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年2月16日,东京地方法院首次审理日军731细菌战诉讼案。 这场诉讼的全称为“731部队细菌战国家赔偿请求诉讼”,是首次对日军发动细菌战的审判。这场诉讼无疑是本世纪最引人瞩目的历史性诉讼之一。 据中国有关部门多年检验,在日军曾施行细菌战的义乌、常德和衢州,时至今  相似文献   

2.
《世纪桥》2016,(7)
1942年5月5日,根据日本陆军第552号命令,南方军冈字第九四二〇部队在今新加坡设立,这支部队的设立使其与哈尔滨的七三一部队、北京的一八五五部队、南京的一六四四部队、广州的八六〇四部队一样,成为日本细菌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方军防疫给水部与七三一部队等细菌战部队彼此配合,开展了大规模鼠疫菌、炭疽菌的研制和实验,是日本准备和实施细菌战期间的重要军事力量。  相似文献   

3.
1942年,日寇发动“浙赣战役”,以打通浙赣线。日军731部队和容字1644部队在浙赣铁路沿线的金华、龙游、衢州、义乌、浦江等地实施细菌战。平民百姓备受肆虐,不死即残,有的成为绝户。细菌战殃及我的家乡,许多人莫明其妙地双脚溃烂,久治不愈。我的父亲和祖父即遭此难,疼痛呻吟,丧失劳动力多年。其时,我的家乡浙江诸暨是中共领导的金(华)萧(山)支队的游击区,日伪军不时清剿扫荡。在我有记忆开始,大人们都说我是从日本鬼子刺刀下捡回来的。母亲每讲起这件事总是不停地擦泪。  相似文献   

4.
钱建强 《党史文汇》2005,(10):14-14
2005年7月19日,日本东京高等法院宣判,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诉讼二审败诉。虽然法律之诉未得圆满结果,但这依然是一次胜利。毕竟,日本惨无人道的细菌战史实不再湮没无闻,真相已大白于天下。中国原告代表团团长王选说:“虽然败诉,但我们胜利了,因为‘死亡工厂’的盖子已经被掀开。”这样的胜利来之不易。这一点王选心里最清楚。从最初介入日军细菌战调查,到随后长达8年的诉讼征程,她遍尝酸甜苦辣,但还原历史、伸张正义之心却矢志未移,并且感动了无数人。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王选的行动更富有某种神圣的象征意义。她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金士成 《世纪桥》2020,(2):48-53
七三一部队是侵华日军策划、准备和实施细菌战的核心机构。现阶段关于七三一问题的历史研究,主要是从"罪证史挖掘"的角度,对部队人员构成、具体暴行、战时犯罪和战后责任进行揭露,而对七三一部队所在地哈尔滨"平房特别军事区域"的来龙去脉却少有论述。本文根据新发现的档案,重点梳理日军为警戒保卫七三一部队本部营区专门设立的"平房特别军事区域"的批准文件、区域范围和战时管控等问题,打破以罪证史挖掘的单一视角,尝试将这一问题作为独立历史事件进行论述分析,以寻求研究视角创新和深度扩展。  相似文献   

6.
1943年,侵华日军在鲁西制造了一次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细菌战,造成中国平民数十万人丧命。所谓“鲁西”,源自日军发动这次细菌战的代号“十八秋鲁西作战”,范围包括当时的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第一、第四地区和冀  相似文献   

7.
日本军国主义者在侵华战争中,公然违反国际公法,在中国土地上研制和使用细菌武器。为了适应细菌战和扩大侵略战争的需要,细菌战头子石井四郎将细菌实验从实验室向实验工厂扩展。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在拉滨铁路线的五常县背荫河车站附近建起了他们最早进行细菌武器实验的秘密工厂。石井四郎的石井部队在本纪2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者提出了研制细菌武器,用于征服中国、苏联以及亚洲人民的设想。这一设想,得到了日本统治者的大力支持。经过周密的准备之后,便积极着手细菌武器的研究。日本法西斯分子石井四郎,是极力鼓吹细…  相似文献   

8.
《党史纵览》2006,(4):55-55
1937年12月南京失陷后,国民政府被迫迁往重庆,地处华中的大城市武汉成为重庆政府当时的政治、军事中心和作战物资主要集散地.为此,日军积极准备进攻武汉,日本空军加紧对武汉实行狂轰滥炸.面对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中国空军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一边组织部队迎击日军的空袭,一边决定派遣轰炸机飞越东海,远征日本本土,并散发传单,以此警告日本当局.  相似文献   

9.
肖竞 《党史纵横》2014,(5):54-55
正"特殊工人"是日本侵略者统治我国东北时期,对其压榨下的一部分中国工人的特殊称谓。"特殊工人"的出现,是日本帝国主义加紧扩大侵华战争的产物。抚顺"特殊工人"的由来"特殊工人"就是指抗战时期,被日本侵略者强行从华北等地押送到东北,在日军军事工程和重要厂矿服苦役的我关内抗日部队的被俘人员(其中大部分是我军抗日将士)和被捕的我解放区干部、群众。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为进一  相似文献   

10.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灾难,细菌战是其中最惨无人道的一幕.1940年10月27日,臭名昭著的日本731细菌部队远征队在宁波制造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悲剧:将带有鼠疫杆菌的跳蚤投到这个地区,导致鼠疫流行,上百名无辜百姓暴死.对此次鼠疫,国内外各专家已获得了此较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想对人们很少涉及到的鼠疫来源、特点等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以揭露日军的暴行,并期望悲剧不再重演.  相似文献   

11.
正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进而向华北进犯。而日军要实现其军事上占领华北的企图,必须突破素有"华北要塞"之称的山西防线,因此,山西成为日军在华北作战的重点区域。为抵抗日军的全面进犯,8月5日,国民党政府在南京召开最高军事会议,决定将全国划分为五大战区,任命阎锡山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负责晋绥战事,指挥该区的作战部队。8月20日,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在太原成立。8月28日,在日军攻  相似文献   

12.
战后50年来,揭露731部队罪行的材料已有很多。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出自该部队成员的第一手证词却寥若晨星。有一种众所周知的说法是:美国为了获取有关细菌战的情况而禁止对731部队的战犯进行公审,致使731部队没有被全面和深刻的揭露。最近,6名该部队成员终于打破了多年的沉默,以亲身经历揭露了731部队的血腥暴行。他们的证词已出版,该书的名字为《731部队真相——来自第一手的证词》。它以回忆录形式写成,专家认为这次揭露最深刻、最全面,因而也最有说服力。因为作者亲自参与了细菌战的研究,甚至亲手解剖过活人,并在他们身上做各种…  相似文献   

13.
龚积刚 《湘潮》2005,(6):25-30
常德战略地位特殊,在抗战中成为中国抗日军队和日本侵略军必争之地,中国抗日军民在此演绎了一幕幕惨烈、悲壮的历史活剧。本刊现特编发《常德细菌战:日军罪行罄竹难书》、《常德会战:一寸山河一寸血》两文,重温历史,激励大家不忘前事……  相似文献   

14.
新四军与日军的最后一战是日本投降4个月后的1945年12月19日在高邮地区展开的。高邮战役是在粟裕司令员亲自指挥下,由我所在的部队——新四军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第八纵队与日军进行的一场恶战。1945年底,蒋介石电令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茨,要他们坚守在苏中各战场。国民党蒋介石想用高邮要地来锁住华中解放区。  相似文献   

15.
<正>跨越时代的训练和装备,加上抗联留下的百战老兵,这支部队的战斗力特别是单兵战斗力,远胜日本关东军最好的部队。丰富的战斗经验和精良的装备相得益彰,使他们的战斗力十分强劲,日军在档案中称其为"伏罗希洛夫部队",描述其战斗力可以"一骑当千"。1940年,在日本关东军的疯狂围剿下,东北抗日联军被迫退入苏联境内,驻扎在维亚茨克、乌苏里斯克等地。在苏联的帮助下,1942年8月1日,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在苏联远东边疆州的维亚茨克正式成立,周保  相似文献   

16.
王树人 《党的建设》2010,(10):56-56
在上海的清源寺藏经阁内有一本发黄的日记,记着一位名叫山田次郎的日本侵华指挥官说过的话:"对上,众人免死,先生必死;对不上,先生可免一死,众人必死。"这是怎么回事呢?在淞沪会战后期,退守的300多名国民党伤兵残将被日军围困在清源寺内,日军蓄意杀害战俘,却又打着"怀柔"政策的幌子,玩起了"一联决生死"的游戏。  相似文献   

17.
<正>1931年9月18日夜10时20分。这是个日军蓄谋已久的日子。日军在我国沈阳北部破坏南满铁路,制造"柳条湖事件",然后反诬系中方所为,开始炮轰北大营和沈阳,至清晨侵占沈阳全城。22日,日军又占吉林。1932年2月5日,再占哈尔滨。至此,辽阔富饶的东北二省全部沦陷,日军铁蹄恣意横行。有侵略就有反抗,自古亦然。"九一八"事变后,直至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这期间整整经历了十四年。中国人民在这场由日本帝国主义一手策划的野蛮侵略战争中,遭受了深重的苦难。"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那低回的旋律、凄凉的歌声,让人感伤,更让人奋起抗击!  相似文献   

18.
正今天已经很少有人知道,70多年前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中,一支由日本作家组成的"笔部队"曾经充当日军"思想战"的急先锋,其成员遍布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等地。这些表面上文质彬彬的"笔部队",与穷凶极恶的"枪部队"互相配合,大肆煽动战争狂热,为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打气。他们蒙蔽不明真相的日本民众,煽动成千上万的日本军人  相似文献   

19.
1939年8月,正当日寇凭借优势装备在中国大地上猖狂攻城掠地,国民党正面战场节节败退之时,我八路军115师却在山东鲁西梁山地区以劣势装备和与敌相等兵力将一支装备优良的日军大队(营)予以全歼,创造了抗日战争史上中国军队第一次以同等兵力歼灭日军成建制部队的"模范歼灭战".  相似文献   

20.
高凤山 《党史文汇》2005,(11):35-37
抗日战争初期的1937年9月中旬,中国第二战区为保卫山西,阻止日本侵略军南下进犯太原,在晋东北内长城平型关一线组织了山西境内的首次大规模的平型关战役.战役期间的9月25日,八路军115师为配合正面防守的国民党军队,在平型关东侧灵丘县乔沟一带伏击日军后续部队,歼敌千余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与此同时,独立团在灵丘以东的驿马岭阻击增援平型关的日军一个多联队,歼敌300余人.八路军出师抗日取得了首战大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