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教初中三年级政治课。每次考试之后,总有学生来问:“我的改了没有?”“多少分数”。有的学生竟趴在窗户边看老师阅卷和记分,赶也赶不走。这些现象表明学生考试之后,很关心自己的成绩,迫切需要知道自己的成绩;也表明有些同学很想明确自己考试中的不足,以便吸取教训,利于今后的学习和提高。针对学生这样的心理状态,我认为:教师应该因势利导,抓住这一有利因素,认真做好试卷的分析与讲评工作。怎样做好这一工作呢? 一、掌握一手材料讲评课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课型,和其他课型一样,同样要有目的、有步骤、有准备地进  相似文献   

2.
我偶然间翻阅到某校初一政治课期中过关统考的几份试卷。其中最后一道题是:“请你联系实际谈谈一年来学习《青少年修养》的体会”。我看了几名学生的答案,感到值得我们深思,现不嫌其烦,摘录几段: 有个学生答道:“我在第一学期的时候,一点也不认真,什么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论述题,一点也不知道。学习上也没劲,自由散漫,到考试的时候,什么也不知道,成绩报告单上‘挂红灯’。这一学期也不认真,但期中考试却考了82分。你们知道吗?这是我作弊来的,你们却以为我是自己学来的,表扬了我。这多么可笑啊!其实我的成绩60分也没有。”另一个学生写道:“在这一年中,上课都是下午,总想睡,可又不敢睡。什么热爱祖国,集  相似文献   

3.
用心去感受     
粗壮的铁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无法将锁打开。瘦小的钥匙钻进锁孔轻轻地一转,锁开了。铁棍不解地问:"钥匙啊,你用什么法宝打开了锁呢?"钥匙回答:"因为我懂锁的心!"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用心去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锁。一次上课之前,我检查预习作业,是一张十六开的试卷,又是只有倔强的小强一个人没有做。我让他站起来,很生气地告诉他要么把试卷抄一遍,要么以后上思品课时都站着。他几乎连想都没想就硬梆梆地说:"我以后站着  相似文献   

4.
课上,我发现瘦小单薄的田梅神情倦怠,懒洋洋地伏在桌上,像是病了。于是我边讲解课文边走过去弯下腰轻轻地问“:要不要去看医生“?她赶紧摇摇头:“老师没事,我能坚持。”见她态度坚决,我没有强求。课后,我放心不下,还是带她看了校医,校医说她可能得了肺炎,建议去医院治疗,于是我便送她回家。三天以后,田梅到校了,还给了我一封信,信上有这样的话“:老师,能得到您的关心、呵护,我万分感激,其实在学校里,要么你学习成绩特别优异,要么你多才多艺而又善于表现,要么你成绩特别差又特别调皮,你才能得到老师的关注,而我什么也不是。我成绩一般,性格内…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美国流行在家创业,其中一些人还成了百万富翁?也许你认为这些在家开公司的人都是有点儿特长,但又不把收入当回事的人。如果是这种想法,你就应该好好反思了:下面的这些老板都在家经营着上百万美元的生意,而他们还不到四十岁。他们平日要么正与《财富》一百强企业做生意,要么正将自己生产的产品搬到著名时尚杂志上……这些老板用自己的成功证明,你没有必要非在一个著名的大公司工作才能崭露头角,也没有必要非得像著名经理人特朗普那样的经历才能成功。  相似文献   

6.
放学后看到当天值日生都在认真做值日,只有小王同学在走廊上看英语书。我问他“:你怎么不值日?”正在擦窗户的值日组长马上说“:小王做值日要么什么也不干,要么提上一桶水就回家了。”我问小王是否有这回事,他说“:男子汉大丈夫志在扫除天下,要做就做大事,扫地擦桌子这么小的事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个有“善始”而没有“善终”的故事: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只得答应,但问他是否可以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答应了。在盖房过程中,大家都看出来,老木匠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了。他用料也不那么严格,做出的活计也全无往日水准。老板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在房子建好后,把钥匙交给了老木匠。“这是你的房子。”老板说,“我送给你的礼物。”老木匠愣住了,同样,他的后悔与羞愧大家也都看出来了。他这一生盖了多少好房子,最后却为自己建了这样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类似这位老木匠的,在…  相似文献   

8.
开心乐园     
报童在广场上大声叫卖报纸“:惊人的诈骗巨案,受骗者已达82人……”一个人连忙走过去买了一份报纸,但是看来看去也没有发现那条“巨案”的消息。这时报童又在大声叫卖:“卖报,卖报,惊人的诈骗巨案,受骗者已达83人!”病人:“医生,你叫我把舌头伸出来,怎么你又不看呢?”医生:“我不是要看你的舌头,我叫你把舌头伸出来,只是要你在我开药方的时候安静些。”阿肥由于嗜食,以致身宽体胖。每次上下电梯,别人只要见他在内,必定要等下一班。有一次,他向大伙抱怨:“为什么要这样伤害我呢?跟我乘电梯有什么不好呢?只不过上来时慢一些,下去时快一点罢了…  相似文献   

9.
公众参与有三个条件。首先是信息要公开,如果要让公众参与,信息都不公开、都不告诉老百姓怎么参与呢?第二是利害相关人的参与。请了一大堆人来参与,但是利害相关人没有参与也不行。第三是反馈,你如果没有反馈,大家不知道自己意见有没有被采纳,这些都是不符合公众参与原则的。  相似文献   

10.
正试卷是什么?汉语词典解释:考试时供应试人写答案或应试人已写上答案的卷子;而所提"考试"二字在我国古代并非是连在一起的。据《说文解字》对"考"的解释是:考课。"试"的解释为:用也。据《辞源》对考课的解释为考验官吏的成绩,试是任用之意。考试在我国古代的最初含义是考验官吏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周恺 《民主与法制》2014,(13):34-35
前几期向大家介绍过一个唐代的张麓和他的《龙筋凤髓判》。宋代的洪迈在他的《容斋随笔》批评张麓的判词,却颂扬另一个人的判词,说他的判词百读不厌,越读越喜欢。他就是唐代的大诗人:白居易。白居易作为一个大诗人怎么会去写判词呢?上次咱们说过,唐代的科举考试分为“身、言、书、判”四项,其中的判就是写判词。白居易也要参加科举,他的判词就是他为了准备科举考试而写的。当然,这里的判词都是拟判。这些判词收录在他的《白氏长庆集》中。  相似文献   

12.
幽默小品     
挖洞一个罪犯的妻子要求狱吏能给她丈夫一份稍微轻松些的工作。她解释道:“他抱怨说他近来一直觉得很劳累。”“但是,他白天什么活也没干啊。”狱吏回答道。“这我不知道,他对我说他连续几个晚上都在掘一个墙洞呢。”风湿病人病人:“你还记得吗?8年前你曾给我看过风湿病,你当时要我避免潮湿。”医生:“是啊,现在你要看什么?”病人:“我想知道,眼下我是否可以洗个澡?”(有硕)两栖动物A君,市政府某部门官员,奉命下到某县挂职锻炼,任副县长。晚上坐小车回来,同事羡慕其潇洒浪漫,戏称其为城乡两栖动物。A诉苦道:不下去领导不愿…  相似文献   

13.
我的大学梦     
编辑同志:我是一个后天性发育迟缓的人。去年的高考中,我的成绩超出了大专线许多,结果却因身体矮小而落榜了。我走了许多地方都没能得到解决。我只好求助于你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是残疾人的护身符。第二十二条明文规定了任何校方不得以残疾为由而拒绝接收残疾人。而我每次升学都要受到刁难。读小学一年级就被拒之门外,幸亏任课老师与我家熟悉,多次求情,才答应让我试读。在初中升学考试和高中升学考试中,我都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到一中,校方见我人小,两次都不肯接纳。经多方周折,方才答应让我就读。现在高考又是这样,我的求学之路是如此坎坷,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文化大革命爆发时,老舍在北京市文联工作。老舍出事的前两天,北京市文联开会,老舍问茅盾先生:“明天的斗批改大会你参加不参加?”茅盾先生没有作正面回答,只轻轻地向他摇了摇手。第二天,老舍问我:“今天是红卫兵学生们‘帮助’我们文联搞斗批改,你看我参加不参加?”我说:“没有通知你就不参加。”老舍接着说:“‘文化大革命’  相似文献   

15.
漫画与幽默     
父与子   “长大后,我要当一名警察,追随我父亲的足迹。”   “我还不知道你爸爸是一名警察呢!”   “不,他不是,他是一名惯偷。” 鲜于光明   从前,有一个案子的被告复姓鲜于,名光明。法官看了看状纸,不知鲜于是复姓,就喊道:“鲜于光!鲜于光!”不见人答应,又改口叫道:“被告!被告!”   这时,鲜于光明站了起来,法官很恼火,叫道:“你就是被告人吗?”   鲜于光明回答道:“是!”   “我一看状词,就知你不是良民,你今年 39岁就写 39岁有什么不好,偏偏要写明年 40岁。来人,给我拉下去打!”   原来,…  相似文献   

16.
说法     
我坦白告诉你们,其实前200名学生都没有差别,前200名跟前10名没有什么差别。你要换一套卷子的话。排序就变了。高考状元是偶然性造成的。对于我们学校,能招前200名的学生就行了。  相似文献   

17.
爸爸,星空里有街道吗?外星人需要110吗?你穿着警服去天上的宇宙中是否又多了等徽这颖独特的星星?妈妈已不哭了她也穿上你生前单位的公安服把悲痛和力量拧紧起来我悄悄埋下一个心愿长大了也当人民警察让我们的长泰县久泰民安亲爱的爸爸,做你的儿子我最大的苦恼是你活着我也老是见不到你要么你值夜班,要么星期天你突然被电话唤走现在我却永远见不着你了从小没有爸爸,成了我人生最大的遗憾别的小朋友去玩有爸爸陪看别的妈妈受累有爸爸帮一把而你早早地离开我们我和妈妈孤身单影,可也不必担心你上班下班是否一路安全不告而别,你消失在你的…  相似文献   

18.
一个不太热的下午,他敲开心理咨询室的门,慢慢走进来。看上去,他穿着朴素,神情忧郁。见他半天不开口说话,我主动打破了沉静:“期末考试挺紧张吧?”“是的,不过,我老是看不进书去。”“为什么呢?”我关心地问。他又沉默了一阵,断断续续说起来。原来,前一段时间,他们寝室的一个同学丢了几十块钱,结果大家互相猜疑,搞到最后,连丢钱的人也弄不清是在外面丢的,还是在寝室丢的,只好不了了之。“本来事情过去很长时间了,可我总担心有人怀疑是我偷的钱。”“有人问过你吗?”“没有。”“有人暗示过你吗?”“没有。”“有人影射过你吗?”“也没有。”…  相似文献   

19.
[小引] 在美国中餐馆打过工的人,一谈起打工生活,大都离不开苦字。打工自有其苦,可我却不想写《打工记苦》。打工记苦,听上去很像是忆苦思甜报告。打过工的人没心读:谁没事尽爱忆些个旧日的苦状?没打过工读了也不信。搞不好还会说我所言不实:“旧社会”都没有你说的这么苦,何况是美国?再不就来上一句,真要是这么苦,那你当初又何必上赶着要去美国?人家领事们想拦都拦不住呢,是不是?再说,祖国母亲的怀也没关着,不成,回来了还是好同志嘛,是不是?  相似文献   

20.
真话不全讲     
正国务院原总理温家宝看望季羡林时,说:"我喜欢看你的文章,讲的都是真心话……"季老则说:"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好理解,这也是做一个诚实人的起码要求,但为什么又要"真话不全讲"呢?既然是真话,为什么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