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础,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很多学者认为基层民主面临诸多困境并走向终结或者消逝。根据对成都市龙泉驿区基层治理的调查,发现基层党组织和政府通过推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基层治理体系理性化规范化,完善基层民主机制,使民主运转起来;以基层群众需求为导向,加大公共服务供给,使服务运转起来;提升人力、财力和机制保障能力,夯实基层治理的有效性基础,使民主和服务运转真正落实落地,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水平。基于基层治理的有效性推进民主进程,通过基层民主运转实现治理的有效,从而达到治理民主,治理民主为我国推进民主化进程探索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初期,民主选举蓬勃兴起并得到了长足发展,但重选举而轻治理的基层民主实践造成了选举与治理之间的绩效脱节。近年来,随着基层治理的绩效日益凸显,当前的基层民主实践却显露出重治理而轻选举的不良倾向。民主选举是民主治理的前提和基础,民主治理是民主选举的深化和保障,应当避免两者之间的脱节和失衡。因此,新时代深化我国基层民主建设必须实现民主选举与民主治理的均衡发展。其中,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能力和深化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建设,是推动二者均衡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3.
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根本上实现由管理到治理的转变,是关乎我国基层政治生态和人民群众福祉的头等大事。文章在阐释基层治理、基层民主治理现代化等相关概念科学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实现基层民主治理现代化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说明了加强基层民主治理现代化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水平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4.
基层民主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形势下,应当更加重视基层的民主政治建设。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各类新兴群体的出现,基层治理涌现出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建构一种促进基层民主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文章从治理现代化的角度出发,分析基层民主治理在迈进现代化进程中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了实现基层民主治理现代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奋斗》2020,(12)
正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将基层协商列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制度体系,要求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各类职能性组织引领和践行基层协商民主、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要发挥好基层协商民主的治理优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突破。要营造真协商的氛围。想不想协商、愿不愿  相似文献   

6.
参与式治理是反思传统治理基础上的治理模式创新,将民主理论引入治理理念,实现增进政治合法性和深化扩展民主的双赢效果。基层社会治理的开展离不开基层公众的有效参与,只有将基层公众的参与热情转化为具体的参与行动,才能将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我国基层协商治理需要处理行政和民主的关系,弥合治理价值和民主价值冲突。可控式协商强调弹性控制、有限控制和柔性控制,其本质是一种以人民赋权的民主行政对协商民主机制运行的“可控”,以发挥民主优势,提升基层协商治理效能。通过对T县基层协商治理案例比较发现,T县协商治理是一种可控式协商,包括议题输入机制、议题协商机制和议题输出机制,分别对应协商预先可控、协商过程可控和协商事后可控。可控式协商的价值,一是缓解基层协商治理中的价值冲突;二是提高基层政府行政权力的民主性;三是激发基层工作人员的协商热情;四是稳定基层社会秩序。其发展受到行政权力属性、可控程度和协商人员素质三因素的限制,可以从强化权力监督、厘清可控要素和开展实践学习三方面不断优化可控式协商的治理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基层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场域和基础单元。以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基层治理共同体得以不断发展的重要依托。本文尝试以“民生议事堂”为案例,研究基层治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全层面动员、全维度架构与全过程监督等运行机理,以及由理性的公民、韧性的制度和刚性的监督所构成的价值要素,实现治理工具与价值导向的理性结合、治理活力与社会秩序的韧性统一和治理合法性与有效性的刚柔相济的路径向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也在经历着国家角色和政府改革的变化,尤其是公民社会的兴起、非政府组织的崛起,这些变化已经或者正在改变传统的政治管理格局,治理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各个领域,如,中国的基层治理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新的民主范式,其运行的主体、对象、过程以及目标等与治理理论有着惊人的共同价值取向.因此,本文以成都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为个案,分析研究了协商民主与基层治理内在联系,说明协商民主其实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理模式,协商民主将会更加广泛地运用到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基层治理之中,充分发挥其有效的政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基层社会如何有效赋权、降低基层民主运行成本、提高参与主体的能力等诸多方面存在困境和难题,深化基层民主体制机制改革是发展基层民主的题中应有之义。增强居民参与基层民主的动力、提升居民参与基层民主的能力、激活居民网络参与民主的潜力是激发城市社区居民参与基层民主活力的重要途径。自主性成长、制度化安排、社会化治理是考量居民参与基层民主的要素。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2020年4月,江西省委书记刘奇在省委政协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新时代政协工作,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要充分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要充分发挥履职职能,需要推进社会治理资源向基层下沉。江西"有事先商量"和浙江"圆桌会·请你来协商"是两地关于人民政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典型案例,从对人民政协参与基层协商民主的作用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人民政协参与基层协商民主是通过向基层引入协商理念、建立协商机制、输入协商资源三种途径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以此促进基层协商民主更加民主化、规范化和社会化。人民政协通过一定的渠道途径发挥职能作用,对于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村民议事会:破解“形式有权,实际无权”的基层民主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勇  沈乾飞 《探索》2015,(1):40-44,2
坚持和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既要使人民形式上有权,又要使人民实际上有权。防止基层民主形式化是实现社会有效治理的基本前提。30多年来,包括村民自治在内的基层民主率先从民主选举突破,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却未能及时跟进,造成基层民主运转乏力。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将议事作为基层民主的核心内容,坚持以事为中心,由当事人及利益相关者组成村民议事会,让村民在议事中实际行使参与的民主权利,村干部不再独掌村庄治理的权力,而从复杂的利益矛盾中抽身出来,协助村民议事会做好村庄公共事务的治理工作。这种自治模式,进一步完善了基层民主制度,成为引领基层民主发展的新风向标。  相似文献   

13.
陈浩天 《探索》2011,(5):73-76
村民自治是贯穿我国基层民主发展的基本逻辑。我国基层民主的发育经历了从个体参与到组织参与的民主彰显形式,通过组织参与促成民主权利的回归。同时,民主是选举和治理的综合体,基层民主以村民自治为依托.对基层进行治理,通过社区建设达到村民民主能力的提升。目前,中央惠农政策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新动力,以惠农政策为基础,发展农村经济,提升了基层民众的民主实践能力。村民自治的政治实践不但使我国基层民众零距离“操练”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形式,而且直接推动了我国民主建设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是历史发展逻辑和实践逻辑相统一的结果。在健全基层民主制度、丰富基层民主形式过程中,机制创新将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方式方法创新有效地勾连在一起,成为创新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从实践来看,"动力在民、拍板在官",基层民主创新的产生离不开基层治理的需求、基层群众的诉求与基层政权良性回应三者的有机统一;基层民主创新的巩固离不开基层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基层民主创新的发展与推广离不开更高层级政权的主导与推进。只有充分尊重基层民主创新的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使基层民主有序平稳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环节,基层社会治理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人大代表既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者和推动者,也是重要的基层社会治理主体,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各项具体工作中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人大代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质量的高水平既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也彰显着社会主义制度下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和优越性。在提高人大代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质量水平上,关键要从优素质、搭平台、强监督、通路径等四个方面着眼,让人大代表更好地代表人民、联系人民、回应人民、服务人民。  相似文献   

16.
立体多向互动是基层协商民主的生命力,协商民主贯彻在地方治理实践中表现为一个上下关系互联、内外体制多向互动的治理现代化过程。凤冈县"四直为民"作为一项在县域范围内推行的基层协商实践,其治理机制的上行、平行和下行三种途径符合协商型地方治理的目标,其基本结构、方式和效果体现承接上级要求和回应社会需求的任务,满足联结上下关系和打通内外体制的要素。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四直为民"基层协商为代表的地方治理现代化实践意味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沿着党内民主向社会民主和人民民主的道路迈出了坚实步伐。"四直为民"治理模式的制度化和长期化运行,需要汇入县域作为地方治理现代化自变量的观察要素,嵌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转换使命,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探索过程,以及融入基层社会秩序重塑碎片化治理的稳定命题。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协商民主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在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日渐重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层协商民主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不断发展,但发展过程中在二者关系的处理上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因此,在实践中要吸引参与,提高基层民众参与水平;要完善机制,发挥协商民主制度优势;要加强监督,保障协商民主顺利推动;要注重实践,促进协商民主落实落细等,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理论建设》2021,37(3)
文章根据对从传统到现代的乡村基层治理形态的演进史分析,要实现乡村振兴中的治理有效,核心是促进乡村基层治理中"民主"与"效率"、"国家权力"和"社会权利"的良性互动,其具体路径是,通过政党引领下乡村社会的组织振兴来实现基层治理中"民主"与"效率"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深入大众生活,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正在丰富和拓展,推动人民真正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参与者、见证者和受益者,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断向前推进。一、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运用武汉市汉阳区鹦鹉街道因鹦鹉洲而得名,总面积2.7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万人左右。  相似文献   

20.
农村治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着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也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的实践。首先从治理理论出发,通过分析治理的概念和特点,指出治理的核心在于多元主体的参与,关键在于各主体间的有效互动。因此,农村民主治理的困境在于各主体的功能障碍和相互间关系的不协调,出路则在于各主体功能的准确定位和相互间关系的有效协调。在此基础上,结合余杭区通过农村治理主体功能调适推进农村民主治理的实践,提出农村民主治理中各主体的功能定位及实现路径:1、推动村级党组织功能转型;2、推动基层政府职能转变;3、加强农村自治力量培养;4、建立多样化的协商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