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氓恶势力在农村的崛起及蔓延是近年来人们特别关注和担忧的问题。本文拟就当前农村流氓恶势力的危害及打击、遏制流氓恶势力的对策作些探讨,以期有助于维护农村社会政治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村流氓恶势力犯罪是农村一种较为典型的犯罪形式。其作案手段凶残 ,破坏性大 ,严重危害了农村社会治安。农村流氓恶势力犯罪滋生发展既有社会、人们观念的原因 ,也有公安机关打击不力的因素。加大对农村流氓恶势力犯罪团伙的打击力度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农村流氓恶势力违法犯罪现象仍然十分突出。本文就这种犯罪现象着重分析农村流氓恶势力的主体成分;恶势力给社会和公民造成危害的主要表现;恶势力存在和猖獗的原因以及探讨对农村流氓恶势力的惩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经对湖南省双峰县调查分析,当前农村犯罪动向有:(一)农村犯罪团伙有向黑社会性质组织演变发展的趋势;(二)农民犯罪有向跳跃式犯罪手段发展的趋势;(三)农村地方恶势力违法犯罪有向群体性发展的趋势;(四)农村种毒、贩毒。吸毒违法犯罪活动有上升蔓延的趋势;(五)农村非法宗教、邪教违法犯罪有向谋求政治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当前铜仁地区农村恶势力的特点、存在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横行乡里的农村恶势力,给当地的社会治安稳定和农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若任由这些恶势力蔓延、发展,则可能衍变为黑社会组织。因此,掌握农村恶势力的特点,研究治理对策,已成为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农村恶势力的特征、成因及打击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农村恶势力有所抬头 ,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治安。农村恶势力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历史渊源、经济文化落后、基层管理功能弱化及打击不力等。铲除农村恶势力必须标本兼治 ,在开展专项斗争的同时 ,必须重视综合治理 ,加强农村法制建设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从源头上铲除农村恶势力滋长的土壤。  相似文献   

7.
横行乡里的农村恶势力,给当地的社会治安稳定和农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若任由这些恶势力蔓延、发展,则可能衍变为黑社会组织。因此,掌握农村恶势力的特点,研究治理对策,已成为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农村地方恶势力形成的原因、特点及其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地方恶势力横行乡里,称霸一方,为非作歹,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扰乱农村治安秩序和经济秩序,破坏社会稳定,因此,依法严厉打击农村地方恶势力的违法犯罪活动,全力维护农村社会治安稳定是新形势下亟待研究解决的一大课题。而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积极开展综合治理,是预防农村地方恶势力形成和及时有力打击农村地方恶势力的一条正确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农村恶势力调查及其控制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流氓恶势力的滋生演化经历了萌发、生长和成熟三个阶段。农村中贫富差距的逐渐扩大 ,少数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法律意识淡薄 ,传统的宗族关系的消极影响 ,部分群众对流氓恶势力的屈服忍让以及执法机关对流氓恶势力的打击不力 ,这些因素是农村流氓恶势力存在的主要原因。预防和控制恶势力犯罪 ,必须建立统一高效的指挥系统、全方位的防控系统、强有力的打击系统和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10.
浅析农村恶势力犯罪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恶势力犯罪的原因主要有农村基层管理能力弱化、农村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群众存在惧恶心理、宗族关系消极影响 ,对农村恶势力打击不力以及政府存在不当行为、社会存在腐败现象等。  相似文献   

11.
从四川省农村大案要案的剖析来看,家族型、村头型、村官型、共生型团伙性犯罪是农村恶势力灰色化犯罪的存在状态。必须从平衡礼俗秩序和法治秩序、培育农民主体地位和主体能力、强化国家权力对农村社会的合法控制等方面上破解农村恶势力犯罪的"灰色化犯罪空间""灰色化犯罪主体""灰色化犯罪行为",实现农村恶势力灰色化犯罪良法治理。  相似文献   

12.
处于国家权力末梢的农村,是我党最深厚的政治基础。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级级向基层延伸,让广大群众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增加获得感,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必须严惩"村霸"、宗族恶势力,严厉查处为"村霸"和宗族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恶形恶状。  相似文献   

13.
一、基本认识和总的指导思想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观念的转变和认识的深化是我们诈出集中打击农村恶势力犯罪这一决策至关重要的思想条件。我们的认识直接来源于严打斗争的实践,并在实践中逐步得到深化和发展。它大致经过了两个阶段:一是认识的形成阶段。它直接来源于两个恶势力团伙滋生的深刻教训。1991年冬我局刑侦部门通过对泉河铺乡一起重大抢劫案件的侦破,挖出一个以刘德东为首的16人恶势力团伙。消息不胜而走,群众蜂拥而至,昔日备受欺凌的群众纷纷向专案组干警诉说这伙恶势力横行乡里,无恶不作的累累罪恶。从旧社会挣扎过来的古稀…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农村恶势力是农村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局部地方治安趋向恶化而衍育的“怪胎”,既带有团伙犯罪的特征,严格讲属于团伙犯罪范畴,但与一般犯罪团伙相比,其组织结构稳固得多、成员数量多得多、犯罪种类广得多、危害程度大得多,因而,又不同于一般团伙犯罪;就其较严密的组织结构与种种“恶”的表现,表明农村恶势力具有黑社会组织犯罪的某些属性,但二者还不能等同。据对广安地区1994年至1997年10月摧毁的19个农村恶势力犯罪  相似文献   

15.
试析农村恶势力形成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农村恶势力违法犯罪活动加剧 ,并呈蔓延之势 ,严重危害了农村社会治安稳定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其形成既有社会改革、经济转型等客观方面的因素 ,也有知情不举、打击不力等人为方面的原因 ,通过建立全方位的打击、防范体系 ,切实贯彻社会综合治理 ,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农村恶势力。  相似文献   

16.
恶势力犯罪团伙是公然使用暴力、威胁等手段,大肆实施多种违法犯罪活动的纠合性违法犯罪组织或群体,属于犯罪团伙中较为典型的一类。恶势力犯罪团伙呈现出的特点主要有:犯罪主体多有前科劣迹。青少年所占比重较大;犯罪活动趋于多元化,暴力手段逐渐升级;农村恶势力猖獗,长期称霸一方;公然蔑视法律,严重威胁地方治安秩序等。封建帮派、宗族意识是恶势力团伙滋生、蔓延的历史根源,基层控制能力减弱为恶势力团伙提供了生存空间,打击不力致使恶势力犯罪团伙难以彻底根除。为有效打击恶势力犯罪团伙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社会综合控制能力;抓紧追逃工作,准确打击犯罪;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发动群众;加强协作配合,形成整体作战合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农村社会中心任务的转移和市场经济的推进 ,我国农村村落权力结构正在快速分化。村落体制性、内生性正式权力和非治理精英、宗族、地方恶势力等非正式权力在村落权力平台上竞相表演 :体制性权力威力犹存 ,内生性权力内含生机和活力 ,非正式权力经常向外张扬 ,干涉正式权力。  相似文献   

18.
转型时期村落权力结构分化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农村社会中心任务的转移和市场经济的推进 ,我国农村村落权力结构正在快速分化。村落体制性、内生性正式权力和非治理精英、宗族、地方恶势力等非正式权力在村落权力平台上竞相表演 :体制性权力威力犹存 ,内生性权力内含生机和活力 ,非正式权力经常向外张扬 ,干涉正式权力。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在许多反映农村社会治安状况的文章和谈论中,都经常使用“农村流氓恶势力犯罪”这个概念。从目前情况看,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农村流氓恶势力犯罪将仍是影响农村社会治安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很有必要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科学的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存在?..  相似文献   

20.
山区农村地处边远 ,由于经济、文化、人文因素的影响 ,一些恶势力逐步滋生蔓延 ,成为严重影响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稳定脱贫的重要因素。只有坚持打防并举 ,标本兼治 ,强化综合治理措施 ,才能有效地遏制恶势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