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转型期大学生的不良社会心态主要表现为:炫富心理作祟与仇富心理滋生,怀旧心理泛化与弱势心态萌生,焦虑情绪的纠缠与倦怠心态的困扰,对“体制内”的盲目迷恋与对政府公信力的非理性质疑.大学生不良社会心态的形成,与制度体制转型造成的利益冲击、文化多元化发展带来的价值冲突、主体意识不够成熟导致的认知困境以及网络媒体广泛应用的负面效应有一定的关联.为此,调适大学生的不良社会心态,对于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大学生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求职择业的不良心态和误区透视及其调适校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择业中 ,由于社会和个体等原因 ,部分大学生表现出种种不良心态 ,陷入就业误区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求职择业观 ,调适就业心理 ,克服和避免不良心态的干扰 ,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帮助大学生择好业、就好业是高校每个就业指导者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社会环境的变化给大学生带来就业的担忧和恐惧,就业压力成了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重要来源,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信仰心态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深层次原因。就业压力大,信仰心态会差;信仰心态不良,就业压力就大。要从根源上解决大学生就业的现实困扰,就必须帮助大学生调整信仰心态,把大学生的职业教育与信仰教育进行耦合,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刘君 《长白学刊》2014,(2):125-128
自媒体舆情是把"双刃剑",如何让它成为治国辅政、凝聚共识的助力,而不是搅乱社会的推手,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在自媒体时代,在我国社会信任状况呈下降走势的今天,通过加强自媒体治理、推动专业媒体和自媒体互动融合、强化新闻舆论引导等方式,重构媒体公信力,在众说纷纭中凝聚共识,在众声喧哗中唱响主旋律,为改革发展赢得更为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资源,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5.
自媒体时代,社会舆论传播的传统单向度话语格局被打破,谣言在自媒体平台上借巢产卵。以微博微信为主的自媒体平台成为了网络谣言泛滥的重灾区,对于思维活跃,生理、心理发展处在茂盛期的大学生群体来说,网络谣言危害性不言而喻。从国家、媒体、个人等层面构建防范和治理网络谣言的长效运行机制,通过自律、他律及技术保障"三位一体"防控模式,为大学生创造一个绿色、健康与和谐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情况的好坏决定一个高校的发展,牵涉到千家万户,是社会各界都广泛关注的问题。在外界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和就业心态就成了大学生就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了农科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就业心态,并针对这些不良就业心态提出了合理的引导办法,以期对农科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端正心态、促成就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心态对于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产生着深刻影响。社会心态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本文认为,当前青年中主要的不良表现为浮躁心态、颓废心态、悲观心态、怨恨心态和极端心态等。从发生学的角度看,青年的自身特点、青年所处的社会环境、青年边际人的社会文化定位和网络技术的助推,都影响着青年不良心态的形成。从促进青年发展的角度看,要努力使青年养成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眭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社会心态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影响是多层次的。积极的社会心态,可以引导人们保持理性、责任、客观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消极社会心态则具有反向作用。微媒体技术的普及改变着人们社会心态形成发展的既有生态,影响社会成员的普遍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亟须加强对微媒体的认识和有效运用,引导和培育积极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9.
"暴富"心态是社会转型时期部分人群存在的一种不良心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公平状况的改善,通过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心理建设的开展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暴富"心态将会被健康的财富观所取代。  相似文献   

10.
《传承》2015,(5)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和高速发展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的出现,在提高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增强大学生的思想独立自主能力、促进大学生心理成熟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自媒体的发展带来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失范问题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的发展,中国社会步入"微时代"。大学生群体是微媒体最积极的践行者和体验者,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也随之表现出新的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积极研究和探索运用微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拓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相似文献   

12.
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引导青年形成健康的社会心态对青年的成长以及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当前,青年的社会心态出现了新的特点,并受到舆论、教育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基础,进一步净化媒体舆论环境,完善公共服务,形成社会心态教育的合力,使青年的社会心态在有效的引导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影响大学生素养的最为根本性的内容,对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至关重要。自媒体的出现对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构建利弊同在。如何趋利避害,充分利用自媒体来构建有效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是值得每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青年大学生往往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弄潮儿",扮演着社会的先行者与精英的角色,成为社会进步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和社会基础。在对北京、武汉和广州三地大学生社会心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当代大学生社会心态的特点,探讨影响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因素,研究表明,在当代大学生的评价以及教育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对当代大学生应多做正面评价,积极引导;重铸大学人文精神,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注重心理疏导,舒缓大学生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5.
当前社会各种社会矛盾凸现,需要每个公民具有"包容"之心,而作为社会守望者、掌握话语权的媒体人更应具"包容"之心当前,社会上尤其是网络上存在着一股不良思维倾向:谁骂政府越凶好像谁越是英雄;谁越不跟政府合作好像谁越有良知。这种错误思维误导了不少人,甚至一些媒体工作者也不能例外。这种不成熟、不理性、缺乏包容的不良心态看似"勇敢"、"正义",实则偏激、错误,可能贻误改革、贻害中国。"包容"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古人说得好,"有容乃大",意思是说只有海纳百川、虚怀若谷,才能意境高远、目标远大。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的过程中,改革开放正处在  相似文献   

16.
特大城市社会心态风险是指特大城市中社会成员内心攒聚的不良心理态势对城市良性运行造成损失的不确定性,复杂性、隐蔽性、冲突性、持续性、突然爆发性、极速传播性与颠覆性是其主要特征。特大城市开发进程中对不同阶层弱势群体的持续性社会排斥是社会心态风险发生的根源;怨式情感的累积及其对弱势身份的强化所造成的情感区隔是社会心态风险发生的具体机制;特大城市的空间属性是社会心态风险发生的催化剂。包容性发展理念是根治特大城市社会心态风险的理念前提;包容性的制度安排是治理社会心态风险的核心举措;情感治理是修复特大城市社会心态风险的润滑剂。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城市剩女"问题作为我国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社会现象,引发了媒体的热议."城市剩女"的大量涌现与即将到来的"光棍时代"形成了悖论,不可避免会带来许多深层次社会问题.笔者以"影响-原因-对策"为研究思路,对"城市剩女"问题可能带来的主要不良社会影响、产生"剩女"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城市剩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8.
自媒体特指20世纪末出现的人人都能自主发布信息的互联网新一代媒体。自媒体的突出代表是博客之后的微博,2009年,微博客宣告中国自媒体时代到来。一、微博自媒体的先天缺失可以说,微博自媒体从走上社会前台的那天起,在人们的眼中就毁誉掺半,有些时候甚至毁多誉少,这主要是由微博自媒体自身的文化缺失所致。有学者指出,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博客是一种"‘零进入壁垒’的网上个人出版方式"。说白了,微博自媒体就是无需  相似文献   

19.
社会心态从多个侧面真实地折射着社会风气,更深层次上反映着人们的理想追求、精神状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因利益诉求渠道不畅导致的激化社会心态、城市化大规模人群流动导致的混乱心态、人的需求层次的非线性波动引发的焦虑心态、丑恶现象和腐败行为持续存在引发的抵制心态、西方文化冲击和新型媒体快速传播衍生出的"嘻哈"文化和"解构"心态等同时存在,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崇高信仰的形成、确立和固化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和消解,对此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20.
《传承》2015,(7)
少年儿童时期是心理状态和社会认知的基础和关键期,对今后的社会心态发展和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关注少年儿童的心态变化,从改变教育方式和加强媒体正面信息宣传等方法使其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