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的关键是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只有农村经济大发展,才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只有农村经济大发展,才能实现农民增收目标,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的关键是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只有农村经济大发展,才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只有农村经济大发展,才能实现农民增收目标,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3.
董峻 《党建》2010,(2):29-31
回顾2009年,在“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粮食再获丰收,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供给充足,农业各业平稳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农村民生逐步改善,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4.
一是要巩固农业特别是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好形势。今年虽然出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良好的局面,但农业基础仍比较薄弱。当年的粮食产需关系仍然偏紧张,粮食品种结构矛盾还比较突出。2004年农民收人较快增长的因素对2005年的拉动作用可能有所减弱,农民进一步增收的难度还很大,需要继续加大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5.
多种和种好高产作物,积极增产粮食,是满足口粮、饲料和工副业原料用粮日益增长的需要的主要方法,是实现农业全面持续跃进,提前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和发展副食品生产的中心环节。粮食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有了充足的粮食,蔬菜、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05,(2):54-57
(2004年12月31日)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2004年,在宏观调控中注重加强农业,实行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农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农村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农村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这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  相似文献   

7.
在实施经济加快发展战略中,我们始终坚持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在重要位置,始终坚持把调动和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做为关键环节,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1996年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8.1%,粮食生产创历史最好水平,总产值达5.5亿公斤。乡镇企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9%,多种经营和畜牧业发展迅速,黄牛、生猪、蔬菜、水果、烟草、鹿蚕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得到加强,产业化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2106元。全面分析农村形势,也有令人担忧的一面。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一是农业社会效益高与自身效益低的矛盾。几年来,我县粮食…  相似文献   

8.
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 为推进农村小康建设而奋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形势和任务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阶段,是深化改革、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经济体制的阶段,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阶段。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业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结构性矛盾和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口12亿,9亿在农村。9亿农民的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的领导地位,关系到全国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奔小康目标的实现。 做好新时期农民工作,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关键。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今后15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重申要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实现现代化,农民生活实现小康,进而达到比较富裕,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要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关键就是要处理好农民问题,做好农民工作,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是农村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建议》提出“九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一是保证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增长,粮食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是社会最大的群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这在我省显得尤为重要。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省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省的现代化。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省的根本问题,不仅关乎发展,同时还关乎稳定,关乎团结。因此,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各行各业都要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目前我省农业和农村发展中面临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最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农民收入连续多年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如果不尽快扭转这种局面,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粮食生产和  相似文献   

11.
《新长征》1999,(3)
近年来,我省的粮食生产连续登上四个台阶,为缓解全国粮食紧张状况、发展我省农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长期的低效生产,我省虽然是产粮大省,财政上却是穷省,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一从目前来看,农村依靠政策提高生产效益的潜力已经有限,靠提高农产品价格来增加农民收人的可能也很小,唯一出路,就是走农业生产内涵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路十,发展效益农业,可以说,发展效益农业是我省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样一怎样发展效益农业?就此问题本刊记者走访了省农业I-J’]1“长杨绍明同志。杨厅长对我省如何发展效益农。k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党中央为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各项政策深入民心,得到了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热烈拥护,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今年国家扶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力度之大,使广大农民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井陉县抓住这个契机,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目标,深化农村改革,  相似文献   

13.
从总体上看,吉林省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还很多,特别是西部地区农田水利设施薄弱,粮食产量很不稳定,年际起伏较大。吉林省要实现粮食可持续增产,不仅要破解当前制约吉林省中西部粮食主产区干旱严重、中低产田面积大、农田水利设施落后、农业技术还有待提高等关键性因素,而且要着重在内涵挖潜、提高单产和外延发展、适当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通过多产粮、产好粮,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目前,我国粮食、棉花、油料、糖料、肉类、水产品等农产品产量已名列世界第一位;人均粮食、肉类、水产品产量也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进入 90年代,我国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长期短缺、限量供应的紧张状况已基本结束,开始进入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单一的资源约束变为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的新阶段。   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主要是农产品总量供过于求,农产品的品种、质量不完全适销对路,增产不…  相似文献   

15.
杨松 《奋斗》2014,(8):23-26
正位于我省腹地的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我国黑土资源主要分布地区,该地区农业资源富集,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促进农业发展的精神,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农村生产关系不断改善,实现了粮食生产"十连增"。为进一步释放农业发展潜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探索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协调发  相似文献   

16.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当前农村经济已开始进入以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新阶段。我们必须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保证到本世纪末使农村经济发展再上一新台阶。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已开始进入以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总人口相当于世界总人口的1/5,农业人口相当于印度的总人口。如果我们的农业和粮食生产出了问题,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也帮不了我们;如果我们的农村经济不能登上新台阶,我国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收入问题是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是当前“三农”问题的核心。而粮食主产区是我国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主体,其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均占全国的60%以上,粮食产量占全国的70%左右,粮食商品量占全国的95%以上,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60%以上。如果粮食主产区农民的收入上不去,全国的农民收入就上不去,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就会受到影响。因此,要高度关注和认真研究粮食主产区农民的增收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挖掘新的潜力,扭转粮食主产区和纯农户农民增收缓慢的不利局面,推动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一、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在粮食产  相似文献   

18.
农业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我国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但农民难以实现增收,其中有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也凸显了农村改革面临的深层矛盾和问题。深化我国农村改革,应夯实改革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相似文献   

19.
视野     
我国农村工作基本思路出现三个转变据《人民日报》报道,目前,把农村经济工作的基本目标确定为促进农民增收,反映了我国农村工作基本思路的转变。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农业的基本功能是向社会提供食品,但为了促使农业发挥好这一功能,首先就必须保障农业生产者的经济利益。只有农民的收入能够不断增加、生活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才能够持续地发展。中共中央2004年一号文件围绕着增加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民的收入,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尊重农民的经济利益,尊重农民的经营自主权,不仅  相似文献   

20.
我省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大省,粮食生产是我们农村经济的支柱。当我们再一次面临“卖粮难”时,“结构调整”之声也随之四起:不少的专家和领导都在谈农业结构调整问题,有人提出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有人则说发展畜牧业,有人重提发展加工业……结构调整是件大好事,但结构调整问题并不像我们想的少种啥多种啥这么简单,结构调整也决不会在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否则,我们就不会现在还在讨论它。不管是干部们一厢情愿的“指点江山”,还是专家们的“指点迷津”,今年我省绝大多数的农民兄弟还得去种粮,而且还要把粮种好。因为目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