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底层文学"一直是文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这种关切其实和人们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切紧密契合.作家们发挥文学想象对于"现实"独特的观照和表现能力,关切在30年的中国社会急剧发展中的那些仍然面对许多困境和挑战的人们,显然有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近代报刊非常突出地运用了"人物传记"的表现形式,在史实互构、古今相系、中西交汇的历史语境中,呈现中国古典资源与中国近代革命运动之间常常为人忽视但又非常重要的联系。有关历史人物题材的改写蕴含着对共同命运的理解和启示,将感时忧国的现实情怀与民族意识融入其中,呈现了国民想象的形成与性别之间的多重书写模式。文章将女杰传记文本的改写段落还原到晚清的情境中,观照其与现实思考之间的关联,辨析晚清革命话语中的"贬男"想象所蕴含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3.
在令人炫目的文学世界中,方方的小说始终扎根现实,剖析现实,批判现实,恒定的创作风格流露着其对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坚守。方方在作品中呈现欲望,强调命运,并借小人物的悲惨遭际屡屡搭建起欲望与命运的绝杀场。因欲望而生的"求之不得"、"得而无味"最终都在"接纳命运"中偃旗息鼓。欲望言说与命运桎梏因此成为方方小说的重要主题,凸显着其人道主义关怀,更彰显着其深刻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4.
吕赫若的早期小说。较为成熟的技巧,深刻反映了殖民经济和封建经济的制度性双重宰制下的台湾社会现实,揭示了人的命运的社会经济本质。小说中的真实与社会的客观现实达到高度的一致性,是对以赖和、杨逵为代表的台湾新文学中批判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继承和丰富。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作为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有利武器是通过《资本论》最终完成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资本所做的具有原则高度的批判首先是将资本运动置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生活即资本主义物质生产方式中考察,从而使其批判深入到"历史的本质性的一度"。这一原则高度决定了马克思资本批判的历史向度是把资本主义社会看作是资本展开的一个"完整而又成熟"的最后形态,从而破除了"普遍永恒资本"的历史魔咒,澄明了资本的现实历史运动。由此,马克思资本批判的价值意蕴即破除资本运动规律的魔咒,破解"历史之谜",从而为人的现实解放即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寻求道路得以最终彰显。  相似文献   

6.
晚明忧患意识对白话短篇小说题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明时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引起了当时社会心理的变化,其中忧患意识是当时最为典型的社会心理。在这一心理下,人们尤其是广大的知识分子,更加关注现实,并反思历史,努力寻找各种途径挽救社会危机。这表现在白话短篇小说的创作上,是引起了题材的变化,小说题材较以往更加关注现实社会生活,进行封建道德教化的题材成为主要的题材。  相似文献   

7.
曹洁萍 《求索》2014,(10):132-136
对日常现实的密切关注和对小说艺术的诗性思考是毕飞宇近年来小说创作的重要特点。对现实的关注与情怀是毕飞宇小说现实主义创作的起点,以现实之心去体验与思考,为毕飞宇小说把现实精神与诗性意蕴的统一、融合提供基础,并展现出独特的美学风格与强烈的现实关照。介入现实成为1990年代中期以来毕飞宇小说创作的基本出发点和叙事伦理,而具备诗性特质的叙事表达是其小说具备高度鉴别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五四"文学革命倡导者用古代白话小说的传统来证明"白话文学"的正当性,将之抬高到"国语教科书"的高度,同时又进行批判,在与古典白话小说的分离中建构出"现代小说"的概念。这一过程忽视了传统白话小说资源在小说转型中的重要性,致使新文学初期中、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的质量失衡。语言变革之后白话小说内部形成新的带有价值评判的"雅-俗"格局,造成延续至今的文学史叙述的偏狭化。应该在汉语小说的大背景下关注传统小说资源在清末民初的转化,以期重绘民国时期的小说史图景。  相似文献   

9.
我们党90多年发展史,就是矢志不渝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历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现实最集中的体现。这个"最现实最集中"就在于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识和执着追求。其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共产主义理想在当代中国的时代表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通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人类文明普遍交往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0.
谢燕 《前沿》2013,(8):125-126
迟子建是中国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里普遍透露出一种对底层民众的关怀和大爱。在日益异化的社会现实中,她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低调和温情,文字里充满了诗意和美感,而且表达了她本人对自然、对社会以及对人的精神的现实关注和终极关怀。很多人在她的作品里找了一种情怀,这就是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1.
《浙江人大》2012,(1):32-33
人大常委会不仅是国家权力机关而且还是民意机关。作为常委会机关刊物,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本是题中应有之义。这是民意机关倾听群众呼声、关注社会现实、呼应社会关切的需要,也是人大期刊拓宽报道视野、扩充自身容量、提升刊物品质的必然要求。———责任编辑陈波倾听底层声音关注"沉默的大多数"作为人大杂志,我们一直都不断提醒自己,去关注那些平凡的人和他们的生活,去关注那些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运用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本身、人类社会发展道路与规律问题有深刻的认知,并阐述了世界历史的整体性演变发展与各个构成部分的演变发展之间的关系,其价值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现实困境、基本范畴、历史实践和价值指向上具有高度的逻辑关联,这种逻辑关联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内在规定性,主要体现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引领人类社会的发展走出现实困境,需要正确认识世界历史的整体演变发展和部分演变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国成功的发展模式,并呈现"人类解放"的价值诉求和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3.
各种社会思潮洪波涌起,浪遏飞舟,成为学术界和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大"景观",备受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不少人加入到社会思潮的探索、研究、评论和传播大军。这对于历经了三十六年改革开放,正步入世界经济和政治大国的中国,喜耶!忧耶!莫衷一是。好在从党的十七大到十八大,都高度强调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使得错综复杂社会思潮浪高不乱、水深不浑,充分引导和发挥出我国当代社会思潮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4.
民国女性青年中盛行着"同性爱"之风,时人对于这一现象也一直保持着关注。20世纪30年代初发生于杭州的陶思瑾杀死同性恋人刘梦莹的惨案引起了全国舆论的广泛关注。在媒体的炒作下,同性爱成为了舆论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国族危亡的背景之下,血案的发生使得社会主流舆论对同性爱的态度逐渐呈现出总体负面化的趋势。通过陶思瑾案后的社会讨论,可以见到公众舆论对于性别与情感的想象和介入。在传媒的推动之下,私人情感问题成为了社会问题,从而被公共化。  相似文献   

15.
《潜水鸟》是加拿大当代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的一篇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小说虽以潜水鸟为标题,但实际却是要表达以皮格特为代表的法印混血族的边缘生存状况。她的语言、形象特征对于人物形象刻画至关重要,充分展示法印混血族边缘人的悲惨命运,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6.
启雯 《中国减灾》2012,(7X):58-59
<正>学术界和媒体经常引用美国著名作家约翰·厄普代克20多年前的话来描述短篇小说在现实中的悲催命运,说这是"一个短篇小说家像是打牌时将要成为输家的缄默年代"。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也曾说过:"短篇小说不繁荣的时代,必是浮躁的、走神的时代。"诚然,短篇小说的写作、出版和阅读在当下确实已不经意间陷入一种令人惊异的"尴尬境地"。颇值得致敬的是,青年作家蒋一谈却  相似文献   

17.
小说《芳华》是严歌苓诚实写作的力作,它写出了一代人历经时代的命运起落,展现了不同人的生存姿态。严歌苓通过一种亲历者回望反思的视角巧妙处理了想象虚构和真实之间的关系,将个人的历史印象文本化,从而展现出一种精神层面的审美追求。小说中的人性书写则主要从人的"善"和"迫害性"入手,表达了对美好人性的追求和不同人性侧面的体悟。  相似文献   

18.
苏童:在小说和现实之间来来往往高尧“你怎么这样正常?”台湾女作家李昂在见到苏童后,因为实在找不到想象中的苏童的半点影子,竟连连惊呼:“你怎么这样正常?”这句话把苏童弄了个一头雾水。大多数读过苏童小说的人,总不免想象苏童是一个身体赢弱、多愁善感、脾气孤...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十三五"规划期间,社会经济进入新常态,其中,志愿服务的发展与繁荣成为被高度关注和重视的现象之一,它呈现出十大趋势:一是志愿服务成为国家战略;二是志愿法规政策体系建立;三是志愿文化呈现多样形态;四是志愿者:从青年到全民;五是志愿服务:从社区到社会;六是志愿服务组织分层发展;七是志愿服务项目分类实施;八是社工与志愿者合作日趋普遍;九是志愿服务督导评估机制逐步建立;十是"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成为国际品牌。这些创新吸引世界各国的关注,成为国际理念与中国特色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21,(13)
正文化是诗意的灵魂,更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一个地区经营好生态环境、文化环境,才会在更大的范围内配置资源,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中华大地,疆域辽阔,水色山光,美不胜收。作家朱山坡曾说过,"一座没有诗意的城市不适宜人类居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