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困境及政府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形成集群竞争力的基础。但是,由于技术创新具有不确定性、知识溢出、外部性等特点,加之企业的研发能力差以及企业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能力差等因素,常常会影响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而政府能够通过促进产学研(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的有机结合,规避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的不确定性,从而在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集群企业的国际化成长是利用集群内的互补资源,不断寻求组织之间网络关系,并使其网络关系延伸至海外市场的过程。产业集群对企业国际化成长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集群网络资源、集群的组织化程度、集群全球价值链的嵌入性以及集群的开放性等。这些因素分别制约着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资源的获取、国际化商业网络关系形成、国际化成长能力和成长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3.
发展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峰 《理论月刊》2006,(4):180-182
中小企业集群的优势包括高效率、有效性和灵活性,西方国家中小企业集群的历史经验给我们提供了启示。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存在着包括集群企业内部问题、集群外部因素影响、缺乏政策引导等问题,可以通过对加快中小企业创新步伐、让企业拥有激励的竞争环境和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来解决。  相似文献   

4.
资源型产业集群及其现实理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在地理位置上邻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机构,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进行生产经营的联结体。在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具有社会文化和环境的根植性,集群运行的基础很大程度上是"信任和承诺"等人文因素,这些因素是维持集群企业长期关系的纽带。资源型产业作为一类传统的基础产业,是指以自然资源开发和加工产业为主导的,有众多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内聚集而形成的产业群落。产业集群能够促进资源产业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但是,我国有色等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发展也仍存在较为突出的现实困境,我们必须通过延伸有色资源产业链,加强区域产业的竞争与合作,加强技术创新等方式培育现代有色产业群,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资源支撑。  相似文献   

5.
基于演化博弈的中小企业集群之形成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小燕 《求索》2011,(1):31-32,27
本文借助演化博弈的思想,从企业竞合行为角度来分析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认为在有限理性和"满意利润"追逐的前提下,中小企业竞争行为最终会演化成一种竞合行为,竞合行为的组织表现就是企业集群。这说明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具有内在自发性特征;同时,由于企业竞合行为及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小企业集群又可能存在较高风险,阻断其发展的延续性。为此,政府应该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以为中小企业集群创设一个好的制度等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6.
从大唐袜业看中小企业集群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企业、大集团有其特有的发展模式:规模化经营、多元化发展、品牌经营、资本运作等等,这些方面无论一项或几项做得出色,都能使企业成为行业领先的龙头。但是,这些发展模式并不完全适合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小企业的发展必须依托一定的土壤条件、环境气候,这就是集群式的发展之路。诸暨大唐袜业的发展和壮大,就是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一个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7.
张晓 《求索》2009,(11)
外资在我国地方产业集群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呈现各地竞相引进外资的局面,但外资的迁移活动也已经悄然开始。如何留住外企,成为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但如果外资企业过于依赖本地优势,将会出现锁定现象,使得依托跨国公司战略空间集聚效应所形成的产业集群具有内在的封闭性。本文以自组织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产业集群演化中外企扎根失效与锁定效应,提出完善集群自组织机制使产业集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形成模式探析——以青岛电子家电业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昱  刘文俭 《桂海论丛》2003,19(6):51-53
文章以青岛市电子家电业的发展为例,就产业集群形成模式及其原因和条件进行了分析探讨.产业集群形成一般有三种模式,即市场创造模式,外商直接投资形成模式和内源型品牌企业带动模式.政府在内源型名牌企业带动产业集群模式形成中,可以发挥重要的推动和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的作用;企业正确的战略选择则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和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于洋 《长白学刊》2007,(3):90-92
20世纪90年代,东北区域竞争力迅速下降,在此情形下,立足东北现状和新型工业化的背景,以构筑东北竞争力为出发点,从中国一汽企业集群切入,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中国一汽企业集群的特点,对发展东北企业集群,提升东北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企业集群是在全球化经济中形成东北竞争力的组织载体。目前,东北具有发展企业集群的条件,同时也存在着思想意识和制度等方面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0.
胡延松 《人民论坛》2010,(7):160-161
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境,需要通过创造扶植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环境,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产业集群形成的氛围,做好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布局规划,构建外联型信息支持系统等措施以促进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境,需要通过创造扶植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环境,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产业集群形成的氛围,做好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布局规划,构建外联型信息支持系统等措施以促进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东北产业集群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洋 《长白学刊》2006,(6):72-75
我国东北产业集群形成较早,以资源型工业和重工业为主的产业集群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计划经济时代东北区域竞争力的源泉。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制度变迁,东北区域环境尤其是区域制度环境严重阻碍了产业集群的发展,也使东北地区的整体经济迅速落后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机遇中,东北地区应该从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因素入手,积极培育制度环境,促进东北产业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将进一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并致力于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由于受国外需求弹性较大、汇率弹性增大和成本支出不确定等因素的影响,进一步汇改将会造成中小型出口企业的生存困境。中小型企业可以通过集群和网络化生产获取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效应,降低国外需求弹性、增强成本确定性以应对汇改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运用数量分析方法探讨集群声誉租金对集群企业经营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集群品牌的共有产权性质容易引发集群品牌的"公地悲剧"。促进集群企业采取集体行动的组织基础是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可从适度控制集群企业数量、实施集群品牌使用许可制、构建集群企业社区平台和集群与市场间信息交流平台等方面,对集群品牌使用权、集群产品质量实施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15.
集群犯罪与集群行为或群体性事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并非等同。虽然集群行为中包含着集群犯罪形态,合法集群行为亦具有很大的潜在危险性,常常因为失控而转化为集群犯罪,但这仅仅是一种可能性而非必然性。集群犯罪的发生不是简单的感应式因果关系,在集群犯罪的因果链条上,还有一个重要变量因素——犯罪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控制了犯罪条件,犯罪结果就不会发生。在当前社会冲突加剧、集群犯罪的成因难以短期根除的背景下,将防控集群犯罪的视角由犯罪原因转向犯罪条件,从"群体情绪"、谣言传播、"重点人物"、"受害人"、突发因素以及"处置因素"等这些关键条件因素入手,打破集群犯罪的结构,阻断集群犯罪的成因与犯罪结果之间的联系,对于控制集群行为的恶性转化、遏制集群犯罪的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化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咏梅 《求索》2012,(3):86-87
本文在对文化产业的集群化特征深入剖析基础上,提出文化产业应走集群化道路,在进一步分析文化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培育文化产业集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霞  秦琪 《岭南学刊》2013,(2):90-94
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经济地理因素、新经济地理因素和经济政策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忽略其中任何的重要因素都可能影响到集群的发展。本研究根据新经济地理理论框架,将影响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形成的因素从经济地理因素、新经济地理因素和经济政策因素三个方面进行理论分析。采用31个省份的统计资料,运用多元回归的分析方法对理论分析进行了数学检验,以期为集群形成和培育提供理论参考,并且为通过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新农村提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乔翠霞 《前沿》2006,76(11):75-77
一些具备良好经济条件的集群在发展中却没能够如愿以偿,其原因究竟在那里?对集群形成机理的探讨表明,影响集群形成和发展的不仅仅是经济条件,还有社会条件,后者对集群的影响尽管经常被忽视,但却往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由集群形成的条件所决定,政府在集群形成和发展中的行为空间应限定于社会条件的培育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中小企业集群作为企业与产业组织的一种形态,由于具有集群竞争优势及对市场环境变化的迅速适应能力正引起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方面研究学者的不断关注,一些国家的政策制定者也把发展重点转向发展中小企业集群网络,并通过鼓励中小企业间的合作来提高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0.
商业模式是企业在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等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稳定的和惯例化的行为方式.商业模式与企业集群的生命周期之间存在着动态关联:企业集群的形成过程是成功商业模式的发现和扩散过程,企业集群的成长过程是成功商业模式的集体创新过程,而企业集群的成熟和衰退过程实际上是集群商业模式的固化和僵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