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近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史,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深刻认识到世界经济发展必将走向全球化趋势,提出了关于经济全球化的一系列思想。学习掌握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一、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发展脉络。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思想,真实地反映了孤立的封闭的国内市场和民族历史必然走向国际市场和世界历史的趋势,体现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和全球化唯物史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最早地论述了以世界交…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提示了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分析马克思世界历史观的历史特点,指出了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趋势分析的理论创新和贡献。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对“经济全球化”现象有所论述,虽然当时他并没有提出“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但对“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影响的论述已经相当深刻。尽管我们今天所经历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的“经济全球化”完全不是一回事,但《共产党宣言》中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论述仍有其现实意义。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如何把握机遇,促进经济发展,是当前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结合对世界规模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过程的考察,马克思在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世界市场思想。扩大历史视角,那些曾经影响早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因素仍然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如今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全球化的环境是始于地理大发现的世界市场的当代表现。关于如何"把社会的一切要素从属于自己",社会主义中国在参与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应有更多属于自己的定义。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化竞争与发展和中国迅速走向全球与现代化的历史语境中考察马克思的现代性话语时,我们发现了一个极为不公平的现象:关于现代性话语的皇冠属于马克斯.韦伯,而与具有原创性地位的卡尔.马克思无缘。实际上,马克思对现代性是本然的肯定,视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为现代性社会。马克思当时的出场是通过对资本全球化为主体的现代性的双重向度进行的———肯定与否定、“改造现存世界”、建设新世界而显示出来的。中国的革命与现代化建设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才取得巨大成功的。面对新旧全球化的时代大转换,没有对马克思的关于现代性话语的记忆和继承,不仅对马克思极为不公平,而且没有中国的未来和世界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萌芽于工业革命时期,马克思于19世纪40年代,根据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状况,指出世界市场的开拓把各国卷入日益紧密的经济联系之中,提出了世界历史理论,为全球化理论奠定了探讨的基础.19世纪中叶,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及其内在规律性,指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资本统治和经济剥削这一历史运动的表达方式,是资本对世界的征服.在马克思晚年,西方无产阶级革命日益沉寂,促使其关注东方社会,在研究俄国农村公社的基础上提出"跨越论",希冀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提供新的社会发展模式.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视野考察经济全球化的渐进,整个思想脉络的发展始终和当时的革命实践紧密联系,体现了其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全球全面生产理论是对马克思关于社会有机体的历史发展机制的理论概括。西方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走上了与苏联研究模式截然不同的道路,从精神生产、文化结构、生态危机、意识形态等角度重新诠释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这些理论丰富了我们对马克思理论的认识维度,但也存在着原则性的缺陷。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并未提出过"全球化"的概念,当代全球化与马克思当时所讲的世界历史相比,无论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其实质并未改变。当代全球化依然是按照资本主义的逻辑行进着,依然是世界市场和世界交往不断发展的产物。当代全球化的发展事实证实了马克思的预见:狭隘的民族必将走向广阔的世界历史。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分析当今全球化问题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9.
人们一直认为马克思是反对财产制度的,但他的理论体系却有利于弄清财产在社会演进中的作用。马克思关于商品和财产独特性的解释,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知识产权的发展进程和深刻内涵,特别是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中知识产权法与经济变化之间的联系。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与方法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从有形物到抽象物,劳动从体力劳动到创造性劳动的过程中,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脉络与使命。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商品性质的分析、个体资本家行为的分析及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分析对深入理解和把握知识产权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人类的经济生活走出狭隘和封闭的圈子,开始踏上全球化的道路。马克思深刻地剖析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以商品输出和殖民化为特征的近代经济全球化,并且吸收了亚当·斯密的“世界主义经济学”的合理成分,创立了世界历史观———全球化唯物史观———世界市场联系论———落后国家特殊过渡论。由上述理论共同组成的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思想,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理论基石和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要从生产力、社会关系纬度探讨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从而指出了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实现的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威廉姆·肖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做出了"技术决定论"的解读,认为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威廉姆·肖的这种解读坚持了马克思最根本的"生产力动力学"的学术立场。但威廉姆·肖在宏观层面缺失了对资本主义的人的自身发展和社会文化价值的社会批判,在微观层面对马克思的阶级分析等具体问题的反思有所误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简要阐述马克思、思格斯关于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思想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论述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发展生产力理论、一、何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的先进成果及对外开放理论等,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关于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于发展而言,民主有何功效?着眼于发展的稳定性,本文运用"退出-呼吁"模型分析了民主制度的经济意义。发展不仅意味着增长速度,还意味着稳定性,两者缺一不可。民主制度对促进经济绩效恢复、维持发展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其所以如此,主要在于民主制度所蕴含之有效的呼吁机制。无论垂直呼吁还是水平呼吁,都从不同方面、以不同机制化解了经济运行中的波动与风险。非但如此,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呼吁的重要性将愈发凸显,同时也将面临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有关制度变迁的理论进行对比性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制度变迁的新特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当代的经济制度变迁表现出两重性:强烈的趋同性变迁和多样化演进。而且,在经济全球化和当代的经济制度变迁之间存在一种互动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体现出鲜明的系统整体性。他首先视技术为生产力,然后通过分析生产力的媒介作用,把技术与社会制度、生产关系相连接,接着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的使用与劳动和劳动者之间的对抗,从而证明技术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更是建立全面、自由和幸福王国的革命力量。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不仅是马克思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借鉴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拉丁美洲最先卷入了全球化进程,阿根廷是西方媒体称赞的全球化楷模,但近来 阿根廷却爆发了严重经济危机,导致拉美出现了反全球化的新浪潮。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热潮在当今世界发展进程币日趋明显,一系列伴随的问题和困惑正迎面而来,在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中国,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观点来指导和认识社会历史的发展状况,对于全球化,深入理解而不是简单认识马克思的社会形态演进理论十分关键。全球化和马克思的社会形态演进理论之间的关系将迎刃而解,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中国在全球化之下的发展路径和疑惑将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