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佳 《法学杂志》2007,28(1):94-96
对传统中国法律秩序价值的分析,使我们重新看到了传统观念、制度中的合理因素,以新的眼光吸纳这些合理因素以适应不断变动、发展的法律秩序,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社会未将自由与权利概念化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人无自由与权利。中国传统法律制度在整体上应当被改造、被置换,但并不意味着古人积累的技术智慧与程序艺术不可被承继,更不意味着支撑法文化传统的基于人性又反映中国文化特质的原则可以被抛弃。中国文化传统仍然是我们探讨中国现代法治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3.
4.
在我国的法制建设进程中,理论界有法治的本土化与现代化两种说法,其着眼点都在于造就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法治社会,只是二者关于法治社会构建的路径不同。笔者认为,就中国的法治而言,本土化与现代化并非两个相对的概念,本土化指的是我国构建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5.
法治概念的诞生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成就,它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载入我国宪法,这标志着依法治国已经成为新世纪我国的治国方略和宪政目标。近年来,从中国传统文化去探讨中国现代法治建设的问题,也日渐增多,这也体现了哲学中“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辩证要求。正如社会学家林端先生所说:“把法律与传统文化作联想的尝试,也许是一种进步,起码法律被置诸一个纵向的时间之流(传统与现代)以及横向的社会处境作检视,而不只是把它当成国家制定的一连串规范合成的体系而已。”马克思曾经说过,…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历了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在封建专制统治和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根深蒂固并暴露出诸多缺陷,严重制约着我国实现法制现代化和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克服传统法律文化的弊端,建构现代法治理念,对我国实现法制现代化和建设法治国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信任结构及其对现代法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信任结构的总体特征是“儒法并存,以儒为主”。其中儒家信任结构重亲疏之别,以互惠原则为基础;法家信任结构重公私之分,以赏罚机制为基础。中国传统信任结构既与传统法制互动,也对现代法治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德治与法治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近代传统法律文化变革的成败得失入手,对传统法律文化的特征及对现实的影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甄别了传统“法治”、“德治”与今天所讲的法治、德治的区别与联系,提出对借鉴传统礼法关系的主张,同时对传统法律的不良影响举例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9.
法制的现代化需要社会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但是,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与法制现代化息息相关的现代化的法律意识并未普遍形成,人们心目中仍大量存在着对“清官”和权力的崇拜、对权利和个体的漠视;人们对法律的认识、认同还存在某种程度的缺陷,法律的尺度往往被道德的标准所取代;法律的公平精神和理性责任精神并未深入人心,民主法治精神的培育和建构仍任重而道远。所有这些,  相似文献   

10.
纵观全国,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现代性、普遍性和严峻性的法治治理问题,推动社会的管理者不断追溯古今中外的社会治理之道,引导学者去深入探讨现代法治治理的症结所在。现代中国仍然是熟人社会,农村占据整个中国的大片疆土,农民还有十亿人口,他们依然与土地紧密相连,所以对农村、农民的治理尤为重要,以此借鉴封建社会中饱含儒家思想的乡贤文化,这当然对城市和市民的治理也是有益的。并且我们要与时俱进,探讨其与现代法治治理的契合点,真正找到适合我国现代法治治理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知今须鉴古,无古不成今"。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我们优秀的思想文化遗产,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与时俱进的社会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现代法治建设究竟有什么价值呢?带着这一疑问,本文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内容,即礼治、德治、人治、以刑为中心等方面进行分析,尝试探究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于现代社会以及法治建设的丰富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源远流长,根植于发达的农耕经济并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其具有鲜明的自身特色和时代烙印。然而,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使得人们更多地关注传统法律文化的消极影响。本文试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征出发,立足于法的继承的基础理论,探讨其对现代法治建设的借鉴意义,发掘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法治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基点、区域、文化和性质四个方面来反思中国的现代法治,可以看到,一百多年来的中国现代法治,在有的时候,在有些方面,面对世界或西方却找不到自己的路;面对城乡二元结构却过度超前或者阻滞于后;面对传统与现代的选择却墨守陈规或者数典忘祖;面对革命与建设却误判当今法治发展的性质而谬以应对。其实,中国现代法治既应是世界的更应是中国的,必须立足中国并关注世界;中国现代法治既应是城市的,也应是农村的,必须同时关注城市与农村的现状与发展;中国现代法治既应以传统为基础也应以现代为目标,是经历革命后在现代的更新和发展;中国现代法治不是革命的,而是建设的,应是以革命作为历史前提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从贵族法治到帝制法治传统中国法治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贵连 《中外法学》2011,(3):459-483
法治转型是围绕社会转型进行的,中国第一次社会转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与此相应,法治转型则是由贵族法治转为帝制法治。贵族法治的特质是别亲疏、殊贵贱、断于礼,也就是西周以降的礼治。"废井田,开阡陌;废分封,立郡县"是春秋战国社会转型的全部内容。这种转型用今天的语言来表述,就是经济转型和政治转型。为适应社会的这种转型,先秦法家提出了"法治"理论。这种"法治",与传统的礼治相对立,其特征是"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重心是治吏治官。这是秦汉以后中国法律制度的思想基础。秦汉以后的中华帝国法治主要是这种观念制度化的结果,因此,在这个意义上,用"儒家思想法律化"来概括帝制中国的法治特征较"法律儒家化"为妥。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学与现代文化本学科建设项目属于中国语言文学领域,主要涉及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等学科和研究方向。承担本项目的带头学科为中国古代文学(江苏省政府重点学科),支撑学科为文艺学(江苏省教委重点学科)。本学科的研究有着...  相似文献   

16.
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经济法制·张勇张生·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实践活动的结晶,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瑰宝。但由于传统文化产生的土壤和形成发展中的外部环境的不同,使其在体系及内容上又难免良莠混杂。这种现实决定了对其进行整理和改造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7.
现代意义上的“法治”现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词汇,其内涵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因素存在着冲突,但是传统文化中也存在着超越时空的合理因素,诸如“以人为本,恤刑慎罚”的思想,“明德修身,注重教化”的思想,“追求和谐,调处息讼”的思想等,它们都可以作为我国目前进行法治建设的积极文化基础,是我国法治建设的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文明国家,现代法治在中国的积极实践面对其与传统风习如何共存共处的关系问题,由于现代法治与传统风习间的相互碰撞问题的存在,需要从文化内涵角度分析两者存在的部分差异性;同时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进程中,积极探索法治与传统风习的相互磨合甚至融合的可能性,是法治和社会风习领域需要研究的重要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化传统是民族化的积淀,它于渗透于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法治作为社会正常运行的有效手段,与一定的化传统不可分割。中国的人本主义化传统不仅削弱了人们的宗教感,而且削弱了中国的法治,强化了人治。“民本”不等于“民主”。背负着沉重的化包袱,要真正实现民主和法治,我们还要走很长的路。  相似文献   

20.
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的积淀 ,它渗透于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法治作为社会正常运行的有效手段 ,与一定的文化传统不可分割。中国的人本主义文化传统不仅削弱了人们的宗教感 ,而且削弱了中国的法治 ,强化了人治。“民本”不等于“民主”。背负着沉重的文化包袱 ,要真正实现民主和法治 ,我们还要走很长的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