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白杨林 《奋斗》2014,(2):59-5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同菏泽市及各县区主要负责人座谈时念了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他说,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  相似文献   

2.
宋明晏 《前线》2016,(4):92-93
正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山东省菏泽市及各县区主要负责人座谈时讲到了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是悬挂在河南省内乡县老县衙"三省堂"的一副对联,撰联者为清康熙年间的内乡知县高以永。习近平总书记说:"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  相似文献   

3.
我国唐代对官吏的考绩,主要由吏部负责,用“善、最”相乘,分为九等来考察官吏,形成了比较系统,完善的考绩制度。唐代考绩制度,具有五个特点。一、标准明确,分类考核。唐代官吏考核标准分为通用标准和分类专门标准。通用标准是“四善”。“四善”是:“一日德义有闻;二日清慎明著;三日公平可称;四日恪勤匪懈。”用德义、清慎、公平、恪勤四条来作为通用标准,考核所有官吏,这是比较科学的。因为无论哪级官、哪类官,都有起码的品德如何,是否清明、公平、勤奋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明代官员吕坤在任山西巡抚时著书《实政录》,将官员按好坏分为八类,排名第七的是"巧官"——这类官员不办政事,只知粉饰太平,装出一副善良的样子;对下颐指气使,对上却奴颜婢膝,极尽讨好之能事。"巧官"之"巧",在于做事"乖巧",往往"看人下菜碟"。对下,他们不愿担当,"绕着走""打太极""踢皮球",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对上,他们则如川剧"变脸",尤其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是关于中国和印度以及俄国等亚细亚社会特色的理论。中国和印度以及俄国等亚细亚社会不同于西方社会的根本特征,乃是土地等生产资料主要归专制者及其官吏阶级所有,是"土地等生产资料官有制"。土地等生产资料官有制乃是亚细亚社会之所以为亚细亚社会的充分且必要条件:一个社会"只要且只有"实行生产资料官有制,势必导致专制者及其官吏阶级全权垄断的极权主义专制,从而庶民阶级全权丧失而皆沦为官奴,遂使亚细亚社会之所以为亚细亚社会的三大制度——官有制和官吏阶级全权垄断的极权主义专制以及官奴制——数千年不变。因此,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说到底,也就是关于亚细亚社会特色——土地等生产资料官有制及其因果——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正>人们曾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来抨击清代官吏腐败,而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甘肃省宕昌县一把手王先民,任职县委书记三年多时间,却已敛财15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7.
<正>纵观中国古代历代王朝,始终把以德治官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治民先治吏成为共识。中国古代思想家所阐述的"徒法不足以自行","明主治吏不治民"、"得人者昌,失人者亡",都说明官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政风纯正、官吏清廉是历代帝王和黎民百姓所祈盼的,因为它关系着国家经济的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菏泽考察时,给市、县委书记们念了一副对联(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他指出,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河南南阳市内乡县衙三省堂门前这副写于清代康熙年间的对联立刻成了关注热点。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刊发了河南省纪委署名王万鹏的文章《官民辩证关系的真谛》解读对联。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官箴形态的演变并非呈现为直线型,而是一个漫长、曲折和反复的历史过程。具体说来,官箴最初的形态以"箴君"为主,但西周出现了"箴官"的萌芽;春秋战国,"箴官"持续发展,并严重挑战"箴君"的主体地位。进入西汉,"官箴王阙"的传统得到复兴,但东汉之时,"箴官"又取得压倒性优势。魏晋南北朝时期,"箴君"与"箴官"呈现"二元并立"之格局。隋唐时期,"箴官"取得了主导地位,但尚有"君臣互箴"的色彩;宋元明清,"箴官"的主导地位被再度强化,并最终走向官吏自箴。  相似文献   

10.
妥善协调处理条块关系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理顺条块关系、化解条块矛盾的有效途径既非对"条""块"二者关系的简单割裂,也非"条""块"的机械融合.简单割裂将致使治理资源分散,机械融合则易导致条块间职责不清.为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需要探求一条如何将"条条"的专业和技术优势与"块块"...  相似文献   

11.
正她是"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遗孀,她曾帮助中国第一批自费留学生走出国门,曾开设比央视"百家讲坛"还早、规格还高的中关村大讲坛。没人能数得清,中科院的老科学家有多少是她的学生。在钱学森的追悼会上,有一条专门铺设的院士通道,她被"理所当然""舍我其谁"地请在这条道上,有人评价这个只有几十斤重的瘦小老太太"比院士还院士"。她就是李佩,被称作"中科院最美的玫瑰""中关村的明灯""年轻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12.
“官论”     
何为“官”?《辞海》以会意解之——“甲骨文字形,从‘一’(midn),以一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说文解字》日:“官,吏事君也”。可见,在古代,“官”是侍奉君王、皇帝一类人的统称。不过,它的引申义颇多,其中有官府、官吏。官府指藏有朝廷权印的军政要地,官吏指拥有权力的军政要员、领导者。  相似文献   

13.
沈小平 《实践》2014,(3):56
<正>河南省内乡县的古县衙内有很多对联,其中有一幅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幅对联以浅显、朴实的语言,深刻揭示了官民之间唇齿相依、舟水难分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菏泽市考察期间,曾给菏泽及各县区主要负责人念了这副对联。可以看出,总书记引用这一对联的用意,就是告诫各级党员干部: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因为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来自于群众更强大;没有一种执政资源,比民心所向更珍贵持久。沉湎于"自我设计",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受苦的是百姓,受害的是党,最后受伤受罪的可能还是自己。  相似文献   

14.
领导干部被中国的老百姓称之为"官"。那么,官的价值是什么?领导干部应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官"与"民"的价值错位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是主客体相互作用关系的前提下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效应。价值是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形成和实现的。"官"与"民"谁是主体,谁是客体?究竟是"官本位"还是"民本位"?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阶级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以此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中国历史上的帝王将相,各种官吏都把他们自  相似文献   

15.
饭桶     
<正>杨沁州在《今晚报》上撰文介绍说,苏东坡《志林》有"措大吃饭"一文,讲两个穷酸的小公务员坐在一起,各自谈起将来的志向,一个说:"我平生不足的就是吃饭和睡觉,以后得志了,就要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再吃。"另一个说:"我的志向和你不一样,当吃了又吃,吃了再吃,为了吃饭哪还顾得上去睡觉!"现代人一成小官吏,就专门谋划着吃饭:一等官,送着吃;二等官,寻着吃;三等官,要着吃。哪怕是小小  相似文献   

16.
<正>闲来读书,读到了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所写的《送薛存义序》,该序文是他为即将离任的同乡薛存义饯行时所写。在这篇序文中,柳宗元提出了做官从政的价值观,应该是"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意思是说,官吏应该是老百姓的仆役,而不是奴役老百姓的官老爷。接着,他阐述了"官为民役"的理由,那就是"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什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官吏都是老百姓用赋税供养的,理应为老百姓公道办事。同时,他也表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青川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存在要素保障瓶颈破解乏力,服务缺位多主动补位少;干部担当不足履职缺位,潜规则慢作为部分存在;一些政策制定不接地气落实难,政企关系难和谐;部分干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迫切而长期过程。从政府职能职责的角度来看,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正>南明区坚持问题导向,按照源头治理与动态管控相结合的工作原则,通过"部门联动""以房管人""以打开路""以打促清""发动群众"等多措并举,持续有力打击传销活动,全区打传工作成效明显、打传形势持续向好。今年1至10月,该区查获传销人员3512人,捣毁传销窝点908个,抓获涉嫌组织、领导传销犯罪嫌疑人32人。一是"部门联动",汇聚打传合力。为有效整合各职能部门执法力量,形  相似文献   

19.
以法理官     
正治国必先治吏,纵观历史,历代统治者出于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都非常重视官吏的管理,并在管理官吏的过程中,制定了很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百官的行为。最早的相关法律,可追溯到尧、舜、禹时期,所谓的"皋陶之刑",即"昏、墨、贼,杀"。昏是指自己做了坏事而窃取他人的美名;墨是指贪得无厌,败坏官纪;贼是指肆无忌惮地杀人。犯这三种罪之一的,就要被处以死刑。夏代沿袭"皋陶之刑",并对此加以确认,规定犯有"墨"即贪污的官员都要处以极刑——死刑。  相似文献   

20.
刘孜 《前线》1987,(11)
“量才而授官,录德而定位”,是我国古代执政者任命官吏的一个重要准则。根据这个准则选拨官吏的办法,在前期主要是举荐制;隋唐以后,则主要是科举制。不过,即使在科举制盛行的时代,一些较低级官员的提升,一些重要职务的任命,往往仍需中央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