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运用协调耦合度模型,从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两个角度探讨我国东中西部城镇化过程中二者协调发展的时间演变规律以及区域差异,通过皮尔逊相关性检验协调耦合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我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实际发展水平仍然偏低;(2)东中西部人口城镇化速度明显滞后于土地城镇化速度;(3)东中西部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区域差异明显,东部人口城镇化领先,中部土地城镇化较快,西部土地城镇化超前,不利于全国综合协调耦合度的提高。基于此,应优先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与财税制度改革,继而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并配套GDP考核机制及产业政策改革,从制度层面和政策层面积极突破制约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实现二者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年来,工业革命不仅给世界带来了巨大财富,同时也使人类面临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是按照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一成不变地发展下去,还是针对人类已经面临的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寻求新的发展思路,这是近年来各国政治家和学者们共同思考的热点问题。1992年6月,联合国终于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盛况空前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在这次会议上,人们的认识开始趋于一致,“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战略被普遍接受。自此之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为了避免人类社会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危机,都在思考如何实现发展战略的转变问题。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为了尽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直都在探索适合我国具体情况的经济运行模式和增长方式。经过几十年的艰苦探索和实践,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  相似文献   

3.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每个经济梯度区的产业结构特征不同,因此,为了能使供给侧改革政策行之有效,必须细化改革措施,从东、中、西部地区实际产业特征入手,在原有要素禀赋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不同要素端和生产端的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4.
东中西部乡村振兴的重点有何不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区域发展状况,我国农村大体可以区分为经济发达村庄与一般农业型村庄两种类型。因此,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要立足于不同地区农村面临的实际情况来采取不同的乡村建设策略。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村庄建设,应当定位于乡村的"更强""更富""更美";中西部一般农业型村庄的乡村振兴战略,则应当更加注重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公共服务的健全。  相似文献   

5.
不同地区的公众官瘾状况有何不同?人们对于官本位的认识和评判又有哪些差异?人民论坛调研基地在东部(广东、浙江)、中部(河南、湖南)、西部(陕西、四川)地区随机发放了书面问卷共30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23份,其中东部地区941份、中部地区997份、西部地区885份。当问及面临以下职场机会,您会优先选择哪个时,选择党政机关公  相似文献   

6.
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很多,本文用二元对比系数、城乡人口比、农村农业劳动力与非农业劳动力比率、城乡基建投资比等指标,实证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与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西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于中部,而中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又大于东部。导致东中西部城乡差别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人口基数、农村农业劳动力基数、城乡基建投资的地带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外交部机关按照中央国家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部署 ,在部党委的领导下 ,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 ,结合外交工作和队伍建设实际 ,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着重抓好“四个重点”和“三个结合”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抓好四个重点从外交工作的特点和实际出发 ,我部对精神文明建设着重抓了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 )抓政治理论学习。近年来 ,我部始终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干部职工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 ,牢牢抓住不放。一是组织干部职工认真研读原著 ,努力把握“…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6,(4):29-30
正1什么是协调发展?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着力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问题。协调发展就是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互相促进。2为何要树立协调发展理念?是全面发展的战略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9.
近来,中央领导同志反复强调,要始终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始终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新一届政府的施政基本原则是:城乡协调、东西互动、内外交流、上下结合、远近兼顾、松紧适度。这表明了中国发展的大思路,寓意深刻。  相似文献   

10.
树立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在发展中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相似文献   

11.
论城乡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部署本世纪头20年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任务时,把“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八个方面的任务之一,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本文试从经济学角度对新形势下城乡协调发展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考察现阶段中国改革与发展问题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  相似文献   

12.
浦东开发,三峡工程建设,必将大大推进长江经济带的开放与开发,长江经济带在世纪之交和21世纪,必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经济区之一。如何抓住机遇,实行优势组合,发挥组合优势,促使长江经济带这条巨龙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呢?本文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更新观念 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 长江经济带的开发,是流域经济与区域经济的结合,是以经济的自然联系与资源,区位优势互为纽带的,是沿海与腹地、内联与外拓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新的形势下,这种大范围区域经济开发的伟业,首要的关键就是要更新观念,用新的思路进行长江经济带的开发与开放。 第一,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念。这就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90年代尽快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努力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形成全国城乡通开,地区交流的  相似文献   

13.
一、妥善处理好协调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保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必须在推进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涉及全局的几个重大关系。(一)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关系实现协调发展,既要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协调发展的价值基础;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协调发展的物质基础。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当代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和能动性的重要体现,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集中体现在人的发展上。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使全体人民广泛参与发展活动的所有领域、所有层次、所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发展观.  相似文献   

15.
一、充分认识坚持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真正科学的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协调发展既是维系社会良性运行的前提条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标志。(一)坚持协调发展是对国际发展经验教训的合理借鉴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但现代意义上的发展是18世纪工业革命产生以后才出现的。进入20世纪40年代以后,随着大批民族国家的独立和解放,发展开始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无论是老牌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各国在致力本国经济建设、推进现代化进程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委、县人民政府遵循党的十三大,十四大精神,结合本县实际,充分发挥交通便利、电力充裕以及山区的自然条件优势,提出工、农、贸相结合发展经济的战略部署,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呈现出生机蓬勃,欣欣向荣的景象,财政、金融、商贸等各条战线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1993年,全县财政收入达1226.8万元.比1984年增长4.47倍;城乡人民储蓄存款达4618.2万元,比1984年增长10.3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4608万元.比1984年增长1.37倍.粮、油、肉食等人民生活必需品以及钢材、水泥、农机、化肥等物资,供应充裕,市场繁荣,  相似文献   

17.
协调发展要顺其自然复旦大学刘雨中国社会改革至今,有一种现象引人注目,这就是爆炒“模式”、“典型”、“样板”。某省某村近年来农业发展取得了成绩,或仅仅在当地政策上作了某种有新意的改革,就有人为之加冕:“XX模式”。于是有“参观学习”,有“总结论证”。“...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观立足于维护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 ,着眼于全人类的共同发展 ,谋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解决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9.
白和金 《半月谈》2004,(4):30-31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兼顾。在经济领域内部,在各个产业、行业间,同样存在着如何协调发展、统筹兼顾的问题。去年我国经济发展总体上保持良好态势,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部分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建筑业在“十五”期间的竞争力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分析指标包括总体运营状况、产业结构特征、生产力水平、盈利能力和产业贡献率等方面,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建筑业在产业规模方面占有绝对优势,但在个别竞争能力方面,中西部地区反而超过东部地区。因此,东部地区建筑业在规模扩张的同时,要注重产业内部质量的提升,带动全国建筑业产业水平持续稳定提升,而中、西部地区急需对建筑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