世纪后,因此,系统反映缅甸文学创作情况的最早年代只能始于1044年后的蒲甘王朝。缅甸著名学者、仰光大学首任校长吴佩貌丁所著《缅甸文学史》是一部享有很高声誉的文学史教科书。书中按缅甸不同历史朝代详尽地叙述了古代缅甸文学的兴衰和演变,着重介绍缅甸各朝  相似文献   

5.
缅甸是一个石油丰富的国家,石油生产是缅甸国民经济三大支柱之一。石油开采在缅甸有着悠久的历史。据缅甸史书记载,早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古蒲甘王朝,就在仁安羌(缅文仁安羌就是石油流成的小溪的意思)地区发现并开采石油。随着历史的变迁,缅甸石油生产几经兴衰。缅甸独立以后,石油工业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石油产量也有显著增长。1975年起停止原油进口,目前缅甸所产的石油不仅能满足国内需要,而且还有少量出口。缅甸石油工业呈现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将对缅甸石油工业历史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6.
现代缅甸佛教复兴与佛教民族主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缅甸是重要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11世纪蒲甘三朝阿奴律陀王热心扶持佛教,使之成为国教。此后佛教在缅甸地区就一直没有中断过,它贯穿于大多数缅甸人民的生活之中,人们的世界观、伦理道德,乃至从生到死,民族风俗等无一不受到影响,已成为民族宗教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7.
略论孟族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族是最早进入缅甸并在缅甸南部建立国家与王朝的民族。1755年,缅王雍籍牙把孟族驱逐出达贡,并把它易名为仰光。仰光便成为缅甸王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孟族文化对缅甸的影响深远,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孟族亦是缅甸诸少数民族中被同化最彻底的民族。在缅甸三角洲地区,许多人都带有孟族人的血统。  相似文献   

8.
截至一九八二年一月四日止,缅甸独立已经整整三十四周年了。 缅甸正在以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为奋斗目标,根据以社会主义民主为基础的新宪法,在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的领导下,组织包括工农在内的全体人民,通过经济计划,去完成建设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印度人在缅甸社会比其他外侨更不受欢迎。这是由于印度人同缅甸原住民在种族和宗教上的差异很大 ,且印度人很不容易接受缅甸的语言、服装和风土习俗。因此 ,缅甸人叫他们“嘎拉”。值得关注的是 ,由于早期历史上的交往因素 ,缅甸与印度在文化特别是在宗教方面有牢固的关系。在殖民地时代 ,印度人的地位很显著 ,虽然他们排在欧洲人之后 ,位居第二 ,但他们把资金分投到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 196 2年以来 ,印度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自主权明显下降 ,但自 1988年 9月现军人政府上台后 ,印度人的状况已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
缅甸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国,但过去50年缅甸也是东南亚地区饥饿程度最高的国家。本文通过对缅甸独立后不同时期农业政策的背景、选择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进行分析,认为缅甸外生工业化目标所引致的内生剥夺农业政策是粮食安全问题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1.
1947年<缅甸联邦宪法>的经济指导原则反映了民族主义精英对独立后缅甸发展战略的构想,即以国有经济为基础对西方国家进行赶超.该战略尤其在奈温时期得到了强化.由于政府垄断了国内国际贸易,价格扭曲,资源配置不当,国有经济大多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力,私有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因而经济增长多年在低水平徘徊.缅甸选择发展战略的错误,使其未能发挥比较优势,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缅甸现代化挫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緬甸文學发展于11世紀的蒲甘王朝。1057年的宗教战争,緬甸南部文化发达的直通王国被征服,蒲甘王阿奴律陀獲取大量佛教經典和为數三百名有才學的高僧和具有各种技艺的工匠。隨着宗教的改  相似文献   

13.
缅甸是一个农业国,农产品以大米为主,是世界上输出大米的主要国家之一。然而,尽管农业在缅甸经济中占有主导的地位,但其发展水平却是十分落后的。制约缅甸农业发展的因素很多,如自然气候条件,国家的农业政策,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以及直接为农业服务的其他经  相似文献   

14.
在封建社会,王族婚姻不仅具有一般的社会意义,还具有政治上的意义.本文通过梳理缅甸最权威史书<琉璃宫史>中所记载的东吁王朝王族婚姻状况,对当时的王族婚制、后妃身份、婚礼、婚姻观念等进行文化意义上的分析,由此揭示王室婚姻对政治和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缅甸人口的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九四八年一月四日,缅甸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吴努任总理。这个国家从一八五六年起到宣告独立,一直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在全国人口中,具有印度佛教文化的蒙古人种占大多数。种族和人种的多样性是人口的重要特点。缅甸基本上属于以生产稻米为主的农业经济,大多数人住在乡村地区。  相似文献   

16.
一、缅甸现代国防力量的建立缅甸现代国防力量始于英国人统治时期。英国占领缅甸以后,在缅甸建立了一支以现代武器装备的、服务于英国殖民统治的军队。这支军队基本上排除了缅甸的主体民族缅族,其成员主要是缅甸的克伦、克钦、孟等少数民族和一些印度人、尼泊尔人,目的主要是镇压缅族的反抗。太平洋战争前夕,以昂山为首的一部分积极从事反英斗争和民族独  相似文献   

17.
缅甸殖民地时期的经济史上,有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农业高利贷资本特别活跃。高利贷者如同大大小小的蜘蛛、在广大城乡之间编织着层层的高利贷网,而最大的蜘蛛,就是齐智人。 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缅甸沦为英国殖民地起,到本世纪四十年代日本人取代英国人的  相似文献   

18.
姚历 《法国研究》2013,(1):18-23
民族主义运动与民族国家的形成是18世纪欧洲现代化的重要现象。然而,各个地区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现实使得彼此之间民族主义的内涵与民族国家形成的方式迥异。法兰西民族主义孕育于启蒙时期,洋溢着对民主、平等和自由的呼求。法国大革命将这种理念具体到了国家和民众之上。虽然民族主义复辟王朝历经了一些曲折,但随着七月王朝的建立和同时期工业的快速发展,民族主义又再次复兴,而法国在政治、社会和文化上开始出现重大转蛮.民族国家№随乡确寺。  相似文献   

19.
膘苏蒂王朝时期 在缅甸史籍中有一部著名的关于中缅关系的记载,这就是《华人莅缅记》。 在这部《华人莅缅记》的开头写道:“自佛事虔诚的天帝之孙、太阳神之子(骠苏蒂)在极乐之邦、威名显赫的蒲甘国获得王位以后,即与芬芳之邦的皇帝的关系时亲时疏,时盟时敌。”这部著作记载了从骠苏蒂王到缅历一○○五年明永历帝事件为止的这一历史时期所发生的一系列史实。  相似文献   

20.
自古以来缅甸是一个农业国,素以“稻米之国”著称于世,农业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0%。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一向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三大经济支柱之一的稻谷生产是国家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本文将着重对缅甸稻谷生产的历史和现状作简单介绍。 缅甸地域辽阔,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发展农业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然而,在漫长的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统治年代里,缅甸的农业生产十分落后,广大缅甸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