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从网上看到有关凤凰卫视组织的科学与伪科学电视辩论的报道,据说场面火爆,双方的专家学者们一开始过招就处于亢奋状态,辩论险些演变为拳击擂台赛,这点实在出乎我的意料。对于什么是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标准本文不想多谈,因为这是一件很复杂的学术问题,要想提出新的标准并非易事。笔者关心的问题是学术辩论是否应该有一种伦理约束?坦率地讲,这场关于科学与伪科学的辩论什么实质问题都没有解决,反而成了一场当代通过时髦包装的诡辩术的集中演示。通过这场辩论,笔者不禁想问: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辩论应该遵守的伦理底线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0,(5):8-8
4月25日,备受关注的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和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就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进行了一场全台直播的电视辩论。“双英辩”进行了共约两个半小时,辩论分三阶段:自由申论、交互诘问和结论。  相似文献   

3.
金敏 《观察与思考》2004,(20):46-47
<正> 美国大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9月30日、10月8日和13日,美国进行了三次总统候选人的电视辩论。历史经验表明,三次总统辩论和一次副总统辨论也许决定谁将在随后四年中主宰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在9月30日就外交事务展开的第一次电视辩论中,一般舆论认为,在进入国会之曾是起诉检察官的克里参议员主导了这次辨论,但一些政治分析家认为布什总统表现也不错;媒体的新闻报导对民主党挑战者颇有微辞,但克里在全国范围内的民意测验中的支持率却在上升。副总统候选人的辨论则在10月5日。第二次电视辩论在10月8日举行,主要围绕国内政策方面,布  相似文献   

4.
明兵 《民主与法制》2013,(29):48-49
九月的华北平原秋高气爽,到处呈现着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冀华杯”河北省首届律师辩论大赛也不例外,成为了华北平原的普法硕果。9月22日,由河北省律师协会举办,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冠名的“冀华杯”河北省首届律师辩论大赛在河北电视台圆满落下帷幕。  相似文献   

5.
2010年新年伊始,岛内舆论界发生了两场令人瞩目的大辩论,一是由台湾实力雄厚、影响力较大的报业集团——《联合报》与两岸统合学会就“一中各表”展开激烈“笔战”;二是台联电集团荣誉董事长曹兴诚发起的两岸“和平共处法”电视辩论会。两场论战主题无不牵涉到岛内对两岸、统“独”等话题的敏感神经,其中透露出的讯息值得每一位关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者省思。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文道合一”,那么政治课中也学一学语文中的一些做法又如何?笔者曾尝试用了“辩论”一法,效果较为明显。让学生辩论,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社会是一个“万花筒”,赤橙黄绿青蓝紫,什么都有。而一个人的目力有限,一个人的理解可能与众不同,有偏差,甚至有悖于我们的社会,他们心中的理解是让他们埋在心里,还是一吐为快与别人共享这一份小“收获”?让他们辩论,让他们发言,让他们交流,让他们发泄,让他们叙说……这一番吵吵闹闹后的结果也许会令人大吃一惊,社会主义的起源、社会主义的暂时困难与挫折、我国社会主义初…  相似文献   

7.
王丽丽 《公民导刊》2008,(12):19-19
辩论是探求真理的很好途径。道理越辩越明,通过彼此辩论,人们可以认识到自己不曾认识的事物和规律。在人大立法中引入辩论机制,对于进一步增强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合理性很有必要。首先,引入立法辩论,组织专家、学者、有关公众参与讨论、辩论,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可以为人大常委会审议提供更多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辩论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开展辩论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生胆量,提高学生口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辩论课中,教师应如何充分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使辩论取得预期的效果呢?一、选择好一个辩题就选题在辩论中的地位而言,它是一个首要环节,也是辩论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在选题问题上,教师必须十分看重学生的自主选择,鼓励学生从社会热点和实际生活中选择把学生的自主选择和教师的指导有机结合起来,把选择内容和生活实际、社会热点结合起来。二、围绕两个观点选择好一个辩题后,教师应指导学…  相似文献   

9.
正不同于在人大会议上拓展立法审议过程中的辩论,公众参与的立法辩论是一种提高我国公民参与立法工作的最有力方式之一,而且有利于公民法治意识的培养。一、前言近期广东相关行业围绕《广东省电梯安全条例》制定中的侵权责任配置展开激烈的辩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也激发人们对立法辩论的理性思考,为拓宽公众参与的立法辩论模式提供了有益的样本。立法本身就是利益协调的一个平台,立法过程就是各种利益表达、冲突、妥协、调和的过程。不同于国外  相似文献   

10.
如何教好《政治常识》是当前政治教师的重大课题。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开展课堂辩论是上好《政治常识》课的好形式之一。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课堂辩论的教学方法,形式生动活泼,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的。我的具体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精明的肯尼迪为了能在电视辩论中获胜,聘请了一大批公共关系顾问和广告专家为自己精心设计电视形象。与此同时,他还和电视导演积极配合,精心筹划,养精蓄锐,练习彩排——做了大量而又充分的准备。到了电视辩论的那一天,一个年轻而有朝气,红光满面,身体健康,笑容可掬,从容论道,挥洒自如,稳重而令人感到放心,俨然是一副主宰未来的肯尼迪出现在大家面  相似文献   

12.
《摇摇欲坠的哭墙》是美国法学专家迈克尔·利夫、米切尔·考德威尔合著,潘伟杰、高伟、朱慧慧合译的一部法律论著。它的副标题是“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终结辩论”。“终结辩论”,相当于中国法律程序中的庭审辩论。但该书并没有完全局限于庭审辩论,而是以讲述故事的方式,相对完整地介绍了美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八个民权案例,其中的庭审辩论和法律裁判,重新定义了美国的公民权利,并且深刻影响着美国的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3.
‘家长同志们、同学们,为了加强家长与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我们举办这次辩论会,让学生和家长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今天我们和家长平等地坐在一起,无拘无束地说出我们的观点,我们感到十分高兴和幸福。让我们首先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由学生担任的辩论会小主席发表演说後,北京第一中学初二·四班举办的一场学生与家长的辩论会开始了。这次别开生面的辩论会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学生为正方,家长为反方,辩论题为‘家长不理解我们’。第二部分:家长为正方,学生为反方,辩论题为‘子女不理解父母’。学生一方是班内几次辩论中选拔出的最佳辩论员;家长一方是学生‘抽签’抽上的,他们之中有教师、报社编辑、工程师、医生。  相似文献   

14.
<正>他始终认为,法学是法律静态的哲学形式,而司法是法律动态的应用表现;出庭是每一位执业律师崇高的职业梦想,法庭就是这个梦想美妙而神圣的殿堂。所以,他勤勉于庭内庭外的这份耕耘。作为一名出庭律师,罩在熊智头上的光环闪亮而夺目——"全国优秀律师""北京市优秀律师""北京市百名优秀刑辩律师""全国律师电视辩论大赛北京赛区最佳辩手"……每一项荣誉,是肯定,是鞭策,更意味着法律人的使命。法庭之内,面对错综复杂的案件事实和各种可能的司法强势,他始终坚守着正义和良知,以缜密的思维、  相似文献   

15.
语用策略是指说话遵守了它们便使交际更顺畅,说话人的行为更符合社会规范的一套措施。辩论赛中“自由辩论”话语中主要运用到的语用策略有刻意曲解策略、曲线否定策略、回避策略以及体态语策略等。在辩论中,辩手们所运用的语用策略是综合的,而非单一的。辩论者如能熟练使用这些语用策略则能更好地达到辩论目标。  相似文献   

16.
律界达人     
《民主与法制》2011,(27):62-66
潘跃新:大家好!这里是《民主与法制·财经评论》“律界达人”栏目。今天采访的律界达人是上海律师界新生代的优秀律师,他是一个大众明星律师,在律师界里是电视节目出镜率最高的,能说会道的一张铁嘴,曾是全国大学生辩论赛的冠军,全国律师辩论大赛冠军。他长期参加各种各样的电视谈话类节目、评论类节目,  相似文献   

17.
这是“大庆市首届法官、检察官、律师辩论大赛”的现场。 “请问对方辩友:法律要是有情。那么有的是谁的情.南方的情还是北方的情;富人的情还是穷人的情,有情的标准在哪里?”反方二辩的铿锵字句掷地有声,赢来了全场千余人的阵阵掌声。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民政部门陆续公布山寨社团名单,其中一类山寨社团引发社会关注。这些山寨社团巧设名目举办五花八门的青少年群体赛事:国际青少年艺术节、国际青少年艺术大赛、"大中华"杯全球华语大赛……只需花几十块到几百块钱,就可以在网上报名参赛。而且比赛更与培训、旅行结合一起,形成一条青少年比赛产业链。舆论媒体质疑,这到底是家长太傻,没看到山寨社团名单或者缺少辨别能力,还是这些山寨社团的胆子太大、  相似文献   

19.
建立地方立法辩论制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地方立法辩论制度刍议□吴斌历史经验表明,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密不可分,任何一项科学决策,都是充分发扬民主的结晶。立法决策亦不例外。立法辩论制度是实现立法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途径。立法辩论制度渊源于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司法辩论制度,是随着司法辩论制度...  相似文献   

20.
黄凯平 《小康》2011,(4):40-41
不理解税,就不可能对一个国家的问题有深刻的理解,一个缺乏税收常识的社会,不可能理性地辩论这些问题近年来,公民意识日益觉醒,诸多公共事件都可以看到网络上活跃的言论。从腐败案件到强制拆迁,从官民纠纷到"跨省追捕"……网民都利用互联网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言词多数是表达对腐败现象的不满,对滥用职权的痛恨,对官僚不作为的鄙视。这些话语弥漫着一种不信任的情绪,真正的理性辩论却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