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力 《前进论坛》2009,(9):45-46
参加民主宪政运动参与组建民主政团同盟 抗日战争中后期,国统区先后爆发了两次民主宪政运动,这是以各民主党派为主要发起者和活动主体,在中共积极参与和推动下,以反对专制政治、实行民主政治为终极目标的政治运动。  相似文献   

2.
陈雷 《长白学刊》2006,(2):80-82
在抗战时期爆发的第二次民主宪政运动中,中国共产党作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政治领导者,适时提出了“民主联合政府”主张,使运动达到了新水平。虽然由于国民党的顽固和阻挠,民主宪政的目标最终未能实现,但这一运动巩固和扩大了民主力量,进一步动摇了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和独裁统治,为战后中国政治的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九一八”后受民族危机的刺激,知识分子要求结束训政,还政于民,以便团结全国人民共同御侮的呼声日渐高涨,宪政运动由此而兴起。“九一八”后的民主宪政运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求国民还政于民;二是批判国民党的训政理论及其实践,并就如何实行宪政展开讨论。尽管“九一八”后的宪政运动没有取得任何实际的政治结果,但它对国民党训政理论及实践的批判,尤其是对于如何开始宪政的论证和设想,剥夺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理论合法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70年前的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了"五一口号",其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的重大影响深远至今。一、响应"五一口号"标志着各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模式的认同有着反帝爱国和追求民主要求的各民主党派,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有过走"中间路线"的想法,试图通过利用西方模式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当时国民党当局对各民主党派的破坏和对民主人士的迫害不断,与此同时,国内形势急剧变化,人  相似文献   

5.
实际工作中,经常听到有人说,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基本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把民主党派的职能与政协的职能相混淆;也有人认为,民主党派在履行参政党职能时,存在“一手软、一手硬”的情况,也就是民主监督软,参政议政硬。下面,就民主党派的职能问题谈点个人看法。一、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是西方民主宪政和议会民主的产物,同时也是民主宪政和议会民主的重要标志。也就是说,现代政党是随着选举权的普及和政治参与的大众化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但同时,现代政党又是选举权普及和政治参与扩大进程中的主要推动者。通常意义上的政党,是代表…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国民党宪政建设缘起于日军侵华的外在压力,各反对派挑战的内在动力,以及经济萧条的刺激因素。国民党的宪政建设状况主要包括宪政思想和实践两方面,在宪政思想上,国民党内部宪政思想极不统一,大致可以分为民主派、私利派和实权派;在宪政实践上,国民党的宪政建设很不彻底,在宪法制定和政治制度建设中都有极大的保守性。国民党宪政建设的启示有三点:首先,宪政建设需要一个和谐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作为前提;其次,宪政建设需要有一种统一的思想作为理论指导;再次,宪政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民主和集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吴艺煤 《台声》2013,(3):78-80
1947年2月28日,因台北烟草专卖局缉私警察殴打女烟贩激起民众愤慨,从而引发全岛民众反对国民党当局的专制统治,求民主自治的运动,史称“二·二八”起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在我国宪政运动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与宪政民主建设具有内在互促关系,主要体现在:我国多党合作制度蕴涵着丰富的宪政民主价值;我国宪政民主建设又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9.
建设法治政府的根本保障是实行民主宪政。民主宪政追求的目标正是社会的和谐。实行民主宪政的基本要求是确立民主宪政观念,弘扬民主宪政精神,建立民主宪政制度。  相似文献   

10.
刘云静  彭顺勇 《求索》2012,(3):252-253
在辛亥革命的大背景下,"湖南自治运动"是湖南立宪派和革命派民主宪政运动之合力的结果,是两派变革社会、实现政治主张的历史必然选择。"湖南自治运动"与辛亥革命的的关系看似无奇,实则密切:一定程度上为武昌首义的成功奠定了思想基础、政治基础和人才基础;辛亥革命后,这场运动又在其推动下经历了发展、高潮,又迅速走向消亡。"湖南自治运动"的失败,是清末民初各派政治军事力量博弈的结果,是对湖南立宪派和革命派追求民主宪政的承重打击,也暴露出运动自身的诸多历史局限。反思中国民主宪政发展路径中的这段重要历史,我们或可发现,辛亥革命和近代中国自治运动都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中国的民主宪政只有在维护中央权威,提升大多数公民政治素质,具备足够经济基础的前提下,有步骤、循序渐进地推进,才能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是抗战时期第一次民主宪政运动的实际领导者,并使其构成抗战时期民主运动的重要内容。第一次民主宪政运动为中国共产党人探索新民主主义宪政理论创造了最佳契机,取得了重大理论成就。  相似文献   

12.
林青辰 《台声》2023,(11):106-107
<正>我的祖父林达三早年参加了台湾地下党,在与国民党武装斗争中被捕,牺牲于狱中。我的父亲林燿呈担任过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会长,积极反对“台独”、支持祖国统一。他们的爱国情怀策励着我不断前行。1947年2月28日,台湾民众爆发了反对国民党当局专制统治、要求民主自治的运动,史称“二·二八”事件。事件发生后,岛内局势相当混乱,街上到处喊打喊杀。在台中市戏院,谢雪红出席了台中中上层人士举行的联席会议,会议决定支持台北反抗国民党当局的斗争。第二天,在台中市戏院召开了市民大会,谢雪红被推选为大会主席。当天,谢雪红带领群众游行示威,  相似文献   

13.
王琼雯 《前沿》2012,(22):155-157
晚清宪政运动中,民众藉由多样化、组织化的政治参与突破了千百年来以皇权为中心的官僚系统对于国家政务的垄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发展进程,他们所累积的初步民主经验成为中国近代宪政建设的重要推动力.由于缺乏本土的宪政资源和充分的民主启蒙,清末民众参与表现出国家主义和工具主义的特质.作为中国立宪运动起点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众参与折射了近代宪政运动的走势和命运.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与抗战时期的第一次民主宪政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平 《长白学刊》2000,2(5):73-75
中国共产党是抗战时期第一次民主宪政运动的实际领导,并使其构成抗战时期民主运动的重要内容。第一民民主宪政运动为中国共产党人探索新民主主义宪政理论创造了最佳契机,取得了重大理论成就。  相似文献   

15.
郭海南 《台声》2023,(4):80-83
<正>1947年2月28日,因台北烟草专卖局缉私警察殴打贩卖私烟的女烟贩激起民众愤慨,从而引发全岛民众反对国民党当局专制统治、要求民主自治的反抗运动,史称“二二八”事件或“二二八”起义。长期以来,民进党当局和“台独”势力不断歪曲历史事实,图谋将“二二八”与“台独”建立所谓“历史联结”,挑拨矛盾、制造对立,借以谋取政治利益。现在,让我们走进历史,彻底戳穿“台独”谎言,还历史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6.
论宪政话语下的协商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巧平  李龙刚 《求索》2008,(11):157-158
协商民主作为传统民主的复兴,在本质上具有的优越性使其成为现代民主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以协商民主推动我国宪政的建立和发展是历史和现实的抉择。我国现行宪政制度对协商民主进行了确认,并作出了具体安排。  相似文献   

17.
国民党党营企业是介乎于国营与民营之间的一种崭新的企业形态,被国民党视为孙中山三民主义经济政策的实现方式。它是国民党党务财政体制变革的产物,是国民党因应民主宪政的到来,兑现其还政于民的承诺,实践其党费自筹、以党养党的目标以实现党库与国库的切割所创办的企业。  相似文献   

18.
本文第一部分,考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多党合作的产生和发展。得出如下结论:(-)在我国所以能实现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从主观条件看,既是因为诞生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各民主党派自身发展状况决定其愿意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又是因为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实施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从客观条件看,一是因为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一党独裁不允许民主党派从事和平的公开的争取民主的斗争,迫使民主党派向共产党靠拢。二是因为四十  相似文献   

19.
1948年1月以后,各民主党派相继表示接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愿意与中共合作,为推翻国民党独裁统治、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而奋斗。中共中央认为各方面条件已经成熟,及时将筹建新中国  相似文献   

20.
祝天智 《长白学刊》2010,(3):114-118
抗战时期宪政运动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中国政治发展:它推进了近代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拓展了现代政党的生存空间,促进了民主和宪政观念的知识化与社会化。抗战时期宪政运动的主要缺憾,同时也是它未能达到立宪之目的的根本原因在于:在近代中国战争决定政争的政治发展逻辑支配下,国人头脑中充满了浓厚的反妥协情绪,国共两党的妥协空间都很狭小,同时各派政治力量不仅对宪政存在诸多误读,而且都对宪政持实用主义和工具主义的态度。抗战时期宪政运动的历史功绩及其缺憾是当代政治文明建设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