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3,(2)
"风险社会"大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主要体现在人本观、法律观、信用观、社会观等几个方面。企业要较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就必须树立社会责任的观念,明确企业使命,将企业使命与企业自身的发展相协调,确定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为其长远目标,建设以履行社会责任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同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企业管理方式,完善现代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管理理念,协调好领导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和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炼了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核心价值,涵盖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理念、社会责任构成、社会责任行为及社会责任绩效等方面。理清了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与社会组织监管的内在逻辑,即明确了社会组织履行社会责任的目标体系,构建了社会组织履行社会责任的范式模型,形成了社会组织履行社会责任的传导机制。提出了分类制定社会组织履行社会责任的国家标准,加强行为规范;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责任年度报告》行动,提升自律能力;开展社会组织履行社会责任的绩效评估,构建评价机制;构建多功能、透明化、网络状"智慧公益"数据平台,完善监测与督导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信平 《学理论》2012,(17):137-140
企业的目标是多元化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观念渐入人心.作为"企业公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其各项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会计作为经济活动计量与监督的工具,理应担负起对企业社会责任计量与监督的使命.梳理了社会责任会计的起源及发展,分析了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现实意义,并对社会责任会计的披露内容及方式选择和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6,(8)
当前我国关于教师责任的研究多是围绕教师责任的概念、内容、教师责任伦理、责任限度以及责任意识的培养这几方面进行。我国在教师责任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研究对象界定不明;研究方法单一,多以理论研究为主,实证研究少;研究理论基础不牢固,缺乏学理上的深刻论证。据此,本文提出了后期的研究展望:关于教师责任概念、内涵的明确界定,倡导实证研究,从规范伦理学角度出发,探讨履行教师责任的理由,提出履行教师责任的原则,寻求教师责任履行机制,以使研究深入。  相似文献   

5.
明确社会管理中政府责任是社会建设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政府在社会管理中主要有主导责任、组织责任、规范责任和监管责任、舆论责任。通过建立社会管理新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政府责任的监督机制、评估机制,增加政府责任履行的财力支持,强化培育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等措施构建我国政府责任实现机制是加强和创新我国社会管理机制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邓宝滢 《学理论》2013,(17):94-95
社会各界强烈地要求旅游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旅游目的地也意识到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因此,旅游目的地企业应该提升社会责任意识,把游客责任放在首位的同时,顾全对环境保护、员工保障和社区慈善责任的承担;多渠道积极地履行旅游企业社会责任,以游客的需求和利益为导向,关注员工的权益,减少环境的污染和能源消耗,关注社区发展;加强对旅游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积极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介,建立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平台及时传播企业的行为,特别是游客相对看轻的员工和社区责任。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标准》将社会责任推广到一切形式的组织,鼓励组织在遵守法律法规之外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可持续发展。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个人价值准则等三个层面。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与社会组织践行社会责任是二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价值目标层面和社会价值取向层面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我国国有企业的地位与性质决定了其加强党建工作与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具有重要意义。国有企业能否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反映了企业党建工作的成败。当前,我国一些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片面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致使社会矛盾凸显。通过对新时期我国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与现阶段我党政策的比较分析,指出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抓紧与落实,应体现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方面。  相似文献   

9.
政府行为是一种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其行为结果涉及到所有人的利益,不仅要求政府在其行为中遵守道德原则规范,而且要求政府不断地根据现实社会生活的变化来合理地调整其应该履行的职责,主动地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并通过履行自己应尽的道德责任来积极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制度环境的缺失,使企业社会责任形同虚设.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需要内外部机制的约束.良好的公司治理氛围从内部机制促进企业很好地履行社会责任,而外部的法律约束可以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并对其违法行为建立相应的问责机制.针对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CSR)报告内容与其实际履行不符的普遍现状,基于公司治理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CSR)和法律机制及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CSR)的发展新趋势理清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