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 要:美国动漫《Mulan》虽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但灌注了美国式的文化精神内核,实现了本土化与国际化、审美化与现代化、人文化与产业化的交融整合,达到了中西合壁的高深境界.《Mulan》是将中国民间文学资源创造性转化为动漫产业资本的典范,而且也是将中国本土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文化转换的成功样板.这对国产动漫不无启示:国产动漫应以民族化为立身根本,积极整合创新中国民间文学资源,实现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化.  相似文献   

2.
多维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琴 《湖湘论坛》2013,(5):33-41
思考马克思主义如何发展、中华文化如何复兴,便不能不思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讨论这个问题需采取恰当的视域。以往,思考和处理该问题曾有三种不同的视域,即:比较学视域、意识形态视域和民族化视域。这三种视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问题上三种不同的思考角度和处理方式。今天,我们应该采取“综合创新”的策略,确立一种综合的全面的视野,既以创新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也以现代的进步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使二者相互融合形成一个综合的整体,最终实现重建民族精神家园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徐建 《桂海论丛》2007,23(3):5-7
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规律,马克思主义只有与各国的具体国情、历史文化、民族特性相结合。进行国别化、民族化、具体化,才能发挥真正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用,才能指引各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优秀传统思想和民族特性相互交融。表现出了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4.
坚持批判继承和超越创新的统一———学习邓小平理论,正确对待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唐凯麟一在当代中国,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从根本上讲是一个如何认识和处理现代化和民族化的关系问题,而问题的实质是走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的问题。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是...  相似文献   

5.
关于文化全球化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仲崇东 《思想战线》2002,28(3):101-10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 ,文化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 ,文化全球化也引起颇多的争议 :是一元化还是多元化 ?是同质性还是差异性 ?是全球化还是民族化 ?认识文化全球化 ,必须从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帝国主义、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民族化等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西方现代艺术美学思想在上世纪初随着西方造型艺术的传入而涌入中国国门,一直以来西方艺术史学研究理论的发展形成影响着中国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开启了近百年的西方现代艺术美学语言的民族化转换历程。本文从传统审美哲学的引入、地域文化的渗透和语言技法的中国化三个方面,来论述西方现代艺术美学语言民族化转换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7.
薛学共 《求索》2010,(12):112-114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外来文化,必须经过中国本土化和民族化的过程,才能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广泛传播并被中国人所接受,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有着许多相似或相通之处。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土壤,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并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作原材料去构筑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独具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卫光辉 《创造》2001,(7):33-34
改革开放的20年是云南现代重彩画形成发展的20年。它的形成与发展是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创造的结晶,是艺术个性化,民族化探索的结果。只有民族化是个性化的、才能是国际化的。云南各个少数民族与高原文化蕴育了云南现代重彩画的成功与发展,并形成享有盛名的“云南画派”。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云南现代重彩画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文化,并具商品属性的艺术文化。它的市场效应与市场开拓前景怎样呢?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试作分析:一、市场效应改革开放初,艺术市场尚未形成,随着国门的开放,外商纷纷进入中国,他们通过专门购销的个体画商,将画作…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球化正在逐步深入,文化全球化的问题亦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摆在人们面前,并引起了颇多争议。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一元化还是多元化?是全球化还是民族化?以及怎样保护民族文化?又怎样发展民族文化?……这些已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以下我们撷取了几位学者的观点,旨在帮助我们思考时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0.
正9月12日,《中国符号》"手艺仁心"系列微纪录片上线新闻发布会暨全球首发仪式在北京举行。自立项以来,《中国符号》项目组从景观胜境、岁时节庆、饮食为天、手艺仁心、今日创造、人物荟萃六大方向广泛征集选题,挖掘中国人现代生活中的文化符号,讲述传统文化的现代故事,以符合时代特色的国际化的语言呈现给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起源于清末民初,以章太炎为精神领袖的“国粹派”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保守主义的文化团体,文化取向与政治取向的分离是“国粹派”和中国文化保守主义者的重要特征。五四时期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出现高涨,成为当时与反传统主义的西化思潮、马克思主义思潮鼎足而立的主要文化思潮之一,不仅五四时期中国思想界发生的几次大的思想文化论战都是保守主义的“东方文化派”和“学衡派”挑起的,而且他们的一些文章和著作发表或出版后都产生过巨大的社会反响。三、四十年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走向成熟,其标志是现代新儒家作为一个学派的形成。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及其代表人物主要是围绕“中西文化”、“新旧文化”和“西化与现代化”这样几个问题展开思考,并与反传统主义的西化派、主张俄化的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争论的,他们的长处与短处,优点与缺点,理论建树与理论局限,也主要反映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认识上。  相似文献   

12.
杨静 《思想战线》2011,37(2):101-104
现代主义电影不断打破视听语言表达的种种禁忌和法则,确证了这门艺术语言创新的无限可能性。民族国家的现代主义电影实践,致力于探索能够表达其艺术趣味、文化传统和现实经验独特性的纯粹民族化的创新风格。《东邪西毒》是中国电影史上一次真正意义的"纯粹能指"的创新试验,它开拓了曾经被认为是不可能的电影语言表达的另一种可能性,创造出中国传统艺术写意审美效果和中国文化追求无穷意蕴的视听语言表达,用中国传统的叙事智慧改造了现代主义电影陌生化的叙事结构,以一种区别于西方的文化主体的姿态表达了中国文化独立的现代人文主题。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和民族化都是全球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产物。全球化是现代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结果,规定着世界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为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跨国联姻创造了前提,使落后民族可以通过革命或改革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给民族传统以时代性提升。民族化是现代生产方式所要求的全球性上层建筑,对世界历史发展进行政治设计和文化牵引,特别是非西方、非资本的民族国家探索本国特色发展道路的理论和实践,矫正着全球化进程中的不公正、不合理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全球化良性互动,挣脱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循环怪圈,使中华文明获得时代性升华,并推动全球化向更公平、更合理的方向发展,为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营造有利环境。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民族民间色彩与现代艺术的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飚 《理论月刊》2006,(9):124-126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族民间美术色彩的研究,系统解析了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的形成、发展及基本特征,并以民间色彩“五色观”为切入点,研究民间色彩元素与现代设计的内在关联和设计应用方法,探索中国现代设计的民族化道路。  相似文献   

15.
论儒家的忠恕之道——兼对普遍伦理的历史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家思想 ,被概括为忠恕之道。儒学经典著述也极力倡导忠怒之道。伴随着中国古代社会儒家思想的发展 ,各个历史时期的儒学代表人物都对忠恕之道的内在合理性根据和外在价值评价标准进行了理论探讨和论证。在倡行普遍伦理的当今世界 ,儒家忠恕之道及其理论论述 ,既作为一种道德认识和伦理反思 ,又作为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将为我们关于普遍伦理的思考提供具有认识价值和启迪意义的思想资料。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近代化进程与文化传播的基本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邵桂 《求索》2007,(5):209-211
中国社会后发外生型的近代化进程,决定了外来文化传播的必然性,并凸显了文化传播的基本规律:一是循序渐进的规律,外来文化在近代中国社会的传播经历了从表层的物质文化,到中间层次的制度文化或政治文化,再到深层的精神文化的进程;二是优胜劣汰的规律,中国近代化进程同时又是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的进程;三是民族化的规律,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从中体西用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所发挥的历史作用,充分显示了文化传播的民族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不断与中国具体实践、中国文化传统、中国历史时代相结合,带上越来越浓厚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界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时间域、空间域和问题域,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民族化,推进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催生和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法治现代化必须注意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大环境中,中国的法治现代化,有着独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因此,推进中国的法治现代化,必须注意处理好三个重大关系:即民族化与国际化的关系;政府推动与市场推动的关系;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经过不断的努力,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已经稳步提升。与此同时,我国文化的国际化传播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中国文化应取长补短,通过网络渠道传播欧美文化中的精华,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较强包容性的优势,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20.
具有民族化特色的中国现代派诗歌 ,发展到 2 0世纪 3 0年代 ,已经基本定形和成熟了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 ,戴望舒的努力是功不可没。戴望舒的诗歌是在现代和传统之间进行合理的审美选择 ,把自己深受民族文化熏陶的审美追求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艺术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了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派诗歌的新形式 ,成为外来诗歌形式与中国民族传统有机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