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为啥他家是贫困户,我家就不是,你们工作队能不能帮我们争取个贫困户名额。""你们来扶贫了,啥时给我们发钱啊!""我家要是养点猪、牛,种点经济作物啥的,要是赔了,你们负不负责?"......几个月来驻村扶贫,在村屯走访,和农户交流时,我经常听到这样的话。非贫困户争着想当贫困户,贫困户不想办法致富脱贫却坐等救济,这种现象目前在农村还大有人在。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下面的情形:我们包扶村的贫困户于德友,2017年春天主动要求试  相似文献   

2.
正一楼是储物间及厕所、厨房,二楼是客厅,三楼是好几间卧室——走进从江县下江镇秋新村36岁贫困户滚力军家,三层宽敞的住房不禁让人羡慕。"一年前,我们一家6口还挤在一间烂棚棚搭的木板房里,木板之间缝隙大,四处透风,房屋整体倾斜,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滚力军回忆道。2019年,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  相似文献   

3.
《奋斗》2020,(11)
正泰来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时刻紧绷巩固脱贫成果这根弦,敢于担当、主动作为,采取因人而宜、因地制宜的方式,不放松对贫困户劳动能力底数的摸排,不停顿对贫困户劳动技能的培训,不间断地解决贫困户劳动就业问题,多措并举打出一套贫困户人人有"脱贫证"的巩固成果组合拳。截至目前,全县贫困人口中有劳动能力2923人、弱劳动能力1760人实现稳定就业,无劳动能力3615人落实兜底保障。  相似文献   

4.
"现在村里有多少贫困户?目前情况怎么样?""我们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9户86人,主要是因病、因残造成的。"……调研事先不打招呼、不定路线,随机抽取一个镇、一个村,并随机走访贫困户家庭,随后召开现场座谈会。近年来,福建在全省纪检监察系统传承"四下基层"优良作风。  相似文献   

5.
正寒冬腊月,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但在微山县贫困群众的心里却涌动着一股股暖流。连日来,微山广大党员干部不惧严寒走街串巷,开展形式多样的慰问帮扶活动,帮助贫困户解决一个又一个生产生活上的难题。"不漏一户,不落一人"龙头力量凝心聚力"针对你家有几亩地的情况,村里帮你协调些资金,把大棚搭起来,种一些蔬菜,销路上村里再想办法。""技术上你放心,我们会来给你具体指导。"昭阳街道西万二村村支部书记张裕千和同行的县农业  相似文献   

6.
<正>双阳村是个省级贫困村。庞大的贫困人口基数、薄弱的基础设施、脆弱的经济条件等难题,压得双阳村多少年喘不过气来。驻村工作队成员的共识是: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为此,我们积极协助村党支部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加强集体领导;制定党员帮扶、党员联系贫困户制度,要求全村每个党员联系6个贫困户,对全村贫困户实行"一对一"帮扶全覆盖;落实"三会  相似文献   

7.
正独山高新区轴承产业园先后落户轴承及配套企业41家,各类轴承生产线450余条,形成了年产值近10亿元的发展规模。园区内各企业共吸纳了1200余人务工,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5人。"稳定脱贫一定要靠就业、产业来带动。""就业就要全覆盖,尤其是具备条件的贫困户,一户一就业的目标必须要完成。"独山县委书记潘志立多次强调。近年来,独山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就业1人、脱贫1户,就业2人、小康1家"  相似文献   

8.
正石顺红已连续21天没有回家了。平塘县克度镇金山村党支部书记吴帮学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段时间,石同志每天跟我们村干部一道早出晚归,同吃同住,很辛苦。"吴帮学对这位城里来的干部刮目相看。7月7日,正值周末,本打算回家拿几套换洗衣服的石顺红因还有几户贫困户的信息没有核实完,又留在了村里。"今天争取把所有工作做完,明天回家一趟。"刚从结对帮扶贫困户李孝洪家走出来的石顺红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9月27日,有客商来我这里订购了一批兔苗和种兔,当天收入6000多元。"吴明兴高兴地对笔者说。吴明兴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敖市镇寨崩村的村民,2013年因一次意外致残,造成家境困难,后来被村里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寨崩村距镇所在地1公里,全村587人,贫困户39户120人,2016年该村通过实施扶贫项目,从贫困村中出了列。2016年吴明兴借助国家扶贫好政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申报了养兔扶贫项目。可是项目来了,  相似文献   

10.
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扶贫开发,随着扶贫开发的持续推进,特别是精准扶贫提出以来,我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扶贫道路,在扶贫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通过多年的扶贫开发,贫困户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一批贫困户在现行标准下"脱贫摘帽"。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最终是要走向致富路,要考虑贫困户"脱贫摘帽"后的可持续生计发展问题。当前,实现贫困户"脱贫摘帽"是脱贫攻坚过程中的阶段性胜利,扶贫的最终目的在于让贫困群体实现可持续的脱贫,把稳定的生计作为"脱贫摘帽"的最终目标,为"脱贫摘帽"的贫困户寻找可持续生计发展,让脱贫不返贫,推动持久脱贫,在"脱贫摘帽"的基础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盘县马依镇螳螂村党支部瞄准全村270户贫困户"精准扶贫",采取"1+2"模式(即1户贫困户喂养2只种兔)在不到12个月的时间让270户"贫困户"变成"小康户"!"贫困户"缘何"一夜暴富"?原来,螳螂村"贫困户"喂养的兔子繁育能力极强,每只种兔一年至少可以生产50只兔子,通过"兔子生兔子"的产业链,一年内可以出栏400只肉兔,按照订单式150元/只计算,一年可创收60000元。"最多到2016年11月,我们就可以让270户贫困户脱贫奔小康,下一步,党  相似文献   

12.
正"我2015年就退出贫困户之列,现在的生活算得上是小康了。"6月7日下午六点过,李如明弓腰趴在水城县米箩猕猴桃园区的观景台上,惬意地俯瞰着整个园区。这个原来被列入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是米箩镇俄戛村曾经"最穷的人",提到现在的生活他总会配合着轻微点头的动作:"这样的光景,以前想都不敢想!"李如明如今是米箩镇润永恒猕猴  相似文献   

13.
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奋战在基层一线,工作辛苦、收入不高;他们直面社会现象,化解社会矛盾;他们是老百姓眼里的"政府人",端着令人羡慕的"铁饭碗"。这个群体,成为了中国公务员群体的主力军。不管走到哪里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然而我们是否了解他们真实的工作状态?让我们跟随镜头了解两名基层公务员寻常的一天。  相似文献   

14.
正寒冬时节,松桃苗族自治县蓼皋街道办事处会议室格外热闹,85户贫困户早早来到会议室等候着分红。"昨晚村长通知我今天到蓼皋街道六楼会议室领钱,听了这消息很高兴,一大早就来到会议室等着",一位60多岁的村民说。一年来,松桃苗族自治县蓼皋街道以"民心党建、搭建平台、科学管理"为指导,通过"民心党建+公司+集体经济+贫困户"的模式,由街道组织注册惠民劳务有限公司,在各村(社区)成立分公司,把支部建在公司上,助推实现了村干部向产业经营者转型。目前,试点街道蓼皋街道已在2 9个  相似文献   

15.
正"老田头儿,赶紧走,村上分钱啦!""来了……"村里的几个贫困户互相招呼着,兴高采烈地走向村委会。到村委会一看,里面熙熙攘攘的,早已站满了本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家的脸上写满了笑意。这么热闹的场面,是2017年12月13日葫芦岛市南票区沙锅屯乡后富隆山村党支部召开的产业扶贫项目分红大会现场。在充满寒意的冬日里,大家手里拿着分红款,心里  相似文献   

16.
<正>以政府为主导,合作社(企业)为依托,贫困户为主体的产业扶贫模式,将贫困户的土地、劳动力和产业发展资金作为生产要素进行整合,为贫困户参与产业扶贫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支持,形成了政府对贫困户提供产业发展的"造血式"扶贫,一定程度上调动了贫困户的积极性,强化了贫困户的脱贫意愿。然而这种"造血式"扶贫是否具有持续的"造血"功能,贫困户脱贫之路能否走得更远?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参与党校不同班次关于精准扶贫脱贫研讨交流的同时,到青海东部山区一些典型贫困村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中我们发现:扶贫产业在对贫困户的生产要素整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在公共场所设置的公共设施也越来越多,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方便,为人们默默地服务着。现在,在一些农牧团场公共设施损坏现象较为严重,有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置大家的利益于不顾,偷偷摸摸将公共场所摆放的花卉占为己有,乘人不备将草坪里的喷头取走,就连厕所里的一只灯泡有的人也看在了眼里。还有一些人胆子更大,竟敢把户外健身器"肢解"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接待一批客人,听到这样的议论,一人说:"XX人太老实,他要是在我们县城里,一辈子也就只会是科员的命了。"反复咀嚼这句话,感觉总不是滋味。其实老实人并不是傻子,而是干事业认真,看问题执着,在工作中又非常讲原则的人。这样的人也许不愿意在很多事情上搞变通打擦边球,不想踩着法律与道德的红线走,所以在一些人眼里,这就是老实人,这样的人在社会上不会来事儿,"不吃香""行不开",最后结果"一辈  相似文献   

19.
初冬时节,沱江河畔,马安村处处是火热的建设场面."我做梦都想不到,这辈子还能住上新楼房,党的政策真是太好了."富顺县狮市镇马安村贫困户罗德洪指着快完工的新楼房,眼里闪着喜悦的泪光.  相似文献   

20.
正通过"背包干部"的积极探索,资源整合,镇宁自治县本寨镇构建了"一体两翼"绿色产业发展格局,辐射所辖10个行政村,受益贫困户912户,贫困人口3243人。在镇宁自治县本寨镇,活跃着一支脱贫攻坚的帮村干部,村民们亲切地称他们为"背包干部"。"迷彩服,绿色背包,一看就知道是帮村干部,是帮咱们解决问题的,是最可爱的人。"本寨镇炳云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