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开展以来.我与各区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和部分基层党员干部代表谈心谈话。并到联系点开展了一些活动,通过亲身下基层了解实情,掌握社情民意。为基层干部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我对开展“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有了更深的感悟。  相似文献   

2.
一、内蒙古财政参与和支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情况及问题透视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以放开粮价、搞活市场为核心进行的,所以,始终离不开财政的参与和支持。回顾粮食体制改革走过的路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步是调整粮食统购价格,较大幅度地提高收购价格;放开粮食集贸市场,实行“议购议销”。第二步是改革统购制度,实行合同订购制度,扩大市场调节,缩小计划管理范围,实行“平价议价”双轨运行,放开工业、饮食及城镇居民口粮销售价格,实行“购销同价”和粮食“购、销、调”财务包干。第三步是放开粮价…  相似文献   

3.
《求是》2007,(3):35-36
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特别是抓住国家重视粮食安全、加大对粮食主产区扶持力度的良好机遇,以建设全国重要优质粮食生产与加工基地、优质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为重点,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生产三年迈了三大步,先后登上850亿斤、900亿斤、1000亿斤三个台阶。2006年全省粮食总产量预计达到1011亿斤,比上年增加94.6亿斤,增长10.3%,再创历史新高;棉花、油料总产量预计达到82万吨、480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1.9%、6.9%;肉类、禽蛋、奶类产量达到745万吨、400万吨、145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8.1%、6.7%和33.6%。农民收入增幅近10年来首次突破20%。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全国粮食生产不断下滑,我省也不例外。一些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和苗头已经出现,粮食供求关系正在发生变化。粮食生产下滑,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根本的原因是种粮的比较效益低,种粮农民增收困难,种粮积极性不高。仓廪实,天下安。新阶段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最根本的是要通过市场引导,提高种粮效益。为此,中央和省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我省作为全国13 个粮食主产省(区)之一,无论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大局出发,还是从人口大省自身需要出发,都应当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李志明 《党课参考》2022,(18):44-60
<正>本课对象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本课时间3小时(讲课2小时,讨论1小时)。本课目的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准确掌握《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的亮点,充分认识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在落实过程中面临的难点和挑战,从而全方位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商业银行法》的颁布实施,专业银行逐步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后,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更好地支持经济建设?笔者认为,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一、加快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练好内功,积聚后劲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专业银行长期粗放式经营,盲目铺摊子,业务上未能自主经营,政策性贷款项目多,行政干预贷款多,银行只注重贷款,不注重经营效益和贷款风险。因而,历年来遗留下的包袱很大,主要是资产质量低,经营效益差。专业银行向国  相似文献   

7.
象山县的农业形势,总的说来是好的,1994年农业总产值跃居全市第一,但就粮食生产的形势来说却令人担忧,去年多数乡镇仍未完成种植面积和定购任务,“基本自给”的目标尚未实现。为确保总量平衡,不得不大量进口粮食。粮食问题已成为领导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如何稳定和发展粮食小产?笔者认为要真正解决问题,必须立足于治本。对此,本文谈一些看法。 第一、必须坚持粮田适度规模经营 八十年代初期普遍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曾为发展农业,富裕农民作出过历史性的贡献。但其本身所存在的某些缺陷(特别是“均田制”的土地经营方式)在经济发达和比较发达地区已日益显露,生产要素不能优化组合,农民种田副业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土地的  相似文献   

8.
一、粮食问题的严重性粮食问题历来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最近三年粮食生产的徘徊状态,与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不相适应,因而使这一问题突出出来,而在经济发达地区,粮食生产的形势更为严峻。从苏州市的情况看,粮食问题的严重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某一年份内粮食减产量令人震惊。如1985年,苏州市粮食比上年减产15.7亿斤,减产幅度高达23.1%,减产的绝对量是建国以来最多的年份之一,减产的幅度超过其它地区一成以上。 2、十年来,苏州市的粮食总产量仍在  相似文献   

9.
随着“入世”步伐的加快,很多人都呼吁强化农业的支持,保护农民的利益,保护农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笔者认为,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阶层,需要支持保护,而农业支持保护的重点应当是粮食。   一、粮食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决定了粮食是农业支持保护的重点   无论是在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不会有丝毫改变。粮食依然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粮食产业依然是其他产业的基础。因为没有粮食产业,其他的生产经营就无从谈起。特别是对我国来讲,粮食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还有特殊的意义。一是…  相似文献   

10.
<正>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最近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当前粮食宏观调控工作的重点是"保供稳价",既要保证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也要保护  相似文献   

11.
李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负责‘米袋子’就是负责本省的粮食供给",深刻阐明了增加粮食生产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连上几个台阶,并在80年代中期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1994年,尽管我国农业遭受了特大自然灾害,农业生产仍然获得了大丰收。粮食总产达"8892亿斤"。但是绝不能因此就认为我国的粮食间题已经过关了。国际公认的标准是人均占有粮食500公斤才算过关,而且只将谷物类算作粮食。我国连大豆、薯类都加在一起尚不足400公斤,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人均占有650公斤的水平。粮食生产形势是严峻的。首先是进入90年代以来。粮食生产一直呈低速增长趋势,年递增率只有0.4%;第二,我国"南方十四省、市、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直线下降,1989年占58.3%,1990年到1992年降为55%左右,1993年又跌到52.7%。短短四年下跌五个百分点以上"②;第三,粮食消费量迅速增加,一方面"我国每年新增人口1600万"③,对粮食需求产生了相当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工业用  相似文献   

12.
赵勤  李莹 《奋斗》2009,(5):57-58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对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巨大。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和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普遍下行的新形势下,结合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的实施,如何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08,(12):6-7
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是我们的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出现闪失。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始终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十三亿人口的国家,如果粮食和农业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政之要,首在足食"。粮食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我国是发展中大国,耕地面积仅占世界的不足10%,而人口却占世界的22%。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的头等大事。能否做到粮食供求基本平衡,避免粮食生产的过大波动,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关系到社会、政治稳定。一、从公平与效率角度解读粮食生产波动我国粮价已连续六年负增长,近期的粮价上涨是因为粮食短缺,还是属于正常的市场调节?众说纷纭。透过造成粮食生产波动的种种因素的表面现象,可以看出:如同"三农"问题的本质是"效率"和"公平"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样,造成粮食生产波动的因素归根到底也是公平与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生产还要不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指导?如果有,应该怎样去干预、去调控、去指导?这已不仅仅是理论问题,而是现实问题,亟待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和解决。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决策,无疑将会对我国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系的同时,必须建立和完善国家的宏观调控体系。这二者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互相结合,相铺相成,缺一不可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粮食生产当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6.
农业生产资源不仅包括耕地、气候、水供给等条件,还包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农业资源的多少,是相对于农产品消费而言的,我国虽约有15亿亩耕地,但拥有12亿多人口,至少从耕地资源的角度看,我国是一个资源短缺的国家。到“九五”期末,我们能否生产出5亿吨粮食,满足那时13亿  相似文献   

1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粮食问题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粮食问题解决了,保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就有了坚实的基础,“菜篮子”生产和供应也就有了重要保障。因此,争取农业的稳定增长,最重要的是夺取粮食丰收。  相似文献   

18.
影响山西粮食生产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物质和科技投入、政策和市场状况、气候和灾情等等。保持山西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必须严禁乱占滥用耕地,保障基本农田面积;稳定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充分发挥现用水浇地的粮食生产能力;激活科技作为拉动粮食生产增长的“引擎”,加速科技主导型增长方式的转变进程;调控资金流向,稳定增加农业投入;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加大发展粗杂粮生产的力度;大力推进适度规模经营,逐步提高农机作业水平。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全国粮食生产不断下滑,我省也不例外。一些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和苗头已经出现,粮食供求关系正在发生变化。粮食生产下滑,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根本的原因是种粮的比较效益低,种粮农民增收困难,种粮积极性不高。仓廪实,天下安。新阶段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最根本的是要通过市场引导,提高种粮效益。为此,中央和省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我省作为全国13 个粮食主产省(区)之一,无论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大局出发,还是从人口大省自身需要出发,都应当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不仅为工业提供大量的原料,更重要的还是为人口提供生活所需要的粮食。我国是一个11亿人口的大国,吃饭问题是第一位的。邓小平同志曾提醒过我们: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恢复不过来。陈云同志1985年就说过“无农不稳”,“无粮则乱”。因此,农业生产的稳定与发展是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