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菲尼克斯,是德国一家世界著名的电气集团公司,菲尼克斯在德语和英语中都是凤凰的意思,用中国的神鸟作为公司名字,也许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公司要与中国文化的交融。  相似文献   

2.
中华传统文化中重道从道的价值取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天下为先的责任意识、崇德重义的道德情怀、尚和贵中的和谐理念,对公安精神文化建设具有多方面的积极的滋养和培育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梦就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实现美好生活的梦想。这个梦想,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小的方面来说,就是个人的出彩,家庭的和睦,单位、社区的健康发展和良好风尚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2004年11月11日,由叶圣陶研究会举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在江苏淮安隆重开幕。全国人大常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统促会副会长、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讲话,本刊摘取部分内容刊登。  相似文献   

5.
《思想工作》2008,(4):34-35
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这也是新时期在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我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也出现了贫富差距拉大、自然环境破坏等一些不和谐因素。因此,市场经济的完善,自然环境的保护,不仅需要国家机关和各级政府出台一些必要的法律、。  相似文献   

6.
唐维红  岸文 《台声》2007,(1):134-141
无论是坐在淡水夜晚的老街品小吃.还是在台北的博物馆赏珍品,无论是站在阿里山看日出,还是在暮色之中访宜兰,我始终想找出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概括我对这片土地和这里人民的感觉。走马观花间.浮光掠影里.蓦然回首中。我忽有所悟:台湾,其实浸透了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汲取天地之灵气,可以任人一品再品而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7.
在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中.前几年对国外相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关注好像比较多一些,近几年对有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则呈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舒坤尧 《人民论坛》2022,(3):123-125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乡村思想文化建设、淳朴乡风民风建设以及净化乡村精神文化,实现对乡村道德伦理、价值文化、民俗文化的重构。因此,应当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传统伦理文化、价值文化、民风民俗等进行整合、开发和利用。同时,还要增进传统文化认同,建设文化传承队伍,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培育特色文化产业,实施传统文化教育,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9.
韩美群 《学习与实践》2006,(12):157-159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和谐文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文化中的“和合”传统显示出重大的时代价值。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认真发掘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同时注意吸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先进成果,才能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发挥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内卷化"是指事物在外部条件受约束情况下内部精细化、过密化发展的一种现象,内卷化发展模式下的文化是在表面有进步,而内部陷入路径锁定的自我重复、自我懈怠和自我消耗的一种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卷化具体表现为思想内核、文化结构以及文化发展视野的内卷化。文化发展陷入一种自我重复而创新突破不足是由其内生动力不足、能量交换缺失及故步自封等多重因素综合造成的。当代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从内生动力、外来动能、创新驱动等方面进行重构,避免传统文化进一步的内卷化。  相似文献   

11.
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一个优良的传统。就是十分重视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进人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当更加自觉地做好这一点。 中华民族有5000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滋养着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也为世界文明作出了杰出的责献。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刻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聚同存异原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联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问题。这些论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结合推向了一个新阶段,赋予了中华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及当前和今后治国理政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周建新 《理论月刊》2022,(10):82-8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对于赓续民族文明血脉具有重大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任重道远,数字化为其守正创新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数字化所具有的资源整合性、多元性、广受众性等优势,能很好地打破传承理念碎片化、传承手段单一化、传承体系断层化等困境,这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字化的互嵌发展不仅必要而且可能。数字化所带来的文化数据整合、文化空间共享、文化沉浸传播、文明交流互鉴等创新路径,有助于推动文化资源整合、文化空间延展、文化体验深入、文化互鉴畅达,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化在当代真正焕发生机与活力,在国际文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4.
冯之浚 《今日浙江》2006,(19):50-51
文化是人造的第二自然。文化从纵向结构上来看,包括器物层、制度层、意识层;从横向结构上分析,包括三大研究领域,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和谐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我的和谐等3个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当前,要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的继承和发扬。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人们的交往、处世乃至国家内政和外交都有深刻的影响,并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是当…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和谐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是以"天下归仁"为核心,以修身成仁的身心和谐精神、推己及人的人际和谐精神、大同世界的社会和谐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天人和谐精神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韦建益 《传承》2008,(22):64-65
道家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主要包括自然和谐思想、政治和谐思想、人际和谐思想。道家和谐思想具有传统与现代的资源价值。  相似文献   

17.
道家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主要包括自然和谐思想、政治和谐思想、人际和谐思想.道家和谐思想具有传统与现代的资源价值.  相似文献   

18.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文化绝不可能凭空产生,必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为基础。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积淀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这种文化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的伦理构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修养、注重"贵和尚中"团结协调的人际关系、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 其实践目标就是和谐,实质上是一种调和文化。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是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巨大财富,具有永恒的生命力,我们应该责无旁贷地传承下去。但是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加之我国部分民众对西方文化的追捧和推荐,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式微之势。而作为传统传播媒介的电视媒体,是我国民众获取信息首选的主要媒介,理应承担起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重任。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年底,在北京召开的第15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上,中央进一步明确提出了高校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要求。我们要构建的和谐校园,应该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共进的综合实力的展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