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廉政瞭望》2014,(16):40-41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百年。一战,改变了世界格局。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也改变了女性的传统生活方式。男人们都上了战场,很多人长眠他乡。女人们开始独立持家,她们制造炮弹、开有轨电车、焊接金属……也有一些女人上了战场,成为护士或者战士。战后,她们中的大多数人立即失去工作,在一夜之间回到厨房。尽管如此,一战仍然改变了女性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党史纵览》2012,(4):56
邮票服务于谍报战,最早见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中国的抗日战场上,邮票谍报战的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万里之遥的欧洲战场。  相似文献   

3.
王焯 《党史纵横》2010,(9):53-57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这样一面战旗:旗上有一只白色的北极熊,英文标着美军第7师步兵第31团。这面战旗,诞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西伯利亚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面战旗曾随31团转战于西南太平洋战场。这面战旗记载着31团的荣誉与骄傲。然而,朝鲜战争爆发后,这面战旗终于在中国人民志愿军面前无可奈何地败落了。如今只能作为美军“王牌团”的耻辱,供世人参观。  相似文献   

4.
陈述 《湘潮》2013,(1):59
虽然滇西战场的形成较晚,但自其形成之日起,即成为中国抗战的又一个基本的战略方向,而且是1942年以后中国抗战的一个主要战场,中国在这个新战场上的成败得失已经直接关系到抗战的全局。  相似文献   

5.
黄瑶 《党史博览》2009,(9):52-5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对日作战的战场主要在太平洋上,八路军则在中国大陆的敌后对日军进行游击战和运动战。这两支军队虽然是对共同敌人进行英勇战斗的战友,但却战斗在不同的战场,彼此似乎很少有直接的、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一、国联建立的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方面是一场人类灾难,另一方面却也为美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场战争使得欧洲交战诸国元气大伤,从此,以欧洲为主导的时代就此结束。此时远离战场纷争的美一、国联建立的背景  相似文献   

7.
正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悍然挑起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开战时,国民党拥有军队430万人,共产党军队只有120万人。解放战争进行到1948年,中国的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年的3月下旬,毛泽东率领党中央机关东渡黄河,进入晋绥解放区。此时的毛泽东,虽然仍把主要精力放在军事斗争上,日夜运筹东北战场、华北战场、华东战场、西北战场重要战役的相互配合问题。但  相似文献   

8.
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投降后,东方的战争策源地——日本,依然在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上负隅顽抗。虽然日本的海、空军损失很大,但它仍然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总兵力为700万人。迫使日本投降,结束这场空前浩劫,成为世界反法西斯阵线的共同目标。拒绝了盟国的波茨坦公告,日本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命运已不可避免1945年7月16日,美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墨西哥州试验成功。原子弹爆炸成功后,以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为首的临时委员会和参谋长联席会议认为:虽然日本败局已定,但其陆军  相似文献   

9.
刘艳藕 《湘潮》2013,(1):135
历史上战争无数,战场上从未缺乏红花——女子的身影,他们直接或间接的参与战争,对战争及历史变化起着重要作用。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道家阴阳理论思想的体现;平等民主思想促使女性思想的解放;女性的特点使他们越来越多的参与战争等等。正是这些女性才使得战争有了柔美的一面,也使战争的残酷性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0.
现代战争:生态灾难知多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战争的危害,除了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之外,莫过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了。冷兵器时代,交战双方以比较原始的方法在战场上以长矛刀剑相互攻击厮杀,造成血染荒野的惨状,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却远远小于现代战争。随着科技的进步,战争的手段包括武器不断地被现代化,这虽然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战场上人员的直接伤亡,然而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巨大破坏,是冷兵器时代战争远不能比拟的。透过二战后的几场局部战争所引发的生态环境灾难,我们就可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1.
颜林 《党史纵览》2023,(9):31-34
<正>有位苏联著名作家曾说:“战争让女人走开!”可是,从古至今,有数不清的伟大女性为了保卫祖国而勇敢地走向战场。电影《上甘岭》中的王兰和《英雄儿女》中的王芳这两位女英雄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艺术来源于生活,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有这样一群巾帼英雄,志愿军第十五军文工团女战士柳岳继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2.
《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双月刊1989年第6期刊载胡玉海的文章《试论抗战时期两个战场的战略配合》,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一开始就分为两个战场,即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战争中,两个战场曾有过磨擦,甚至出现过两军对阵的局面,但从总体上看,从战略上看,两个战场始终是配合的。两个战场战略上的配合是主流,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两个战场在战略上配合的伟大胜利。”“正面战场的积极作战,有  相似文献   

13.
南口战役是七七事变后中日两军首次大规模军事角逐,堪称20世纪山地攻防战之经典,在中国抗战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日军在南口至张家口这条轴线上部署板垣征四郎、东条英机两大军事集团,在南口、独石口、张家口三口呼应作战,运用右翼牵制、正面强攻、左翼包抄、重兵打援、远程合围、东西对进等战术。中国军队则重派系权衡、轻军心整合、战场指挥不顺,重闭门计划、轻前线实际、战场执行力不强,重战术指导、轻战役指挥、战场协同不力,重阵地防守、轻机动出击、战场主动权不保。南口战役虽然以中国军队的失败而告结束,但是,攻守双方在战略战术方面留下的经验与教训永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李勤 《党史纵览》2006,(9):9-1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交战国出现经济紊乱、通货膨胀、物价高涨、捐税加重的状况,使城乡人民陷入极端困苦的境地,资本主义矛盾日益尖锐.而俄国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推动了世界革命运动.各国人民纷纷效仿俄国,掀起反对本国统治者的斗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末期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革命高潮.西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爆发了大规模的工人罢工斗争.工人运动在欧洲此起彼伏,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纳粹德国于1941年6月22日向苏联发起进攻时,苏军措手不及。虽然苏军的装备在数量上占优,但一上战场,苏军竟然一触即溃,德军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就歼灭了100万、俘虏了200万苏军,势如破竹地迅速攻打到莫斯科城下。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所形成的正面与敌后的两个战场,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和促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军事上的成功体现;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一大突出特点;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两个战场对抗日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乃至战后中国政局和中国前途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深入探讨两个战场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正确评价两个战场对夺取抗战胜利的伟大作用,科学总结两个战场的历史经验,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加强战场应用的各种手段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在争夺战场主动权、战场优势以及进行战场“软杀伤”方面,舆论宣传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在信息化条件的战场中,人的思维相比迅捷无比的信息显得有些相对滞后。任何一方如果能够发挥出舆论宣传的威力,在战场信息流的控制上占得上风,就将在战场主:功权的争夺上取得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斗的年代,在党的队伍里涌现出一大批女性豪杰。昔日东北抗日战场上便有一位名扬四方的女英烈,连敌伪的报纸也惊叹于她"红枪白马"的英姿。她就是郭沫若所盛赞的"万民永忆"的女英雄赵一曼。  相似文献   

19.
北京的纺织业历史悠久。史料记载,早在两汉时代,就有了手工的纺织工业。近代的机器纺织工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得很快。以后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和国民党反动统治,北京纺织业不但没有发展,反而停滞倒退。解放前夕,私营纺织作坊虽然多达四百多家,但是没有一家能够纺纱,所需棉纱全都依赖外地  相似文献   

20.
1952年初,侵朝美军在战场上和谈判桌上的阴谋遭到失败后,恼羞成怒,公然违背人道主义,践踏国际公法,以制造疫区、残害朝中军民、削弱志愿军和人民军有生力量为目的,大规模地实施了灭绝人性的细菌战. 这种利用细菌或病毒作武器,以毒害人、畜及农作物,造成人工瘟疫的战争形式,最早被德国应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中.战后,由于受到世界人民的谴责,被明文禁止.1925年6月,世界各国在瑞士日内瓦又正式签订了《关于禁用毒气或类似毒品及细菌方法作战议定书》.然而,一些国家却一直在研究和使用它.1935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曾先后在我国东北、广州及南京等地建立制造细菌武器的专门机构,并于1940年至1942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