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20,(4)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协同推进,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是营商环境法治化的关键环节。当前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已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总体情况并不乐观,仍然存在政府与市场角色定位偏差,简政放权明放暗不放、一放了之"、放"的含金量、协同度不高,服务理念和方式滞后等一系列问题。"放管服"改革不到位已经成为制约营商环境法治化的关键节点。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以期以黑龙江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切入点,为东北地区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助力东北地区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投资热情和发展活力,为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这是大庆市推进"放管服"改革的基本方向。以"放管服"改革的内涵与重要意义为切入点,分析大庆市"放管服"改革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大庆市"放管服"改革的主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3.
"放管服"改革将政府职能转变具化为放权、监管和服务三个维度,是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长期性、持续性的战略议题。通过"战略-结构-绩效"范式分析"放管服"改革历程,发现创新政府绩效管理模式是协同推进"放管服"改革的必然选择。结合各地实践,建立"四个人民"绩效管理理论和以公共价值为基础、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三角-环圈模型,尝试构建协同化绩效管理体系、科学设置综合化绩效管理指标、运用数据化绩效管理手段,旨在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探寻新的发展理念、制度安排和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9,(1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放管服"改革事关政府自身变革,是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各级政府理应落在实处。天津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天津实践中取得了减少行政审批、加强市场监管、优化公共服务的骄人成绩,这些成绩进一步释放了改革红利,提高了人民群众获得感。  相似文献   

5.
"放管服"改革作为当前政府改革的重头戏和先手棋,学界对它的研究较多地停留在具体方法技术的问题与改进上。从政府改革的价值与理性的历史梳理着手,对"放管服"的价值和理性的内涵、关联及导向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可以发现当前"放管服"改革的目的和导向是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公平与效率及其衍生价值的兼顾与平衡。  相似文献   

6.
上海浦东新区作为行政机构改革和政府绩效考核"综合改革"试点之一,其一些有益做法给予我们的启示是:统一、高效、廉洁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行政改革的根本目标和共同要求。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理论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实现从"政府本位"向"公众本位"理念的转变,确立以公众为核心的主体并有序组合,设计并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实现评估过程的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7.
程波辉  陈玲 《理论探讨》2020,(4):152-157
伴随"放管服"改革在各个领域的深入推进,必然对社会治理创新产生影响,社会治理领域"放管服"改革理应成为重要的研究命题。借助于建构型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构建"放管服"改革视域下社会治理创新的研究框架。分析2016年至2019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发现,提升服务水平、创新治理方式、管理服务下沉、健全体制机制、强化监督检查、加强乡村治理等是当前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主要特征与范畴。将这些特征与"放管服"改革的理论蕴含进行关联性思考,可见社会治理创新与"放管服"改革具有明显的理论契合性,从简政放权、健全制度、优化服务等三个核心维度能够建构一种社会治理创新的可适性模型框架。这一理论框架与经验分析为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学术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域和重要的方法论借鉴。  相似文献   

8.
《行政论坛》2016,(1):58-61
管制型政府在中国存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管制型政府的理念是政治控制,其目标是谋求政治稳定性,其表现是冲击—反应。随着历史条件的深刻变化,管制型政府面临的困境日益凸显:权利意识日益觉醒的民众对管制型政府提出挑战;知识信息日益丰富的民众对管制型政府质疑;生活需求日益增多的民众对管制型政府表示不满。在党的十八大提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中国应该走合作共治的服务型政府之路:深入贯彻和践行"社会治理"理念,切实增强"法理合法性",并努力做好"自我革新—超前规划"。  相似文献   

9.
"放管服"就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它要求"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创新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本文旨在以深圳为例,剖析"放管服"背景下基层安全生产治理面临的困境,探索基层安全生产治理新模式,力求以更高效能、更高质量的基层治理,促进城市安全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自"放管服"改革全面提出以来,各省市在简政放权、优化监督与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改革所带来的积极效应证明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有力武器。但是改革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以江西的改革为例:改革涉及主体问题突出、服务理念贯彻不彻底以及合作平台的非规范使用等。正是基于对江西"放管服"成就及其困境的梳理,援引合作治理理论,力求在政府和社会组织、企业、中介机构之间构建起合作关系,在培育合作主体、优化合作机制、健全合作制度、依托信息平台的具体实践中,破解改革遇见的难题,实现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公民本位:构建服务型政府的价值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建服务型政府已成为我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对其所蕴涵的公民本位之伦理向度与价值选择进行深刻而理性的思考,是一项基础性的任务。从不同语境中公民与政府关系的梳理、公民本位与服务型政府内在价值的逻辑、公民本位向度中服务型政府的原则考量和以公民为本位构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现实路径四个方面展开思考,有利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和智慧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能源领域"放管服"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依然存在有效宏观调控不足、投资项目核准方式创新不足、部分审批权明放实收、监管对接机制不畅、相关法律法规修订滞后等问题。党的十九大正在开启能源领域"放管服"改革的新篇章,下一阶段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应把握以下六个方面的重点和举措。即:深化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供需"平衡"上下苦功;创新能源投资项目核准方式,在配置"效率"上作文章;建立健全权力运行机制,在行权"规范"上出实招;强化多元监管协同发力,在治理"效能"上拓思路;加快法律法规"立改废释"工作,在监管"保障"上动真格;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型,在公共服务"供给"上提质扩围。  相似文献   

13.
十九大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目标、任务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行政论坛》2018,(2):11-16
国际竞争加剧、国内竞争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全面建设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此,我们要采取切实措施,即:持续简政放权、打造国际化市场环境,加强监管创新、打造法治化竞争环境,优化政府服务、打造便利化公共环境。  相似文献   

14.
政府治理现代化是现代化整体性变迁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子系统。"放管服"改革是助推政府治理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放管服"改革是一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深刻变革,如何深入推进并取得实效就成为一个必须审慎思考的重大课题。我们应以政府治理现代化为指导,推进"放管服"改革理念创新,构建科学化新型监管机制,积极培育社会组织,遏制并祛除部门利益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恰切之道。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新一届国务院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以下简称“放管服”)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放管服”成为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键一招。要正确认识评估“放管服”的成效,发现“短板”,找准着力点,推进“放管服”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6.
从整体上探讨"放管服"改革推进营商环境优化的内在逻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放管服"改革推进营商环境优化的相关政策文本进行质性分析发现:"放管服"改革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总体遵循"技术赋能—权力规制—制度供给"的逻辑框架,即以权力规制为中轴,包括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与强化营商主体责任两个方面;以技术赋能、制度供给为两翼,包括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增强监管执法创新、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加强营商法规供给、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保护市场主体权益等六个方面,共同推动营商环境优化目标的实现。三者的关系逻辑为:通过技术赋能突破权力规制的阻力与障碍,促使政府清权、减权、放权落到实处;通过制度供给规范和约束政府的权力,奠定和巩固权力规制的基础,防止和避免规制的"内卷化";技术赋能与制度供给之间则互为重塑与保障。这一研究为地方政府开展"放管服"改革推进营商环境优化的实践提供了参考模板。  相似文献   

17.
论“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实现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不仅是现代公共行政改革的趋势,而且也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和关键.本文从塑造"以民为本"的政府服务理念;确立"有限政府"的政府发展目标;坚持"依法行政"的政府服务准则;构建"顾客导向"的政府服务模式;建立"违法必究"的政府问责机制等方面探讨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8.
"放管服"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延续与深化,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建设现代化政府整体性改革方案的创新与实践。论文围绕为何改、改得如何与如何改的思路系统考察"放管服"改革的动力机制、运作逻辑和发展路径。研究发现,"放管服"改革深受包括作为顶层驱动力的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内部驱动力的政府权力调整与政府职能科学转变、作为外部驱动力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与满足民众美好生活需求在内的多重动力驱动。"放管服"改革体现了政府权力与职责边界的调适逻辑、系统集成与统筹治理的协同逻辑、"放、管、服"三位一体的发展逻辑、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的共演逻辑等运作逻辑。未来"放管服"改革要坚持宏观战略、整体理念与系统思维的改革定位,聚焦政府权力与职能现代化的改革重点,遵循从中央顶层设计到地方首创、再到全国标准化的改革路径,实现满足新时代民众美好生活需求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19.
田星亮 《学理论》2009,(25):35-36
管制与服务是两种基本的政府管理模式,不同时期由于行政目标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管制与服务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明确政府管制与公共服务的关系,摒弃重管理、轻服务的行政理念,是我们构建服务型政府的一个理论前提。管制是服务的补充手段,以服务为依归;服务体系中包含管制,管制只是服务的一种。  相似文献   

20.
陈蒙 《团结》2011,(3):39-40
服务型政府是相对于统治型政府、管理型政府而言的一种政府形态或政府模式。服务型政府是以公民本位和社会本位为指导理念,以满足公众对公共产品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