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是使用大众媒介的主要群体以及社会主义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主体力量,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探讨大学生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与政治认知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为此笔者以广州的大学生为例,抽取了广州市八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1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与政治认知是相互影响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越高,其政治认知程度也越高;政治认知程度越高,其媒介信息处理能力也越高。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政党政治的背景下,政党形象问题日益突出,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又极大地助推政党形象问题的重要性。通过分析新媒体时代政党形象内涵与要义,阐明新媒体时代政党形象应建构的目标和实现路径,可知新媒体时代执政党应建构更为民主、法治、高效、公开、廉洁和亲民的政党形象,而要深化这一形象建构就是要从原则上强化党对新媒体的领导力和引导力,从认识上切实转变形象的建构思维,从基础上切实提升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从策略上提升政党形象塑造的建构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因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而形成了一个新兴的维权群体——"农嫁女"。本文研究对比分析了主流媒介的形象建构与新媒体建构身份认同之间的差距及背后的机理,发现在传统媒介中"农嫁女"被建构为消极的"受害者"形象,而新媒体却为"农嫁女"形成新的身份认同——积极的"反抗者"提供了平台。本文认为,如何协助"农嫁女"更好地利用新媒体促进社会变革尚有待研究者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大众传播媒介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人们期望从媒介中认识和理解社会,借由媒介满足获取外界信息的需求。然而,媒介传达的并非是真实世界的全部,它是经过主观判断后的选择结果。媒介现实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来源,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判断及采取的行动,都以他们看到、听到的媒介现实为依据。与此同时,在高度发达的大众传播时代,大学生群体正无时无刻地,主动或者被动接受着传播媒介塑造的现实和价值取向。之所以将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的研究设置在媒介现实的视角下,旨在指出媒介现实的介入将是区别过往时代下大学生群体政治心理的重要分界点。人们需要高度重视媒介现实对大学生的影响和作用力。这关系到我们是否可以深入研究大学生群体的表现,关系到大学生政治心理的优化和塑造,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作用,也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程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时代的互联网、移动网络等逐步取代传统媒介,成为思想文化信息传播的全新载体,成为社会舆论的直接放大器。高校大学生作为使用新媒体的最大群体,其思想观念、价值理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等深受新媒体的影响,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应该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紧随大学生所处的时代环境的变化,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创新党建工作形式、主动占领网络新阵地、创新党支部活动载体,塑造品牌,以大学生更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学生党支部建设,真正发挥学生党支部的引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夏衍在《芳草天涯》中塑造了三个不同的女性形象,这三个女性形象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也代表着不同的生活群体。本文通过对这三个女性形象的分析,在分析夏衍对这些生活在不同层次的女性的态度的同时,也探寻出在特殊的战争年代女性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非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对这一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程度事关高校民族团结进步和社会稳定大局,分析研究这一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以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过程为研究对象,结合新媒体时代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现状、存在问题和优化对策等三方面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8.
李慧敏 《学理论》2013,(16):201-202
近年来,新媒体发展迅猛,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了解外界和交流沟通的主要渠道,改变着大学生的认知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要重视新媒体,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发展校园新媒体,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主动抢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加强新媒体的导向、监控和管理,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我们已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所具备的多元性、开放性、互动性和虚拟性特点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提高了大学生对社会关注度、增强了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激发了大学生追求和展示个性愿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对策如下:转变观念,发挥新媒体作用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搭建新媒体平台,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13)
网络,相信对很多人来说都不陌生,尤其对大学生来说更是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确,在这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一些新时代出现的交流工具早已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群体主要娱乐与认知的媒介。对于哈尔滨几所高校的大学生,尤以黑龙江大学学生为主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到大学生的网络需求。并主要对网络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11)
在当前新媒体快速发展和普及的信息环境下,大学生对媒介的接触、使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当代高校必须将媒介素养教育纳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媒介素养教育既是知识教育,也是价值教育,不仅有利于丰富高校德育的内涵,而且有利于提高高校德育的效果,应从合理构建课程模式,创新课程内容,拓展课程实践平台等三个方面来探讨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7,(1)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在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发展现状和困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探索出一条符合时代特色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改革之路进行了深入的探析:一是开辟高校新媒体阵营;二是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完善网络信息监管机制;三是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以其独特优势备受大学生群体的青睐,并对大学生群体的生活、学习、交往、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新媒体发展、信息传播特点与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成长、性格特征的形成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借助新媒体信息传播载体,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徐瑶  李朗 《学理论》2013,(15):386-387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利用呈现出"意见领袖"主导、向"用户时代"迈进、拟态环境特征显著等态势,并呈现普及性、日常性、便利性等特征。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利用研究,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能密切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关系,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介在改变信息传播形式、对社会和人的自身素质产生广泛影响的同时,也由此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当前,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新媒介素养,不仅是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新要求,也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新举措和新使命。为此,需要完善新媒介素养教育的工作机制,构建新媒介素养教育的载体平台,着力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新媒介素养,坚持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加强新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6.
张伟 《理论视野》2017,(3):23-27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形象已成为各国外交博弈的核心领域乃至直接竞赛的战场。中国国家形象自我认知和他者认知之间存在的内外和区域性差异表明,国家形象的塑造必须进行战略性改变,调整经济和文化的优先序列,将文化纳入国家形象的首要考虑范畴并以此引导和塑造完整的中国形象。基于价值认同的视角,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中除了历史资源和文化符号的包装与营销外,方法论上应尽量采取普遍主义的原则,并尽力避免特殊主义的原则,在与国际社会分享共有价值观念的对话中增进他者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可。  相似文献   

17.
熊锡征 《学理论》2014,(9):271-272,285
新媒体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难得机遇的同时,也使得高校德育工作面临形势严峻的挑战,从而使得对高校德育资源进行整合成为必要。在德育资源整合的路径选择上,必须要健全管理体制以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必须要加强信息整合以优化新媒体信息环境,必须要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8.
孙昱 《学理论》2015,(8):220-221
通过对高职学生自我认知和择业现状进行调查,探寻高职生这一特殊群体在择业中自我认知存在的偏差和根源,分析其对择业的影响,帮助高职学生塑造正确的择业观,对自己有个正确的定位,解除他们在择业时产生的认识上的困惑和心理上的苦恼,以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自如地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合理择业。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6,(3)
网络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发挥要始终坚持突出一个永恒主题,提高两个群体素养,贴近三个有效载体,努力实现新媒体的运用与网络思政工作的有机结合,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柴艳莎 《学理论》2013,(21):240-241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和发展,使大学生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通常扮演着信息的制造者、转发者、围观者、评价者的角色,他们在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情况影响着信息传播的效益性,因此媒介素养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正确应用新媒体、正确认识信息传播的必要途径,同时,媒介素养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分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既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体现了媒介素养教育的方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