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拜读了贵刊2004年第10期郭万俊老师所撰写的《不妨换种问法》一文后,我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在这里提出来,希望和大家交流学习。郭老师认为过去老师经常问“:同学们,听懂了吗?”,现在应换一种问法:同学们,我讲清楚了吗?”。这种问法的确如文中所说的体现了新课改下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新形势下师生平等的内涵。但仔细一想,这种问法和当前新课改的一些理念又是相违背的。“同学们,我讲清楚了吗?”设想假如让学生回答这种问法,结果无外乎有以下三种:回答一:清楚了。”这一回答意味着学生所学的知识是老师通过讲解传授给学生的。(我们也不排除…  相似文献   

2.
“我爱我的家”不是一节小学思品课,我们在初一《思想政治》上、下册中也难以找到关于“爱自己的父母”和“爱自己家”的内容。可是,福州杨桥中学的黄颖老师“硬”是在初一《思想政治》下册中添加了“我爱我的家”的活动课,并且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按黄颖老师的话说,本节课的构思是得益于新课改的理念,根据学生的需要,重新创设的课程内容。初一《思想政治》课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应该注意教学内容的实效性,抓住学生在这一年龄可能发生的一系列心理以及道德问题予以帮助和纠正。同时,也是为第九课“培养爱国情操,树立崇高理想”的教学作…  相似文献   

3.
过去许多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人,认为老子的“无为”思想是厌世的、消极的,不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其实不然,这是对老子无为思想的一种误解。我认为通过《道德经》中“无为”和“有为”、“不争”关系的分析,对澄清上面的误解是颇有帮助的。要搞清无为,须先弄懂“自然”的含义.从《道德经》里五处提到“自然”的情况来看,自然即是自己如此。它告诫人们要尊重和按照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办事,不  相似文献   

4.
为了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有关“犯罪”、“刑罚”,的基本知识,有必要在教学中讲述一些案例。下面就这两课教学中如何选用案例的问题谈几点想法: 一、注意挑选既能说明问题又不会对学生产生副作用的案例。《法律常识》的教学对象是13至15岁的初中学生。这些学生正处于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处于性成熟  相似文献   

5.
中国书画的传统思想观念历来是“人与自然 ,玄同彼我 ,冥于大通”(《绘事微言·画有自然》)。这种见解均出自支配中国人思想二千年之久的儒、道两家。孟子说 :“万物皆备于我” ,“上下与天地同流”(《尽心上》) ,又说 :“吾与日月参光 ,吾与天地为常。”(《在宥》)庄子则说 :“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又云 :“人与天 ,一也。”(《齐物论》)这正是传统书画家们所崇倡的“天人合一”。自古鉴赏家曾将中国绘事的优劣分为五品 :“自然者为上品之上 ,神者为上品之中 ,妙者为上品之下 ,精者为中品之上 ,谨而细者为中品之中。立此五等 ,以…  相似文献   

6.
在你的脑海中,可能时常闪现出种种不成熟的观念或想法,这些想法一个接着一个“相互追逐”。我们可以通过识别并宣泄焦虑想法来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写下你最焦虑的五种想法,公开展现这些想法可以减轻压力。  相似文献   

7.
目前,城市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对上好《经济常识》中“我国农业”一课,以及对学生进行重农思想教育普遍重视不够,表现为一些学校的政治教师在进行这一课教学时马虎从事,更有甚者略去不教。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  相似文献   

8.
在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是法律常识课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实证明,不懂法有违法的可能,但社会上的违法犯罪分子并不都是“法盲”。一个懂法的人,如果满脑子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就难免他不去损人利己,以身试法。因此,社会主义的法制观念只有在共产主义道德观念的基础上才能树立起来。为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相似文献   

9.
现代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不知不觉中让别人掌握、控制着,扮演着“心理奴隶”的角色,他们从事自己憎恶的工作,生活在不喜欢的环境里,做着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下面具体介绍“心理奴隶”的5种类型和防治方法。■“别人怎样想”的奴隶这种“心理奴隶”最普通,对创造力和人格最具有破坏性,多见于心理不成熟的人。“我多说话,别人就会认为我爱出风头”、“我做那件事,别人会嘲笑我”……这种“别人”式的想法使之成为“别人”思维的奴隶。大部分这种“心理奴隶”还会去倾听不够资格的人的忠告,这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创造力。对策:①如果你在模…  相似文献   

10.
1   佛教传入之前,中国宗教思想中就存在报应观念。这种观念究竟出现于何时?学者多认为《易·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①之言便是传统报应观的源头,我不赞成此说。对《文言》,学术界一般认为是战国至汉初之作,而且片言只语,似不足以展现传统报应思想的形貌。我认为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春秋时期已经产生完备的善恶报应观,尽管当时只出现“报”,尚无“报应”这一词语。善恶报应观在春秋时期得到人们的普遍信仰,这种观念的基本内涵是:个人行为的善恶将引起不同的结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在《左传》中,我们看到这样…  相似文献   

11.
人类文化史上的又一次革命性变革——评《自然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价值”是一个新概念。中外所有辞书,包括《中国大百科全书》、《大英百科全书》,都分别有“自然”和“价值”两个词,但没有“自然价值”这个词。在人对自然进攻屡屡取得胜利的情况下,人们逐渐形成这样的观念:一是地球上有无限的自然资源,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自然资源没有价值,人对它的使用是大自然的恩赐,总是无须付出代价;三是自然资源无主,可以谁采谁有。这些历史过程反映在人们的思想中,形成20世纪占统治的观点———“只有人有价值,自然没有价值”的观点,发展了一种自然没有价值的科学和哲学,并在这种观点指导下,发展了人类…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青少年修养》课应结合学生的行为表现,评定其学习成绩。这样做,就能够更好地发扬无产阶级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我们的具体做法和体会如下: 一、考查学生行为表现的标准以《中学生守则》和课本所学的内容作为“修养”课行为表现的成绩评定的标准。课本的内容基本与《守则》是一致的,但有些还超出了《守则》的范围。如树立崇高的理想,明辨是非美丑,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等。但这些都是青少年思想修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应当强调的问题。正如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的报告中所指出的,要使“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劳动者。”这些也是对青少年的要求。所以,应  相似文献   

13.
相识恨晚     
我与《公安月刊》结缘自1997年始 ,时值我应聘为一名公安报刊审读员 ,与《公安月刊》(以下简称《月刊》)有了联系。在以后的交往中 ,大有相识恨晚之感。我这个老兵从《月刊》和其他几家姐妹刊物中 ,认识了很多未谋面的老师 ,学了很多知识 ,使我老有所学 ,亦是人生一大幸事。弹指三年 ,忆及初读《月刊》 ,我印象最深的是《月刊》为纪念“三八”节 ,编辑部策划了女作者专栏 :“橄榄泪”、“超越生命”、“流连橄榄林”、“三十根未燃的蜡烛” ,读后让人心碎 ,这些警察的妻子儿女在倾诉、追思、无声饮泣 ;然而他们都无怨无悔。这些散文或豪…  相似文献   

14.
有些人以为“科学家是不关心政治的”、“科学家是不讲理想的”。其实,为搞科学而搞科学的人是很少的。相反,很多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都是为自己的理想而献身科学的。爱因斯坦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爱因斯坦有正确的生活目的,有正确的人生理想。他在《我的世界观》一文中说:“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  相似文献   

15.
为了多渠道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激发他们学习政治的兴趣,我从1987年起,除了注意抓好课堂教学外,还不定期地编写《政治学习信息》报,供学生阅读。在实践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我的《信息》报主要辟有“小论坛”、“闪光点”、“敲敲警钟”、“天下事”、“学习辅导”等栏目,着重编写如下内容: 一、结合学生思想动态,进行疏导教育。例如针对有些学生对政治学习不够重视,对政治怕读怕记,有畏难情绪等思想,我一方面在  相似文献   

16.
杨师群教授的论文《老子政治思想批判》深入批判了《老子》政治思想对中国社会的消极影响,实为对中国传统文化之扬弃和开新的学理探索。“杨文”的批判对象指向比较模糊,在批判中存在多重逻辑,个别论断有失公允。一是把理论与实践、价值与事实相混同,有断章取义之嫌;二是以现代学科分化视角审视《老子》思想,不予以历史的分析,有苛责古人之嫌;三是没有辩证地看待《老子》思想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有厚今薄古之弊。《老子》政治思想的扬弃和开新,应当明确批判的对象和进路,整体把握“南面之术”和“有道治世”的思想主题,以及“正言若反”和“形而上学”的言说特征,在“《老子》注我”和“我注《老子》”的辩证统一中探析《老子》政治思想跨越时空的的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17.
影响及思考“呆滞的思想”一词源于英国教育哲学家怀特海。他在其《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教育领域事实地存在着两类“呆滞的思想”:一类是“仅为大脑接受却不加以利用,或不进行检验,或没有与其他新颖的思想有机地融为一体”。另一类是“教育体制自身形成的僵化思想”。当前,学校德育方面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不在不重视,而在不实在;不在不突出,而在不渗透;不在不知情,而在不贴心;不在不活动,而在缺实效。产生这些问题原因的背后必然有其“呆滞的思想”,这种“呆滞的思想”影响着德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客观地说,不剖析“呆滞的思想”在德育工…  相似文献   

18.
公民道德教育与学科教学、特别是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机地结合渗透,可以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时代性和实效性,有效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例如,初一《思想政治》“塑造良好性格”中有一课就为“良好的性格为人生增光添彩”。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懂得“性格是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一个人性格的形成,与  相似文献   

19.
教育不可能使所有的中学生都成为政治家企业家、文学家、数学家。但是,教育可以使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成为一个正直的人。中学生喜欢这种教育。实验中学高二一班×××同学说:“我们希望有教给我们如何做人的政治思想教育,但是,这种教育不应是禁锢思想的不尊重我们个性的,而应该是具有民主空气的,与我们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的。”这句话应该给我们启发,做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只从社会政治需要出发,也应该深入学生中去,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需求,为改革中学思想政治工作开拓我们的思路。拆除学校的院墙,让我们到社会实践中去。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满脸忧愁地对我说:“我上中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社会是美好的,  相似文献   

20.
做法是:每讲完一节课的内容之后,让学兰对该课的知识要点和讲授的内容思考几分中,然后指定一名或两名学生上讲台依据授课勺容作简要的小结复述。这种做法使学生变压力”为“动力”,由老师“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效果。如讲授完初三《思想政治》第一课中“坚寺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后,我让学生做小结。一学生站起来说:课本上讲党的“一个中心,两卜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个有机整体。我觉得引l]真像一架飞机。“一个中心”是机身,“两卜基本点”是机翼,它们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听到这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