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重 《法制博览》2011,(4):66-67
翻开中国历史,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或者看小说、观戏剧、听评书,里面都充满一个“杀”字。朝廷杀乱党乱民,乱党乱民弑君杀官;奸臣杀忠臣,忠臣杀奸臣:坏人杀好人,好人杀坏人;  相似文献   

2.
书边草     
佚名 《法制博览》2009,(2):40-40
有两句早听说过的话:“中国人走在大街上,先要把人都看成坏人,防范着,接触中再找出谁是好人。外国人走在大街上,先把人看成好人,接触中,再辨认谁是坏人。”这看似简单的出发点,却决定了不同国民的生活处世态度。今年夏天,我去了趟埃及,真切地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相似文献   

3.
天真与成熟     
张宇宏  佚名 《法制博览》2009,(10):F0002-F0002
我一直在思索如今耳熟能详的两个词组:“天真”与“成熟”。“天真”,它有两个截然相反的解释:一是心地单纯,性情直率,没有做作和虚伪;一是头脑简单,容易被假象迷惑;比如小时候。我天真地认为,世界上只有好人,没有坏人。”成熟”比喻人或事物发展到完善的程度:他成熟多了;这想法不够成熟;待条件成熟了再干.  相似文献   

4.
老柏 《法制博览》2008,(11):51-52
端方“革命” 1911年,渝汉铁路督办、署理四川总督端方率新军入川镇压保路运动,遭新军哗变而被杀。如此说来,端方自然是一个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保守派了。但对历史人物如此评判,就如同小孩子把人分成“好人”、“坏人”一样不明所以。  相似文献   

5.
“爸爸,为什么社会上要分好人与坏人呢?”“这就是社会啊。”“社会不能尽是好人吗?”“幼稚!”爸爸一脸慈祥地说着,却也不由流露出成年人的成熟味道。那一年,我10岁,我承认我幼稚。一天,妈妈收拾我房间,发现压在枕下的爱情小说,“阿凤,你怎么看这个  相似文献   

6.
谈歌 《法制博览》2009,(8):27-27
什么叫勇敢?按照《新华字典》注解,勇:有胆量,敢干。引申意义为:不躲避,不推诿,不畏惧。敢:有勇气,有胆量,用白话拆解一下:“勇”就是劲儿足,“敢”就是胆儿肥啊!不仅是中国人提倡勇敢,人类就是提倡勇敢的物种。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勇敢者的形象数不胜数。仅仅一部《水浒传》就有一百零八个勇敢的英雄,都是奋勇当先。单说那个李逵,杀人不眨眼,双手沾满了坏人与好人的鲜血。让人击节赞赏之余,难免心惊肉跳。  相似文献   

7.
陌生人是“大灰狼”? 上海有个调查,上海居民仅有不到2%的受访者表示会让陌生人进家门. 这是什么意思呢?是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陌生人都是坏人。”或者直白一点儿说吧,98%的受访者倾向于认为“陌生人”更大的可能是“坏人”。  相似文献   

8.
杨荫榆之死     
刘玉真 《法制博览》2010,(19):50-5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是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由于某种特殊的原因,凡是被鲁迅批评过的人物,我们都在心里把他打入了黑名单,称之为“反动文人”、“走狗”。如果用放大镜也找不出他们观点的反动,那就称他“帮闲文人”。但是,拂去历史的尘埃,我们发现鲁迅也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他的言论并不都正确,被他批评的人不都是坏人,遭到鲁迅多次讽刺的杨荫榆女士就是一例。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目前的作品中看到有好人,有坏人,但看不出像朱胜文、田 凤山这样的农家孩子,是什么样的一种力量将他们推向腐败。  相似文献   

10.
坏人是什么人?谁能说清楚?听听人们是怎样说的。 两个谈恋情的小儿女,小儿在小女耳边低语,小女一嗔,扭头一笑:“你真坏!坏人!!”小儿听见坏人两字,如吃了蜜一样,痴痴地望着小女,不语。  相似文献   

11.
书店里有本叫《厚黑学》的书,被许多商家奉若至宝,他们从中找到了在商业竞争里适者生存的“法则” 而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总裁宗庆后却一直“执迷不悟”,在20年来跌宕的从商生涯中,始终信奉着他的好人哲学。 好人自找苦吃 俗话说:好人常受欺,其意无非是好人的人性优点往往成为被别人利用的工具,大龄青年宗庆后老实厚道,校办厂里没有人愿干风餐露宿的推销员的活,领导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他。  相似文献   

12.
《三国演义》我读过两遍。 上初中时读过第一遍。后来,为了配合看《三国演义》电视剧,我看了第二遍。读第一遍时,书中人物只给我留下了似懂非懂的漫画式印象。书中只有两种人:好人和坏人,忠臣与奸臣。关羽是好人与忠臣的完美典型,而曹操则是坏人和奸贼的集中代表。 黑白分明的幼稚,抵挡不住岁月的磨砺。这次再读《三国》,对这两个人的印象差不多完全颠倒了过来。  相似文献   

13.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矿工,却突然之间以一部荣获金狮大奖的电影《三峡好人》男主角的身份而名扬海外,从来没有学过电影表演的他怎么能够将一部厚重的电影男一号演绎得那么准确、深沉,且令人嗟叹?清看记者采访这部电影男主演在拍摄《三峡好人》的过程中,际遇真实的“三峡好人”的感人经历。  相似文献   

14.
郭建 《法制博览》2008,(15):53-53
清朝雍正年间,河南总督田文镜手下有位名叫邬思道的“绍兴师爷”。有一天邬师爷问田文镜:“大人,您是想当一名有名的总督呢,还是想当一名平常的总督?”田文镜答道:“当然想当有名的总督啦!”邬师爷于是说:“大人如果想当有名的总督,就请放手让我行事,您不要干涉。”然后,他替田文镜起草了一份奏折。不让田文镜看半个字,连夜誊清密封,差专人送到北京。  相似文献   

15.
简讯     
任子乾 《工会博览》2012,(34):48-48
日前,在玉树州“新玉树、新生活、大感恩、大铭恩”公民道德建设先进典型颁奖晚会上,全国劳动模范、市政一公司玉树援建项目经理沙仲达,由于在灾后重建和文明玉树创建工作中表现突出,被评为玉树州十大“玉树好人”。他是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灾后援建者。  相似文献   

16.
梁景丽 《工会博览》2014,(15):49-49
我的父亲年轻时是村里有名的美男子,就像《蝴蝶杯》戏文里唱的“好一位英俊的青春少年”。他心灵手巧,小小年纪就在大队里开拖拉机,挣得工分比大人都多。  相似文献   

17.
方成 《法制博览》2008,(2):11-11
田力合为男,女子和为好。男人——难人也:女人——好人也! 七画是“男”,三画是“女”,“七”加“三”才是十全十美。于是,男人有七分权利,女人只有三分的反抗!  相似文献   

18.
学校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真正教好书,育好人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一名学校帮教工作者,“育好人”就显得尤为重要。每次与学生进行谈心,都是一次心理接触,使其对照法律准则和道德规范衡量是非,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达到“育好人”的目的。帮教工作是青少年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谈心则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帮教人员可以在谈心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表述内容和心理动态进行分析,采用深入谈话和适当引导的策略进行交流,使学生的心理变化经历“排斥——敬佩——信任”的过程。有了信任感、就会引起被帮教学生的积极态度,加快达到…  相似文献   

19.
爱的絮语     
韩星 《法制博览》2010,(8):37-37
都说他是一个好人,整天笑呵呵的,待人接物也和善。同事们都喜欢与他打交道。公司搞竞聘,百分之一百的群众票将他推选到部长的职位。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他的性格大变。  相似文献   

20.
半吊子好人     
有位外国作家说:“世界所以一团糟,因为人们做事都是半吊子。好人也只是半吊子好人。必得用锤子在钉子上狠狠敲一记,才能彻底。”在我们周围,半吊子好人总是居多:说起话来含糊不清,做起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