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野渡有人     
吴孔文 《江淮法治》2012,(22):58-59
欢喜渡,一个吉祥喜庆的名字。渡口不大,却热闹。当年河两岸人家稠密,来往靠舟楫。摆渡的姓罗,宽额阔脸,络腮胡子,未言先笑,白牙满口,欢喜团子般的一艄公。要渡河的人来到渡口,或只手凉棚张望,或双手合成喇叭唤“罗哥”。罗哥并不急切,见有人来,悠悠地撑出船,于桨声中开河起波,不大一会儿,他那张满是欢喜的脸就蹭到了你面前。  相似文献   

2.
廉洁之爱     
廉洁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大爱。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能来世间一趟,全赖上苍广博的眷顾与恩泽。生命之于我们只有一次,三万多个日子,于历史长河中,如夜空中匆匆划过的流星,倏忽而过,一闪即逝。生命是如此短暂,如此宝贵,珍视自己,爱惜生命,让生命平安,让心灵怡然,让人生之旅充满阳光、充满欢乐,不仅是你我孜孜不懈的追求,更是幸福的真义所在。因此,洁身自好,坦荡无私,身上  相似文献   

3.
自杀,是指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某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提起自杀,人们常常会首先想到“懦弱”这个词,认为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种懦弱行为,是对人生忧患的一种逃避,认为自杀者都是弱者。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自杀行为都是懦弱,有的时候,自杀行为不但不是懦弱行为,反而是一种勇敢之举,是为了以自己的生命践行天下担当,是为了负起责任、牺牲小我而成就大我。笔者在读司马迁的《史记·循吏列传》时,就读到了这样两次令人仰望的自杀行为,让我们看到了两个伟大人物人格光芒的闪耀。  相似文献   

4.
人生若茶     
刘广波 《江淮法治》2013,(24):54-54
人生就像茶叶一样,环境就是茶杯,而生活就是那茶杯中的开水,反复浸泡之后才释放出怡人的清香,人也只有在一次次的磨难和坎坷后.才能产生热爱生命的激情。  相似文献   

5.
当时间回到2006年8月,那是我生命中第一次接触到“人民检察”这样一个职业,也就在那一刻,我的人生注定要和它交织融会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2004年3月2日,他不幸离我们远去!在中国法学界,他的离去成了一件人人震惊、个个怀疑的消息;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他的离别成了一个老师痛惜、学生痛心的噩耗;在所有的亲朋师长、同学同窗中,他的离开则成了一种人生对生命的扼腕叹息,对死神的愤怒声讨……他,就是我们的朋友———周振想教授。原以为生命是很漫长的,漫长到足以阅尽三山五岳、享尽春华秋实;原以为死亡是很遥远的,遥远到就是踮起脚尖也望不到它的阴影。然而,我们的朋友周振想的悄然离去,让我们痛切地感到———生命有时竟然会如此之近地戛然而止,死亡有时竟会如此之快地不留情面!…  相似文献   

7.
胡忠伟 《江淮法治》2012,(10):55-55
《晚年的孙犁》一书真实、客观地描写了文学家孙犁晚年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情景。作为在文学领域里倾注一生心血和意志的孙犁.他的人生如温暖的阳光,激励、教育我们“必频登高而后无所惧”。孙犁晚年屹然而立,其特立独行的思想,洞穿流风的清醒.以及哲人似的忧患意识.我们今天读来仍觉难能可贵。孙犁的经历告诫我们:人生所有的愁苦、困厄和坎坷都是暂时的,只要你坚毅地等待、顽强地抵抗,人生的辉煌可以属于我们每个人的。  相似文献   

8.
欠我一杯茶     
时至今日.他还欠我一杯茶。我想.总有那么一天,我们会再坐到茶楼.细细品茶,品那既甜又苦的人生。  相似文献   

9.
李林 《法治纵横》2011,(12):52-54
5月20日.复旦大学抗癌女博士于娟的遗著《此生未完成》出版上市。于娟,几番生死抗争到底,用文字记录了其生命最后阶段的人生感悟。这些文字被读者视为“生命良药”。  相似文献   

10.
百味菜市     
我们都是生活的导演,一切欢喜忧伤,都由自己演绎。惟愿在一幕幕人生情景中,我们能够记得静下心来,接受并享受这个永远不能复制的过程,无论精彩也好,平凡也罢。每次下夜班,都会经过大街东头的菜市街,采购各色菜品、水果回家,履行我作为一个"家庭煮妇"的职责。刚开始是因为顺道方便,后来发觉这条街的东西不但新鲜,而且价格也格外便宜,幸运的时候,还能买到市场上难得一  相似文献   

11.
走出失意     
人生变幻莫测,但往往一件很小的事情可能就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正如著名作家柳青所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在我年青的生命历程中,就曾遇到过一件令我终生...  相似文献   

12.
王凤龙 《中国监察》2008,(14):63-63
我十分喜欢中央电视台的一段广告词: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这让我想到,每一个正常人,都要控制非分的欲望,把握好人生的度。 欲望,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它既是天使也是恶魔,是一把锋利无比的双刃剑,有人这样形容:对欲望的控制能力,决定了这把剑是为我们扫平前行路上的荆棘丛莽,还是斩断生命翱翔的羽翼。  相似文献   

13.
“生命是有限的,追求是无限的,只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追求中去,人生的价值才能不断升华”。这是潮北省嘉鱼县潘家湾镇农民企业家周明炎对人生追求的总结,也是他一生追求的真谛。他18年如一日,  相似文献   

14.
翘首新年     
忙忙碌碌的2012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拉开帷幕。当新年开始的时候,正像一位诗人所写的,我在路上,那个路上的我,曾经有一个目标。 我们都是生存在时间的彼岸。生命是一个过程.我们就是由一个个现在构成了生命的全部历程。而目标。在彼岸。对于彼岸。我们总是憧憬梦想,因为只有那些梦想,才能点燃我们前方的灯火.才能构成我们现在的时间的意义,新年的梦想也是我们一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致敬红树     
你见过红树吗?那是怎样的一种植物,走近她们,你才会深切地体会到什么是火红火红的生命,什么是顽强不屈的人生,什么是生命的高贵。她们,曾经是和我们一样,平凡地出现在人世间,也和我们一样,爱做那些春去秋来、冬去春来的梦。她们,曾经是和我们一样,平凡地生活在人世间,娇嫩着应该的娇嫩,安稳着应该的安稳。她们,曾经是平平凡凡地生长在陆地上的有花植物。一年年,花开花谢,安安静静。然而,有一天,桑田沧海,她们从陆地来到了海洋的边缘,斗转星移,她们已在潮间,在泥滩。  相似文献   

16.
钟芳 《江淮法治》2014,(8):57-57
正一个人在繁华的都市居住久了,就会期待着远方,想出去走走看看,寻找一种内心的宁静。人称"文学界的白衣天使"的著名作家毕淑敏在她新书《人生终要有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里,就带领我们体验了一场清新温暖的精彩环球旅行,一次与灵魂深度沟通的约定;教我们在如何放慢的脚步中,去领略不同时段的人生风景,感悟生命的蕴籍。在书中,毕淑敏以质朴温馨的笔  相似文献   

17.
生活即变化     
在流行文化中,我们主动选择的变化一向声誉甚佳,总是带着新奇和兴奋的光环.人们想起生命中的重要时刻,比如婴儿出生,画面总是完美的.甚至退休也被视为"解放".然而从另一角度来说,衰老这件事名声不佳.生命中的其他阶段都被视为更进一步,衰老却让人联想到死亡的深渊,我们都会不自觉地避免老去,"抗衰老"成为关键词.事实上,人生中每...  相似文献   

18.
捐款自愿称得上是一个“国际惯例”.况且这个“惯例”在不断被当作一项政策广而告之。然而,在具体操作中.尤其是单位发起的捐款活动.“捐款自愿”的说法其实很牵强。这是因为,只有捐了款,捐款者和组织者之间才能够“皆大欢喜”。相反,对于群些没有解囊的人,活动的组织者就不是那么欢喜了。换言之.拒捐是一个很不自由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30年前,一名出租车女司机疯了似地开着一辆出租车朝天安门城楼前的金水桥撞去,至5人死亡,19人受伤。执行死刑那天,她差三天年满24岁。这么年轻的生命,为什么要以这样极端的方式来结束?从我国的刑法学原理上分析.能否给她以生的希望?在那个改革开放刚开始的年代.社会对人缺乏一种什么样的关怀致失人们迷失人生的方向?现在再回头来...  相似文献   

20.
汉字在我眼中,像一个个活着的生灵。它均衡的笔画和结构.不仅是一幅小型图画,也让写作者感到,每个字都有独立的生命意志。只不过.从古汉语到现代汉语,很多汉字的生命变得单薄了。这是所有写作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